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6270发布日期:2023-03-18 01:1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车用颈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颈枕。


背景技术:

2.目前,通常在驾驶或乘坐家用汽车时,由于市场上主流的一体式座椅或分体式座椅的形状尺寸不能对驾乘人员的颈部提供有效的、舒适的支撑,长时间的驾驶或乘坐会引起相关人员颈部和肩部肌肉僵硬、酸痛,甚至会引起特定从业者,如职业司机,货车驾驶员的颈椎病,所以市场了出现有支撑颈部的颈枕,但是市场上用于颈部支撑的u形枕、颈枕、头枕类产品多采用聚氨酯、乳胶、海棉、天然棉、化纤棉等材料作为填充物,通常单一填充材料要么很软易变形,不能起到有效支撑的作用,要么过硬触感差,使用体验极其不佳,因此很难在舒适性与支撑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譬如公开号为cn208498331u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汽车座椅颈枕,这种结构的汽车座椅颈枕就非常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用颈枕,它不仅对使用者的颈部提供有效且舒适的支撑,而且具有一定的防变形功能。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颈枕,它包括:
5.软性支撑体,所述软性支撑体设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的至少部分适于与人体颈部贴合,所述外侧面的至少部分适于与汽车座椅贴合;
6.骨架,所述骨架内置于所述软性支撑体内,并且所述骨架在内外方向上靠着所述外侧面设置,所述骨架的两骨架端部向着所述外侧面的对应端部延伸设置。
7.进一步,提供了合理的人机数据,以更好地对使用者的颈部提供有效且舒适的支撑,所述外侧面在与所述汽车座椅贴合时,所述外侧面的中线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两个与汽车座椅接触的接触点,分别为接触点a和接触点b;
8.所述内侧面在与人体颈部贴合时,所述内侧面的中线上形成与人体颈部接触的接触点p,接触点a和接触点b所形成的支撑平面与接触点p之间的距离l1为55~75mm,接触点a和接触点b两者之间形成的支撑平面的宽度l2为140mm~200m。
9.进一步,为了使得在骨架中部的形状能够符合上方区域的软性支撑体在使用后弹性变形后的曲线形状,在起到强支撑的同时不会使使用者感觉到硬、硌,所述骨架包括连接两骨架端部的骨架中部,所述骨架中部在上下方向的侧边设置为向所述骨架的中心的内凹状结构。
10.进一步,为了使本车用颈枕使用时更加地舒适,并且具有很好的支撑性且不易变形,所述内侧面在与人体颈部贴合时,所述内侧面的中线上形成与人体颈部接触的接触点p,所述接触点p到所述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4;
11.所述骨架的中线与所述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1/4~1/5)l4。
12.所述骨架的中线与所述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10~30mm。
13.进一步,为了增加骨架对车用颈枕的支撑力,所述骨架的两骨架端部分别设有骨架加强侧裙。
14.进一步,所述骨架包括连接两骨架端部的骨架中部;
15.所述外侧面包括分别对应骨架端部的支撑部和连接两支撑部并对应骨架中部的外中侧面。
16.进一步,为了很好地对人体后脑部进行支撑,所述软性支撑体在内侧面的上侧设有上贴合部,所述内侧面的左上方设有左上支撑部,所述内侧面的右上方设有右上支撑部,所述左上支撑部、所述上贴合部和所述右上支撑部衔接形成支撑人体后脑部的下凹曲面。
17.进一步,为了很好地贴合人体双肩和下颈部,所述软性支撑体在内侧面的下侧设有下贴合部,所述内侧面的左下方设有左下支撑部,所述内侧面的右下方设有右下支撑部,所述左下支撑部、所述下贴合部和所述右下支撑部衔接形成贴合人体双肩和下颈部的生理曲度的上凹曲面。
18.进一步,为了很好地贴合人体颈部,增加其舒适性,所述软性支撑体在内侧面的左、右侧分别对应设有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左端部、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右端部衔接形成贴合人体颈部的内凹曲面。
19.进一步,为了很好地贴合人体颈部,所述软性支撑体在内侧面的上侧设有上贴合部;
20.所述软性支撑体在内侧面的下侧设有下贴合部;
21.所述上贴合部、所述内侧面和所述下贴合部衔接形成贴合人体上颈部、人体颈部和人体下颈部的生理曲度的外凸曲面。
22.进一步,所述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
23.所述骨架为向外凸出并与所述外侧面匹配的弧形结构。
24.进一步,为了在车用颈枕使用时受力后贴合不同形状尺寸的座椅,所述外侧面的弧度夹角∠1为18
°
~30
°

2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车用颈枕在软性支撑体内部内置了骨架,并且骨架在内外方向上靠着所述外侧面设置,而且所述骨架的两骨架端部向着所述外侧面的对应端部延伸设置,这样使得本发明的车用颈枕不仅具有一定的舒适性,而且通过内置骨架,增加了其支撑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车用颈枕的使用状态图一;
27.图2为本发明的车用颈枕的使用状态图二;
28.图3为本发明的车用颈枕的使用状态图三;
29.图4为本发明的车用颈枕的立体图一;
30.图5为本发明的车用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5的俯视图;
32.图7为人体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如图1~7所示,一种车用颈枕,它包括:
35.软性支撑体1,软性支撑体1设有内侧面14和外侧面,内侧面14的至少部分适于与人体颈部31贴合,外侧面的至少部分适于与汽车座椅100贴合;
36.骨架2,骨架2内置于软性支撑体1内,并且骨架2在内外方向上靠着外侧面设置,骨架2的两骨架端部21向着外侧面的对应端部延伸设置。
37.在本实施例中,软性支撑体1可以为发泡形成的聚氨酯、乳胶、记忆海棉的任一材料制作而成,但不限于此;此类材料由于密度小、弹性好、复原能力强,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时触感柔软且长期使用不易变形的优点。
38.如图1所示,外侧面在与汽车座椅100贴合时,外侧面的中线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两个与汽车座椅100接触的接触点,分别为接触点a和接触点b;
39.内侧面14在与人体颈部31贴合时,内侧面14的中线上形成与人体颈部31接触的接触点p,接触点a和接触点b所形成的支撑平面与接触点p之间的距离l1为55~75mm,接触点a和接触点b两者之间形成的支撑平面的宽度l2为140mm~200m。
40.如图2所示,骨架2包括连接两骨架端部21的骨架中部22,骨架中部22在上下方向的侧边23设置为向骨架2的中心的内凹状结构。这样设置,如图2所示,能够使得骨架r11区域的弧形符合软性支撑体1的r1区域的软性材质在使用时弹性变形后的曲线形状,在起到强支撑的同时不会使使用者感觉到硬、硌。
41.如图3所示,内侧面14在与人体颈部31贴合时,内侧面14的中线上形成与人体颈部31接触的接触点p,接触点p到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4;骨架2的中线与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1/4~1/5l4;骨架2的中线与外侧面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10~30mm,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车用颈枕使用时舒适,且具有很好的支撑性且不易变形。
42.如图3所示,骨架2的两骨架端部21分别设有骨架加强侧裙4,骨架加强侧裙4可以是单个件,也可以是组合件,骨架加强侧裙4可以通过一体制成、卡扣、螺栓螺母、超声波、热熔、胶水连接的其中一种方式固定在骨架2上,其作用一是可以固定面料,其作用二,其上也可以连接绑带;因此本车用颈枕在用绑带固定时,拉紧绑带的情况下,拉紧力作用在具有刚性的骨架2上,而不会引起产品的整体变形,不会改变人机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骨架2和骨架加强侧裙4可以由高分子塑料pa、pp、pe、abs、pc中的任一材料制作而成,但不限于此;由于此类高分子材料有较好的刚性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韧性,在软性支撑体1发泡前将骨架2先置于发泡模具内,再注入发泡液,最后成型后形成一个外围软质内部具有刚性的产品,从而在舒适性与支撑性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43.软性支撑体1外还可以包有面料,该面料由锦纺棉、纯棉、涤纶中的其一或者多种组合而成,其具有透气亲肤的特性。
44.如图2、6所示,骨架2包括连接两骨架端部21的骨架中部22;
45.外侧面包括分别对应骨架端部21的支撑部和连接两支撑部并对应骨架中部22的外中侧面16;具体地,支撑部包括位于外侧面左上方的左上支撑部20a、位于外侧面右上方的右上支撑部20b、位于外侧面左下方的左下支撑部20c和位于外侧面右下方的右下支撑部
20d。外中侧面16与左上支撑部20a、右上支撑部20b、左下支撑部20c、右下支撑部20d组成的微凸状弧形区域与汽车座椅100贴合。
46.如图4所示,软性支撑体1在内侧面14的上侧设有上贴合部13,内侧面14的左上方设有左上支撑部11l,内侧面14的右上方设有右上支撑部11r,左上支撑部11l、上贴合部13和右上支撑部11r衔接形成支撑人体后脑部的下凹曲面。
47.如图4所示,软性支撑体1在内侧面14的下侧设有下贴合部15,内侧面14的左下方设有左下支撑部12l,内侧面14的右下方设有右下支撑部12r,左下支撑部12l、下贴合部15和右下支撑部12r衔接形成贴合人体双肩40/50和下颈部32的生理曲度的上凹曲面。
48.如图4所示,软性支撑体1在内侧面14的左、右侧分别对应设有左端部10l和右端部10r,左端部10l、内侧面14和右端部10r衔接形成贴合人体颈部31的内凹曲面。
49.如图4所示,上贴合部13、内侧面14和下贴合部15衔接形成贴合人体上颈部30、人体颈部31和人体下颈部32的生理曲度的外凸曲面。
50.如图3所示,外侧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骨架2为向外凸出并与外侧面匹配的弧形结构,外侧面的弧度夹角∠1为18
°
~30
°
,目的是在使用时受力后外侧面能够贴合不同形状尺寸的座椅;内侧面14与使用者脖颈之间的夹角∠2为10
°
~25
°
,目的是留出空间不会压迫到颈部动脉及软组织,提高使用舒适度。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