座椅和飞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3065发布日期:2022-12-10 03: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座椅和飞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飞行装置结构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和飞行装置。


背景技术:

2.飞机的抗坠毁技术手段通常包括吸能起落架、抗坠毁机头和机身结构、旋翼结构以及抗坠毁座椅等,由于飞行汽车没有吸能起落架、车身吸能结构,所以抗坠毁座椅是飞行汽车抗坠毁技术中最重要的手段。抗坠毁座椅主要结构是座椅上设置的缓冲吸能器,吸能器在坠机时可以通过吸能器的塑性变形减缓乘员的撞击动能,从而降低冲击力,实现保护乘员的效果。
3.常见的抗坠毁座椅采用的是扩张管式或翻转管吸能器,但是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整椅重量较重,难以在不影响防护性能的同时满足座椅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的飞行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本体以及第一蜂窝芯。本体包括坐垫部以及靠背部,坐垫部连接于靠背部、并相对于靠背部弯折以与靠背部共同形成座位空间。第一蜂窝芯设置于坐垫部背离座位空间的一侧;第一蜂窝芯具有相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蜂窝芯设有多个第一蜂窝孔,第一蜂窝孔沿自身孔轴方向贯穿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蜂窝孔的孔轴方向与坐垫部相交;第一蜂窝芯设有占位孔,占位孔贯穿第一蜂窝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至少一者;占位孔的孔径大于多个第一蜂窝孔中最大的孔径。
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飞行装置,包括机体以及上述任一项的座椅。
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中,在坐垫部下方设置第一蜂窝芯。第一蜂窝芯作为一种吸能结构,受到外部载荷时会发生溃缩,实现减缓冲击,在发生坠机时减缓人体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从而保护乘客。多个第一蜂窝孔提高第一蜂窝芯的结构强度,便于第一蜂窝芯在受到冲击时泄压。第一蜂窝芯不仅能减缓冲击保护乘员,还促进了座椅的轻量化。第一蜂窝芯受到自第一侧至第二侧方向的压缩时,部分第一蜂窝孔在第一侧的一端在冲击力下发生坍塌,第一蜂窝孔内的来不及排出的空气沿第一蜂窝孔的坍塌端口处进入占位孔,第一蜂窝孔内的压力得到缓解。在开设有占位孔的情况下,第一蜂窝芯的第一蜂窝孔的孔径可以设置的更小,第一蜂窝芯上可以具有更多且排布更密的第一蜂窝孔,使得第一蜂窝芯的结构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飞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12.图4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第一蜂窝芯的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蜂窝芯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15.图7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图7所示的缓冲结构的承托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9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用于体现包覆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0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缓冲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1是图2所示的座椅的缓冲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标号说明:100、座椅;10、本体;11、坐垫部;12、靠背部;13、座位空间;14、包覆部;141、安装空间;142、第二通孔;15、头靠部;165、支撑部;16、加强件;161、第一加强部;162、第二加强部;163、第三加强部;164、加强筋;17、加强板;20、支架;30、缓冲结构;31、第一蜂窝芯;311、第一侧;312、第二侧;313、第一蜂窝孔;314、占位孔;315、蜂窝芯本体;316、压缩部;32、分散件;33、承托件;331、第一通孔;35、第二蜂窝芯;36、第三蜂窝芯;70、防下潜结构;200、飞行装置;201、机体;203、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100以及配置有该座椅100的飞行装置200,座椅100用于在飞行装置200坠毁时减缓乘员的撞击动能,实现保护飞行装置200内的乘员的效果。其中,飞行装置200包括机体201以及座椅100,座椅100设置于机体201内。
25.本说明书对飞行装置20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例如,飞行装置200可以为飞机、直
升机,也可以为飞行汽车,在本实施例中,飞行装置200为飞行汽车。飞行汽车可以包括多个座椅100,多个座椅100可以包括飞行汽车的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也可以包括供其他乘客乘坐的后排座椅。
26.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00包括本体10以及缓冲结构30。本体10包括坐垫部11和靠背部12,坐垫部11连接于靠背部12、并相对于靠背部12弯折以与靠背部12共同形成座位空间13。缓冲结构30设置于坐垫部11背离座位空间13的一侧。乘客乘坐飞行装置200时,坐在坐垫部11上,乘客的背部倚靠在靠背部12上。坠机工况下,如没有缓冲结构30,乘客会随座椅100整体向下运动,乘客承受冲击会大于人体承受力,导致人体腰椎瘫痪或者受伤。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100在坐垫部11下设置缓冲结构30,缓冲结构30可以在乘客承受冲击时减缓冲击力,减缓人体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从而保护乘客。
27.坐垫部11主要用于供乘客落座。坐垫部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坐垫部11靠近靠背部12的一侧较于其远离靠背部12的一侧与机体201的底部(例如机体201内的地板)的距离更大。其中,机体201的底部为飞行装置200放置于平面上处于停滞状态时的底部。本说明书对坐垫部1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例如,坐垫部11可以采用泡棉制成,泡棉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靠背部12和缓冲结构30上。在泡棉朝向座位空间13的一侧可以套有椅套,椅套可以采用冰丝材质、棉布材质或者皮革材质等,在增加座椅100美观性的同时起到保护坐垫部11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坐垫部11背离座位空间13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加强布或者弹力布,加强布或者弹力布对坐垫部11提供保护,提高了坐垫部11的受冲击能力。
28.靠背部12设置于坐垫部11的一侧,其用于供坐在坐垫部11上的乘客倚靠。靠背部12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靠背部12和坐垫部11之间的夹角大致呈钝角,有利于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本说明书对靠背部1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例如,靠背部12朝向座位空间13的一侧可以采用泡棉制成,提高座椅100上乘客倚靠的舒适性,同样地,在泡棉朝向座位空间13的一侧可以套有冰丝材质、棉布材质或者皮革材质的椅套。
29.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背部12内还可以设置有支撑部165。支撑部165设有蜂窝孔缓冲结构,蜂窝孔缓冲结构可以为纸蜂窝,纸蜂窝是牛皮纸经加工形成正六角形结构,根据自然界蜂巢结构原理制作的,它是把瓦楞原纸用胶粘结方法连接成多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件,并在其两端面粘合面纸而成的一种夹层结构的环保节能材料。支撑部165中蜂窝孔结构的孔轴方向大概垂直于靠背部12,能够保证较轻质量下提高靠背部12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在飞行装置200坠机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背部12的大致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支撑部165嵌在安装槽中,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强度,又可以减轻靠背部12的质量和成本。
30.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还包括包覆部14,包覆部14一体成型于靠背部12,且位于坐垫部11背离座位空间13的一侧,包覆部14用于安装并加固缓冲结构30。包覆部14大致与坐垫部11相对间隔以与坐垫部11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缓冲结构30的安装空间141。座椅100的制造过程中,包覆部14和靠背部12可以通过注塑/吹塑成型等工艺一体成型,再将坐垫部11通过胶粘的方式组装在包覆部14和靠背部12上。
31.进一步地,本体10还可以包括加强板17,加强板17设置于包覆部14内,且位于坐垫部11和缓冲结构30之间。加强板17的一侧固定于坐垫部11,另一侧通过胶粘的方式粘结于缓冲结构30,加强板17的周壁固定连接于包覆部14的内壁。本说明书对加强板17的具体材
质不做限制,例如,加强板17可以采用韧性较大的高分子塑料等材料制成,以保证强度和弹性。加强板17一方面提高了坐垫部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缓冲结构30安装的稳定性。
32.本体10通过包覆部14安装于机体201(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包覆部14安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00包括支架20,包覆部14通过支架20连接于机体201。具体地,包覆部14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架20。本说明书对座椅100与机体20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座椅100可以固定于机体201内的某个位置,也可以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201内以适应多种应用场合。若,座椅100固定于机体201内,则支架20固定连接于机体201内,例如机体201内驾驶位或副驾驶位处的地板上。若座椅100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201内,则机体201内可以设置有滑轨203,滑轨203可以根据机体201内乘坐需求设置其延伸方向和位置。支架20可滑动地连接于滑轨20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采用高强度钢制成,提高支架20支撑和连接的稳定性。
33.本体10还包括头靠部15,头靠部15连接于靠背部12背离包覆部14的一端,其用于供座椅100上的乘客的头部倚靠。头靠部15朝向乘客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泡棉或者其他柔性软垫,以提高乘客倚靠的舒适性。
34.为了提高本体10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还包括加强件16,加强件16连接于本体10多个部件之间,用于提高本体10的抗弯能力。加强件16包括第一加强部161、第二加强部162、第三加强部163以及加强筋164。第一加强部161连接于头靠部15和靠背部12之间,第一加强部1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加强部161分别设置于头靠部15的相对两侧,当乘客的头部倚靠于头靠部15时,两个第一加强部161分别位于乘客头部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加强部161提高了头靠部15和靠背部12之间连接的强度。
35.第二加强部162连接于靠背部12和包覆部14之间,且在靠背部12和包覆部14的连接处呈圆弧状过渡。第二加强部16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加强部162分别设置于包覆部14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加强部162提高了包覆部14和靠背部12之间连接的强度。
36.第三加强部163连接于包覆部14背离靠背部12的一侧,且抵持连接于坐垫部11背离靠背部12的一侧。第三加强部163一方面提高了包覆部14的强度,另一方面为坐垫部11提供了支撑作用,提高了座椅100的稳定性。
37.加强筋164设置于包覆部14,其用于增强包覆部14的结构强度。加强筋164的强度或者材料可以与包覆部14的强度或材料不同,例如包覆部14采用塑料制成,加强筋164可以为碳纤维材质,也可以为采用金属制成。加强筋16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筋164彼此交错地设置于包覆部14,加强筋164沿包覆部14的弧形壳状延伸。本说明书对加强筋164与包覆部14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加强筋164可以直接成型在包覆部14外,或者嵌入包覆部14内,加强筋164与包覆部14还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或者双射成型的工艺制成,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本说明书对第一加强部161、第二加强部162、第三加强部163以及加强筋164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61、第二加强部162、第三加强部163以及加强筋164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而头靠部15、靠背部12和包覆部14可以采用塑料材料(例如尼龙材料)制成,在提高本体10对坠机时冲击强度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利于促进座椅100的轻量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61、第二加强部162、第三加强部163以及加强筋164可以采用金属制成,或者采用塑料制成。
38.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设置于安装空间141内,其用于在飞行装置200坠机时减缓乘客的撞击动能,从而保护乘客。缓冲结构30包括第一蜂窝芯31。第一蜂窝芯31是一种低密度蜂窝状结构,在缓冲结构30中主要承受轴向冲击力,使缓冲结构30能够提供稳定的压溃反力。第一蜂窝芯31作为一种吸能结构,受到外部载荷时会发生溃缩,从而实现减缓冲击,适用于坠机工况下保护乘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也可以设置于靠背部12背离座位空间13(如图2所示)的一侧,或者,包覆部14也可以朝向坐垫部11凸起以在背离坐垫部11的一侧形成安装空间,缓冲结构30可以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
39.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5,第一蜂窝芯31设置于包覆部14和坐垫部11之间,第一蜂窝芯3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311以及第二侧312,第一侧311为第一蜂窝芯31朝向坐垫部11的一侧,第二侧312为第一蜂窝芯31背离坐垫部11的一侧。第一蜂窝芯31具有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第一蜂窝孔313沿自身孔轴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侧311和第二侧312,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与坐垫部11相交。其中,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为自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或者自第二侧312至第一侧311的方向。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蜂窝孔”不应局限于自然界的蜂窝形状,其实质上应理解通孔结构而形成的蜂窝芯,也即,该蜂窝芯可以由为多个通孔结构排列而成(例如多个孔密集排列而形成的多孔蜂窝结构),多个通孔结构的形状、尺寸都不应受到本说明书或者说明书附图的限制,例如,其中一部分通孔是六边形孔状,另一部分是矩形孔状,多个通孔的尺寸也可大小不一;或者,蜂窝芯中的多个蜂窝孔可以包括圆形孔、三角形孔、矩形孔或者其他多边形孔、不规则孔等形状的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多个蜂窝孔按照预定的周期进行排布而形成广义上的“蜂窝状
”‑
也即大致密集排列状的蜂窝芯,该预定的周期可以是行列阵列、同心辐射排布、行列错位排布或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密布(依次不规则排布或规则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蜂窝孔313均为六边形状孔(例如正六边形),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紧密排布形成第一蜂窝芯31。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可以相等,也可以大小不一。
40.第一蜂窝芯31受法向力f(自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或者自第二侧312至第一侧311的方向)压缩时,第一蜂窝芯31会出现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平台屈服阶段、致密化阶段。其中,在平台屈服阶段,第一蜂窝芯31的压缩强度基本处于稳定值,该力学特性符合坠机工况下座椅100抗坠性能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蜂窝芯31成形后,其第一侧311进行预压缩处理溃缩而形成压缩部316。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蜂窝芯31包括蜂窝芯本体315以及压缩部316,压缩部316一体成型于蜂窝芯本体315,且位于蜂窝芯本体315朝向坐垫部11的一侧。第一蜂窝芯31经过预压缩处理后,已经从弹性阶段进入了平台屈服阶段,在平台屈服阶段,第一蜂窝芯31的压缩强度基本处于稳定值。常规蜂窝芯在弹性阶段时受到冲击会出现压溃峰值,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蜂窝芯31由于经过预压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压溃峰值,压缩强度稳定性高,提高了座椅100的安全性。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蜂窝芯31还设有占位孔314,占位孔314贯穿第一侧311和第二侧312中的至少一者,且位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之间。占位孔314用于供第一蜂窝芯31的泄压。第一蜂窝芯31在坠机工况时受到法向(自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的方向)压缩时,部分第一蜂窝孔313在第一侧311的一端在冲击力下发生坍塌,出现孔壁破裂的情况,第一蜂窝孔313内的来不及排出的空气沿第一蜂窝孔313的坍塌端口处进入占位孔314,第一蜂窝孔313内的压力得到缓解。
42.占位孔31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占位孔314彼此间隔地分布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之间。本说明书对占位孔314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占位孔314为圆孔。若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相等,多个占位孔314可以彼此间隔地分布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之间,相邻两个占位孔31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一倍的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占位孔314的孔径(前述正六边形的内径)大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中最大的孔径,其中,若第一蜂窝孔313为正六边形孔,则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为该正六边形的内径,若第一蜂窝孔313为矩形孔,则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为矩形的宽。
43.在开设有多个占位孔314的情况下,第一蜂窝芯31的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可以设置的更小,第一蜂窝芯31上可以具有更多且排布更密的第一蜂窝孔313,使得第一蜂窝芯31的结构强度增强。
44.不同压缩速率下的第一蜂窝芯31的压缩强度存在差异,一般动态压缩强度会大于静态压缩强度,动态压缩强度约等于静态压缩强度的1.5~2.0(含端点)倍。当动态压缩强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静态压缩强度过小,动静比大可能会导致乘客乘坐时压坏第一蜂窝芯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蜂窝芯31通过占位孔314进一步地泄压,在减小动静比的同时,通过多个密而小的第一蜂窝孔313增强结构强度,从而减小静态压缩强度过小导致乘客乘坐时损坏第一蜂窝芯31的可能性。
45.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还可以包括分散件32,分散件32设置于第一蜂窝芯31和坐垫部11之间,且覆盖于第一蜂窝孔313位于第一侧311的一端,分散件32用于将缓冲结构30受到的冲击载荷分散至第一蜂窝芯31的各处。分散件32大致呈方形板状,分散件32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蜂窝芯31。本说明书对分散件32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制,例如,分散件32可以为铝板,也可以玻纤板。在坠机工况时,分散件32能够将坐垫部11传输的较大的压力从一处分散至多处,从而便于第一蜂窝芯31更大范围地吸收冲击载荷,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分散件32还能够增加第一蜂窝芯31的结构强度,从而减小坠机工况时第一蜂窝芯31溃缩对人体产生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小乘客正常乘坐时第一蜂窝芯31发生局部受压损坏的可能性。
46.本说明书对分散件32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分散件32可以开孔也可以不开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占位孔314的孔轴方向和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大致同向,也即,二者的孔轴方向一致,例如,二者的孔轴方向彼此平行(理论上可达平行)。占位孔314贯穿第一侧311以及第二侧312,分散件32可以开设有连通占位孔314的通孔,该通孔可以配合占位孔314完成第一蜂窝芯31的泄压。此时,分散件32可以采用铝板,保证其刚性。坐垫部11可以采用疏松多孔的材料制成,以配合分散件32的通孔以及占位孔314泄压。
47.请同时参阅图7至图9,缓冲结构30还可以包括承托件33,承托件33设置于第一蜂窝芯31的第二侧312。承托件33大致呈方形板状,其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于第二侧312的端面。承托件33增加了第一蜂窝芯3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减小了坠机工况时第一蜂窝芯31溃缩对人体产生二次伤害的可能性。本说明书对承托件33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制,例如,承托件33可以为铝板,也可以玻纤板。在本实施例中,承托件33为铝板。若占位孔314贯穿第二侧312,,承托件33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331。第一通孔331与占位孔314以或/及第一蜂窝孔313(如图6所示)连通。第一通孔331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通孔331大致等间距地分布于承托件33。第一通孔331的孔径小于占位孔314的孔径,或者,第一通孔331的孔径小于或等
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最大的孔径。若多个第一通孔331大小不一,则多个第一通孔331中最大的孔径小于或等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最大的孔径。第一通孔331的孔径较于占位孔314和第一蜂窝孔313小或者相等,在便于排气的同时还保证了承托件33的强度。
48.进一步地,为利于第一蜂窝芯31内的气体排出,包覆部14靠近承托件3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42,第二通孔142连通第一通孔331和安装空间141外。占位孔314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331的孔径,第一通孔33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42的孔径。第二通孔142的孔径设置较小,在便于排气的同时保证包覆部14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2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孔径较大的孔,以保证包覆部14的结构强度。
49.第一蜂窝芯31受压时,其位于第一侧311的一端坍缩,第一蜂窝孔313内的部分空气直接通过第一通孔331进入安装空间141内,再通过第二通孔142进入外界。第一蜂窝孔313内的部分空气通过塌缩处进入占位孔314内,再从占位孔314内通过第一通孔331和第二通孔142进入外界,完成第一蜂窝芯31的泄压。
50.本说明书对分散件32和承托件33是否开孔配合占位孔314泄压不作限制,例如,若占位孔314贯穿第一侧311,则分散件32可以开孔,承托件33不必开孔;若占位孔314贯穿第二侧312,则承托件33可以开孔而分散件32不必开孔;若占位孔314贯穿第一侧311和第二侧312,则分散件32和承托件33中至少一个开孔。在本实施例中,占位孔314贯穿第一侧311和第二侧312,承托件33设有第一通孔331,分散件32不开孔。
51.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还可以包括第二蜂窝芯35,第二蜂窝芯35叠置于第一蜂窝芯31的第二侧312。第二蜂窝芯35的结构可以与第一蜂窝芯31的结构大致相同,例如,第二蜂窝芯35也可以设有多个蜂窝孔,多个蜂窝孔也与第一蜂窝孔313的排布形式相同。第二蜂窝芯35也可以设有多个排气孔,多个排气孔位于前述多个蜂窝孔之间,第二蜂窝芯35还可以包括压缩部等结构。第二蜂窝芯35中与第一蜂窝芯31相应的特征可以参考上文对第一蜂窝芯31的描述,将该描述结合到本实施例中,此处不再赘述。
5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蜂窝芯35设有多个第二蜂窝孔,第二蜂窝孔的孔轴方向与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大致同向,也即,二者的孔轴方向一致,例如,二者的孔轴方向彼此平行(理论上可达平行)。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第二蜂窝芯35的强度大于第一蜂窝芯31的强度。若第一蜂窝孔313为正六边形孔,上述“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可以理解为第二蜂窝孔的边长小于第一蜂窝孔313的边长。
53.其中,“小于”可以理解为,部分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小于部分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例如,若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相同,则“小于”指多个第二蜂窝孔中最大的孔径小于每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若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大小不一,则“小于”指多个第二蜂窝孔中最大的孔径小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中最小的孔径。若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相同,多个第一蜂窝孔313的孔径大小不一,则“小于”指每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小于多个第一蜂窝孔313中最小的孔径。
54.第一蜂窝芯31至第二蜂窝芯35强度增加,使得缓冲结构30实现变载荷吸能,能够适用于更大的体重范围内的乘客,提高了座椅100的适用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结构30还可以包括第三蜂窝芯36,第三蜂窝芯36叠置于第二蜂窝芯35背离第一蜂窝芯31的一侧。第三蜂窝芯3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蜂窝芯31的结构大
致相同,例如,第三蜂窝芯36也可以设有多个蜂窝孔,多个蜂窝孔也与第一蜂窝孔313的排布形式相同。第三蜂窝芯36也可以设有多个排气孔,多个排气孔位于前述多个蜂窝孔之间,第三蜂窝芯36还可以包括压缩部等结构,第三蜂窝芯36中与第一蜂窝芯31相应的特征可以参考上文对第一蜂窝芯31的描述,将该描述结合到本实施例中,此处不再赘述。
5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蜂窝芯36设有多个第三蜂窝孔,第三蜂窝孔的孔轴方向与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大致同向,也即,二者的孔轴方向一致,例如,二者的孔轴方向彼此平行(理论上可达平行)。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蜂窝孔的孔径,第三蜂窝芯36的强度大于第二蜂窝芯35的强度。若蜂窝孔为正六边形孔,上述“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小于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可以理解为第三蜂窝孔的边长小于第二蜂窝孔的边长。
57.其中,“小于”可以理解为,部分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小于部分第二蜂窝孔的孔径。例如,若多个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相同,则“小于”指多个第三蜂窝孔中最大的孔径小于每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若多个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则“小于”指多个第三蜂窝孔中最大的孔径小于多个第二蜂窝孔中最小的孔径。若多个第三蜂窝孔的孔径相同,多个第二蜂窝孔的孔径大小不一,则“小于”指每个第三蜂窝孔的孔径小于多个第二蜂窝孔中最小的孔径。
58.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的强度递增,使得缓冲结构30变载荷吸能的范围更大,从而适用于更大的体重范围内的乘客,进一步地提高了座椅100的适用性。
59.本说明书对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的厚度不做限制,例如,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的厚度递减,或者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的厚度递减,第二蜂窝芯35和第三蜂窝芯36的厚度相同。其中,“厚度”指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沿自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方向,也即第一蜂窝孔313的孔轴方向的尺寸。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三蜂窝芯36沿第一侧311(如图5所示)至第二侧312方向(即孔轴方向)的投影覆盖于第二蜂窝芯35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方向的投影,且第三蜂窝芯36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蜂窝芯35的投影面积。第二蜂窝芯35沿孔轴方向的投影覆盖于第一蜂窝芯31沿孔轴方向的投影,且第二蜂窝芯35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蜂窝芯31的投影面积,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强度递增。第一蜂窝芯31和第二蜂窝芯35大致呈矩形块状,上述“第二蜂窝芯35沿孔轴方向的投影覆盖于第一蜂窝芯31沿孔轴方向的投影”可以理解为第二蜂窝芯35朝向第一蜂窝芯31一侧的表面积大于第一蜂窝芯31朝向第二蜂窝芯35一侧的表面积。“第三蜂窝芯36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方向的投影覆盖于第二蜂窝芯35沿第一侧311至第二侧312方向的投影”同理。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端面积的递增设置同样能够实现缓冲结构30的变载荷吸能,提高座椅100的适用性。
61.请再次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00还包括防下潜结构70。在坠机工况时,飞行装置200内的乘客因为惯性作用,同时在安全带的束缚作用下,乘客会产生向前下方(相对于乘客而言的前下方)滑移的趋势,造成腰部安全带滑入腹部软组织,称为“下潜”。在本实施例中,乘客坐在坐垫部11上,上述“前下方”的位置在安装空间141(如图4所示)内,且位于缓冲结构30背离靠背部12的一侧。本说明书对防下潜结构70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不做限
制,例如,防下潜结构70可以采用金属管,也可以采用epp材料(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制成。epp材料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高结晶型聚合物/气体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缓冲隔热性能。若防下潜结构70采用epp材料制成,防下潜结构7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坐垫部11和包覆部14之间。防下潜结构70一方面起到支撑乘客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减缓乘客前冲的趋势,从而减小安全带对乘客的伤害。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100中,缓冲结构30设置于坐垫部11下方,在坠机工况时,缓冲结构30在乘客承受冲击时减缓冲击力,减缓乘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从而保护乘客。第一蜂窝芯31成形后进行预压缩处理,从弹性阶段进入了平台屈服阶段,第一蜂窝芯3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压溃峰值,压缩强度稳定性高,提高了座椅100的安全性。第一蜂窝芯31通过占位孔314进一步地泄压,在减小动静比的同时,通过多个密而小的第一蜂窝孔313增强结构强度,从而减小静态压缩强度过小导致乘客乘坐时损坏第一蜂窝芯31的可能性。分散件32能够将坐垫部11传输的较大的压力从一处分散至多处,从而便于第一蜂窝芯31更大范围地吸收冲击载荷,提高乘客的安全性。
63.第一蜂窝芯31、第二蜂窝芯35、第三蜂窝芯36的强度递增,使得缓冲结构30变载荷吸能的范围更大,从而适用于更大的体重范围内的乘客,进一步地提高了座椅100的适用性。碳纤维本体10在保证座椅100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利于座椅100的轻量化。座椅100的多处结构以胶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促进了座椅100的轻量化。
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