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5779发布日期:2023-03-22 11: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2.日本特开2016-089860号公报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动机及位于壳体内的变速机构。电动机具有输出轴。变速机构是所谓的齿轮机构,具有多个齿轮。构成变速机构的齿轮的至少一个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同轴地旋转。壳体具备收容电动机的第一收容室、收容变速机构的齿轮的一部分的第二收容室、以及将第一收容室及第二收容室相连的收集罐。收集罐相对于输出轴位于上方。
3.当在第二收容室中变速机构的各齿轮旋转时,第二收容室内的油被扬起。被扬起的油向收集罐流入。流入收集罐的油向第一收容室及其他润滑油路流入。
4.在日本特开2016-089860号公报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伴随着电动机的旋转,向第一收容室供给油。当电动机的转速变大时,在第二收容室内被扬起的油变多,因此经由收集罐向第一收容室流入的油的量变多。并且,当从第一收容室向第二收容室流入的油相对于向第一收容室流入的油变少时,油会滞留在第一收容室内。
5.在如上述那样油滞留在第一收容室内的情况下,第一收容室内的油面上升。假如第一收容室的油面过度上升,则转子的一部分会浸在油中。这样一来,有可能油会成为相对于转子的旋转的阻力,或者油会成为转子的破损的原因。
6.此外,在此,对油从第二收容室经由收集罐向第一收容室返回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油随着变速机构的各齿轮的旋转而从第二收容室向第一收容室流通的构造,则在其他动力传递装置中也存在同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壳体;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具有输出轴;以及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内,并构成为对所述输出轴的转速进行变速。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齿轮,该多个齿轮中的一个齿轮是与所述输出轴同轴地旋转的正齿轮。所述壳体具备:第一收容室,所述第一收容室收容所述电动机;第二收容室,所述第二收容室相对于所述第一收容室在沿着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排列,并收容所述正齿轮;隔壁,所述隔壁划分所述第一收容室及所述第二收容室;以及返回通路,在将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轴作为正交轴,将沿着所述正交轴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时,所述返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配置在第一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收容室及第二收容室这两者相连。所述隔壁具备将所述第一收容室及所述第二收容室相连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并且所述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正齿轮重叠。
9.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收容室内的油能够通过连通孔向第二收容室流入。另外,正齿轮通过旋转而扬起正齿轮周边的油。由此,在正齿轮的外周附近,油容易被引入到正齿轮侧。通过该效果,第一收容室的油容易通过连通孔向第二收容室流入。即,根据上述结构,油不易滞留于第一收容室。因此,在第一收容室中油面不易上升,能够抑制转子的一部分浸在油中。
10.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正齿轮中的所述第二方向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
11.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通孔位于正齿轮的外缘附近,因此油容易随着正齿轮的旋转而被引入。另外,在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时,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从正齿轮伸出的状态,因此正齿轮不易阻碍油的流动。
12.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隔壁为第一隔壁,所述连通孔为第一连通孔,所述壳体具备将所述第一收容室划分为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空间的第二隔壁,所述第二隔壁具备将所述两个空间相连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存在第二隔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孔从第一收容室向第二收容室排出油。
13.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连通孔重叠。在上述结构中,从第一收容室排出的油的流动和向第二收容室流入的油的流动成为大致一条直线。由此,能够期待油沿着流动方向无滞留地从第一收容室流动到第二收容室。
14.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变速机构具备: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是与所述输出轴连结的外齿轮;副轴,所述副轴与所述输出轴平行地延伸;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副轴连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副轴连结;以及作为所述正齿轮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15.根据上述结构,变速机构由平行地延伸的输出轴及副轴这2轴构成。因此,在壳体内部的配置中,变速机构的设置空间不易变大。
附图说明
16.图1是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图。
17.图2是包含中心轴线的壳体的端面图。
18.图3是图2中的3-3线剖视图。
19.图4是图2中的4-4线剖视图。
20.图5是将壳体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参照附图对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2.<关于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
23.如图1所示,车辆具备动力传递装置10。动力传递装置10具备壳体100和位于壳体100内的电动机20。
24.壳体100整体为长方体状。壳体100的长度方向与搭载有动力传递装置10的车辆的车宽方向一致。壳体100包括四个壳体构件。关于四个壳体构件,将在后面叙述。此外,在图1中,不区分四个壳体构件而一体化地图示。
25.电动机20是车辆的驱动源。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电动机20具有圆筒状的定子和配置于该定子的内侧的转子。电动机20具备与转子一体旋转的输出轴21。输出轴21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输出轴21的各端部经由轴承22支承于壳体100。即,输出轴21能够相对于壳体100 相对旋转。
26.动力传递装置10具备变速机构30。变速机构30具备副轴31、第一驱动齿轮32、第一从动齿轮33、第二驱动齿轮34及第二从动齿轮 35。
27.副轴31与输出轴21平行地延伸。副轴31的各端部经由轴承23 支承于壳体100。即,副轴31能够相对于壳体100相对旋转。
28.第一驱动齿轮32是外齿轮。第一驱动齿轮32与输出轴21连结。即,第一驱动齿轮32与输出轴21一体旋转。
29.第一从动齿轮33是外齿轮。第一从动齿轮33与副轴31连结。第一从动齿轮33与第一驱动齿轮32啮合。此外,第一从动齿轮33的外径比第一驱动齿轮32的外径大。伴随于此,第一从动齿轮33的齿的数量比第一驱动齿轮32的齿的数量多。
30.第二驱动齿轮34是外齿轮。第二驱动齿轮34与副轴31连结。第二驱动齿轮34的外径比第一从动齿轮33的外径小。伴随于此,第二驱动齿轮34的齿的数量比第一从动齿轮33的齿的数量少。
31.第二从动齿轮35是外齿的正齿轮。第二从动齿轮35与输出轴21 位于同轴上。第二从动齿轮35与第二驱动齿轮34啮合。第二从动齿轮35的外径比第二驱动齿轮34的外径大。伴随于此,第二从动齿轮 35的齿的数量比第二驱动齿轮34的齿的数量多。
32.在上述变速机构30中,根据第一驱动齿轮32及第一从动齿轮33 的齿的数量的关系,输出轴21的转速被减速并传递到副轴31。并且,根据第二驱动齿轮34及第二从动齿轮35的齿的数量的关系,副轴31 的转速被减速并传递到第二从动齿轮35。即,变速机构30是对输出轴21的转速进行变速的机构。
33.动力传递装置10具备差动机构40。差动机构40具备差速器壳体 42、一对侧齿轮43、小齿轮轴44及一对小齿轮45。
34.差速器壳体42为筒状。差速器壳体42与第二从动齿轮35连结。差速器壳体42的中心轴线与第二从动齿轮35的旋转中心轴线一致。差速器壳体42与第二从动齿轮35一体旋转。差速器壳体42经由轴承 27支承于壳体100。即,差速器壳体42能够相对于壳体100相对旋转。
35.一对侧齿轮43位于差速器壳体42内。各侧齿轮43是锥齿轮。一对侧齿轮43彼此相对。
36.小齿轮轴44位于差速器壳体42内。小齿轮轴44位于一对侧齿轮 43之间。小齿轮轴44为大致棒状。小齿轮轴44与差速器壳体42连接。
37.一对小齿轮45位于差速器壳体42内。小齿轮45以小齿轮轴44 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一对小齿轮45彼此相对。各小齿轮45位于一对侧齿轮43之间。各小齿轮45与两个侧齿轮43这两者啮合。
38.车辆具备第一车轴91及第二车轴92。第一车轴91的第一端与一方的车轮93连接。第一车轴91的第二端与一方的侧齿轮43连结。即,第一车轴91通过一方的侧齿轮43的驱动而旋转,使一方的车轮93 旋转。
39.第二车轴92的第一端与另一方的车轮93连接。第二车轴92的第二端与另一方的侧齿轮43连结。即,第二车轴92通过另一方的侧齿轮43的驱动而旋转,使另一方的车轮93旋转。
40.这样,差动机构40将经由变速机构30从电动机20传递来的转矩传递到一对车轮93。另外,差动机构40容许在一对车轮93之间产生转速差。
41.<关于壳体>
42.如图2所示,壳体100具有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及第四壳体104作为四个壳体构件。第一壳体101至第四壳体 104在沿着输出轴21的中心轴线c的方向上依次排列配置。此外,以下,将沿着中心轴线c的两个方向中的一方设为正方向c1,将正方向c1的相反侧设为负方向c2。另外,在将与中心轴线c正交的轴设为正交轴时,将沿着正交轴的特定的方向设为上方向g1,将与上方向 g1相反的方向设为下方向g2。
43.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01整体为筒状。第一壳体101收容电动机20的一部分。此外,在图2中,简化图示了电动机20、构成变速机构30的各齿轮及差动机构40。第一壳体101的正方向c1的端部是壳体100的正方向c1的端部。第一壳体101的负方向c2的端部与第二壳体102的正方向c1的端部连接。
44.第二壳体102整体为筒状。第二壳体102收容电动机20的一部分及第一驱动齿轮32及第一从动齿轮33。第二壳体102的负方向c2 的端部与第三壳体103的正方向c1的端部连接。
45.第三壳体103整体为筒状。第三壳体103收容轴承22等。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各轴承的图示。第三壳体103的负方向c2的端部与第四壳体104的正方向c1的端部连接。
46.第四壳体104整体为筒状。第四壳体104收容第二驱动齿轮34、第二从动齿轮35及差动机构40。第四壳体104的负方向c2的端部是壳体100的负方向c2的端部。
47.壳体100具备第一隔壁121、由第一隔壁121划分的第一收容室 111及第二收容室112。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三壳体103具备第一隔壁121。第一隔壁121是大致平板状的壁。第一隔壁121的主面与中心轴线c正交。需要说明的是,主面是指板状的物体的外表面中面积最大的面。
48.如图2所示,第一隔壁121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正方向 c1侧的第一收容室111及负方向c2侧的第二收容室112。因此,第一收容室111是由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及第三壳体103划分出的空间。第二收容室112是由第三壳体103及第四壳体104划分出的空间。并且,第一收容室111及第二收容室112隔着第一隔壁121 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上排列。
49.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隔壁121具有供输出轴21插入的孔51 及供副轴31插通的孔52。也就是说,输出轴21及副轴31贯通第一隔壁121。
50.如图3所示,壳体100还具备第二隔壁122。第二隔壁122为大致平板状的壁。第二隔壁122的主面与中心轴线c正交。如图2所示,第二隔壁122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壳体102的中途。即,第二隔壁122将第一收容室111划分为正方向c1侧的第一空间 111a
和负方向c2侧的第二空间111b。也就是说,第一空间111a及第二空间111b隔着第二隔壁122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上排列。
51.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第二隔壁122具有供输出轴21插通的孔及供副轴31插通的孔。第二隔壁122的各孔分别在沿着中心轴线 c的方向上与第一隔壁121的孔51及孔52相对。也就是说,输出轴 21及副轴31贯通第二隔壁122。
52.如图2所示,收容于壳体100的各部件中的电动机20位于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一空间111a。变速机构30的第一驱动齿轮32及第一从动齿轮33位于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二空间111b。变速机构30中的第二驱动齿轮34及第二从动齿轮35位于第二收容室112。
53.如图3及图4所示,壳体100具备收集罐130。而且,收集罐130 具备第一罐131、第二罐132及连通通路150。
54.第一罐131是在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及第四壳体104内划分出的空间。第一罐131由壁划分为第二空间111b及第二收容室 112。第一罐131的大部分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上方向g1侧。
55.如图3所示,第一罐131经由第一贯通孔151与第一空间111a 连通。也就是说,第一贯通孔151贯通第二隔壁122。第一贯通孔151 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上方向g1侧。
56.第一罐131经由连通通路150与第二空间111b连通。连通通路 150相对于第二空间111b位于上方向g1侧。因此,通过位于第二空间111b内的第一从动齿轮33等的旋转而被扬起的油经由连通通路 150流入第一罐131内。
57.如图3及图4所示,连通通路150经由第二贯通孔152与第二收容室112连通。即,第二贯通孔152是与第一收容室111及第二收容室112这两者相连的返回通路。如图4所示,第二贯通孔152贯通第一隔壁121。第二贯通孔152与连通通路150的位置对应地相对于第二收容室112位于上方向g1侧。另外,第二贯通孔152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上方向g1侧。
58.这样,第一罐131及连通通路150经由第一贯通孔151及第二贯通孔152将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一空间111a与第二收容室112相连。
59.如图4所示,第二罐132是在第三壳体103及第四壳体104内划分出的空间。第二罐132由壁与第二收容室112分隔开。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罐132与第二收容室112连通。另外,第二罐132经由第二贯通孔152与连通通路150连通。因此,通过位于第二收容室112 内的第二从动齿轮35等的旋转而扬起的油的一部分向第二罐132内流入。另外,通过第二从动齿轮35等的旋转而扬起的油的一部分经由第二贯通孔152及连通通路150向第一罐131内流入。
60.如图2所示,第一隔壁121具备贯通第一隔壁121的第一连通孔 141。第一连通孔141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连通孔141相对于第一罐131的下端位于下方向g2 侧。而且,第一连通孔141位于中心轴线c的正下方。
61.第一连通孔141在从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第一连通孔141的上方向g1侧的一部分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与第二从动齿轮35重叠。并且,第一连通孔141的下方向g2侧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二从动齿轮35的下方向g2的端部位于下方向g2 侧。即,第一连通孔141中的下方向g2侧的一部分从第二从动齿轮 35伸出。油能够经由该第一连通孔141从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二空间 111b向第二收容室112流通。此外,在图4中,假想地图示了第二从动齿轮35的位置。
62.如图2所示,第二隔壁122具备第二连通孔142。第二连通孔142 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连通孔142相对于第一罐131的下端位于下方向g2侧。而且,第二连通孔142位于中心轴线c的正下方。第二连通孔142在从中心轴线c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另外,第二连通孔142的开口面积比第一连通孔141 的开口面积小。
63.如图3及图4所示,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第二连通孔142与第一连通孔141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141的中心与第二连通孔142的中心大致相同。由此,第二连通孔142的整个范围与第一连通孔141重叠。油能够经由该第二连通孔142从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一空间111a向第二空间111b流通。
64.<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65.当电动机20被驱动时,来自电动机20的转矩被传递到第二从动齿轮35。并且,在朝向正方向c1观察第二从动齿轮35的情况下,第二从动齿轮35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二从动齿轮35的旋转,贮存在第二收容室112中的油被扬起。被扬起的油的一部分通过相对于第二从动齿轮35位于上方向g1的第二贯通孔152。通过第二贯通孔152后的油向位于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二空间111b内的连通通路150流入。此外,被扬起的油中的未流入第二贯通孔152的油的一部分被引导到第二罐132。
66.另外,第二空间111b内的油随着第一从动齿轮33旋转而被扬起。被扬起的油的一部分向相对于第一从动齿轮33位于上方向g1侧的连通通路150内流入。
67.在连通通路150中流通的油被引导到第一罐131。并且,第一罐131内的油经由第一贯通孔151向第一空间111a流出。这样,第二收容室112及第二空间111b内的油随着电动机20驱动而朝向第一收容室111的第一空间111a流动。
68.如图5的箭头x所示,贮存在第一空间111a内的油在第一空间 111a中通过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的第二连通孔142。通过第二连通孔142后的油流入第二空间111b。另外,第二空间111b 的油通过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的第一连通孔141。通过第一连通孔141后的油向第二收容室112流入。
69.<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70.(1)第二从动齿轮35通过旋转而扬起第二从动齿轮35周边的油。由此,在第二从动齿轮35的外周附近,油容易被引入到第二从动齿轮 35侧。
7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141位于与第二从动齿轮35重叠的位置。因此,油容易从第一连通孔141朝向第二从动齿轮35侧流动。换言之,第一收容室111的油容易通过第一连通孔141及第二连通孔 142向第二收容室112流入。通过该油的流动,油不易滞留于第一收容室111。由于油不易在第一收容室111中滞留,因此该收容室内的油面不易上升,电动机20的转子不易浸在油中。
72.(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141的下方向g2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二从动齿轮35的下方向g2的端部位于下方向g2侧。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连通孔141位于第二从动齿轮35的外缘附近,因此油容易随着第二从动齿轮35的旋转而被引入。另外,在沿着中心轴线 c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通孔141的下方向g2的一部分成为从第二从动齿轮35伸出的状态,因此第二从动齿轮35不易阻碍油的流动。
73.(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隔壁122具备第二连通孔142。第二连通孔142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即使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利用第二隔壁122将第一收容室
111划分为两个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孔142使油从第一收容室111向第二收容室112流通。另外,在第一收容室111内,也能够从第一空间111a向第二空间111b引导油。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油滞留在第一空间111a 中。
74.(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第二连通孔142与第一连通孔141重叠。在该结构中,从第一收容室111 排出的油的流动和向第二收容室112流入的油的流动成为大致一条直线。由此,能够期待油沿着流动方向无滞留地从第一收容室111流动到第二收容室112。
7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机构30具备与输出轴21连结的第一驱动齿轮32、副轴31、第一从动齿轮33及第二驱动齿轮34。在该结构中,变速机构30由平行地延伸的输出轴21及副轴31这2轴构成。因此,在壳体100内部,变速机构30的设置空间不易变大。
76.<变更例>
77.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7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机构30的轴、齿轮等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如果变速机构30具备正齿轮,该正齿轮收容于第二收容室112,则能够应用上述的与第一连通孔141相关的技术。例如,变速机构30也可以除了副轴31以外还具备与输出轴21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副轴。在该情况下,只要具备使第二副轴旋转的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即可。这样,考虑变速机构30所要求的变速比、变速机构 30的设置空间来适当设计变更即可。
7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差动机构40所具有的轴、齿轮等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在任何结构中,差动机构40只要将经由变速机构30从电动机20传递来的转矩传递到一对车轮93即可。
8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壳体100不具备第二隔壁122。即使在没有第二隔壁122的情况下,只要第一隔壁121具备第一连通孔141,油也能够从第一收容室111向第二收容室112流通。
8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141的形状能够适当变更。即,第一连通孔141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既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状、椭圆形状。也就是说,只要是油能够流通的形状,则第一连通孔141的形状不受限制。关于这一点,对于第二连通孔142也是同样的。
8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多个第一连通孔141。在具备多个第一连通孔141的情况下,各第一连通孔141的形状不需要相同。关于这一点,对于第二连通孔142也是同样的。此外,第一连通孔141的数量和第二连通孔142的数量也不需要一致。
8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141相对于中心轴线c位于下方向g2侧即可。例如,第一连通孔141的整体也可以相对于第二从动齿轮35的下方向g2的端部位于上方向g1侧。另外,第一连通孔 141也可以不位于中心轴线c的正下方。
8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隔壁122中的第二连通孔142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即,在从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第二连通孔142也可以不位于与第一连通孔141重叠的位置。
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可以被分割为五个以上的壳体构件,也可以由小于四个的壳体构件构成。
8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壳体100具备进一步划分第一收容室111或第二收容室112的隔壁。当在沿着中心轴线c的方向上,在从收容电动机20的第一收容室111到收容第二从动齿轮35的第二收容室112之间设置新的隔壁的情况下,该隔壁具备将划分的空间连通的连通孔即可。
8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收集罐130的一部分的第二贯通孔 152作为返回通路,但也可以代替第二贯通孔152或者在此基础上,设置返回通路。例如,也可以在第一隔壁121设置作为返回通路的其他的孔,将该孔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c设为上方向g1侧。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二从动齿轮35等的旋转而扬起的第二收容室112内的油也经由上述孔返回到第一收容室111。
88.·
另外,也能够将支承输出轴21的轴承的内部作为返回通路。例如,在第一隔壁121及第二隔壁122分别嵌入有支承输出轴21的轴承。并且,在这些轴承的内部存在若干空隙。因此,油能够在各隔壁的两侧相互流通。因此,通过调整这些轴承的种类及尺寸等,也能够使轴承的内部作为返回通路发挥功能。
8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收集罐13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收集罐130也可以不与第一收容室111及第二收容室112这两者相连,而构成为仅与第一收容室111及第二收容室112 中的任一方连通。在该变更例中,收集罐130也能够发挥暂时贮存油这样的效果。此外,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例子那样,只要与收集罐 130独立地设置返回通路即可。
90.·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收集罐130。在该情况下,只要设置其他的返回通路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