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1206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环境性能远优于r410a,与塑料件、密封件和金属件相容性好、在5~60%含油率下与润滑油互容性好的传热介质。


背景技术:

1、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达成《基加利修正案》,旨在限控温室气体氢氟碳化合物(hfcs),开启了协同应对臭氧层耗损和气候变化的历史新篇章。《基加利修正案》的实施预计将减少88%hfcs排放,可防止本世纪末全球升温0.5℃,该修正案已于2021年9月15日对我国生效。

2、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确立,低碳绿色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现有高gwp值的hfcs削减,新型环保替代冷媒的开发,迫在眉睫。

3、欧盟mac指令,汽车空调冷媒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车辆不得充注gwp超过150的含氟气体。欧盟f-gas法规517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欧盟区域对hfcs生产商和进口商的生产量或进口量实行配额制。现有车用空调冷媒r134a和r410a出口欧洲需缴纳配额费用。因此,新型环保替代冷媒的开发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还具有经济效益,可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冷媒的替代开发需要兼顾环保和使用性能,目前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主要问题之一为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因涉及到驾驶舱取暖,该问题在冬季尤其是寒冷地区更加明显。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代替传统ptc加热可以有效减少电量的消耗同时满足驾驶舱取暖需求,特斯拉、宝马、大众、奥迪等厂商已经采用或计划采用热泵空调系统。热泵技术的本质是将车外的热量“搬运”到车内取暖,其本身并不产生热量,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

5、目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传热工质主要包括:

6、1、r134a,具有无色、无毒、不可燃、粘度低、汽化潜热高、比热大等特点,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汽车空调中最常用的冷媒,但其温室效应潜能值高(gwp=1300),正面临削减,同时制热性能较差,且不符合欧洲mac指令中汽车空调冷媒gwp<150的要求。

7、2、r1234yf,热物理性质与r134a近似,经测试其制冷量以及cop等性能参数也与r134a相近,可直接替代现有汽车空调中的r134a,但r1234yf低温制热能力不足、价格高昂,且存在微弱可燃性。

8、3、co2(r744),环境性能优异、不燃无毒、运动粘度低、成本低,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主要存在问题为跨临界循环压力大,节流损失大,高温制冷性能差,系统耐压要求高导致成本高。

9、4、r410a,拥有更低的沸点(-51℃),制冷制热性能均明显优于r134a,适用于低温工况,但其gwp高达2088,面临削减甚至淘汰。

10、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传热工质,或存在性能无法同时满足制冷与制热需求、或存在环境性能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需要开发新型工质予以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充灌有低gwp、制冷制热性能优异、运行压力适中且与材料相容性良好、与润滑油互溶性好的传热介质,不但能满足电动汽车夏季制冷的需求,还可以有效解决冬季采暖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包括gwp<150的传热介质,与所述传热介质接触的塑料件、密封件和金属件,在5~60%含油率下与所述传热介质相容的润滑油,所述传热介质包括:

4、作为第一组分的六氟丙烯;

5、作为第二组分的三氟乙烯;

6、以及第三组分,所述第三组分选自氟丙烯、二氟丙烯、二氟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7、在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述传热介质会与塑料件、密封件和金属件等发生直接接触,所述塑料件的材料选自环氧树脂、abs、尼龙66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密封件的材料选自天然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件的材料选自铜、铝、304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的传热介质与上述材料相容性好,具体地:在100~120℃下,所述塑料件、密封件与传热介质的相容系数在0.8~0.9;在150~175℃下,所述金属件与传热介质的相容系数在0.9~1。

8、在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述传热介质与润滑油混合使用,以增加传热介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传热介质是针对采用多元醇酯(poe)或聚醚润滑油(pag)为润滑油的热泵空调系统提出的,所述多元醇酯(poe)或聚醚润滑油(pag)具体可以是suniso sl-32s、cryolant rb68、suniso t68、danfoss 160sz或cpi rpag 65等牌号的商用润滑油,在温度大于-29.6℃时,在5~60%含油率下,所述传热介质与润滑油均清澈透明,未分层,互溶性良好。

9、根据上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所述氟丙烯选自e-1-氟-1-丙烯、z-1-氟-1-丙烯、2-氟丙烯、3-氟-1-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氟丙烯选自3,3-二氟-1-丙烯、2,3-二氟-1-丙烯、1,1-二氟丙烯、(e)-1,2-二氟-1-丙烯、1,3-二氟-1-丙烯、1,2-二氟-1-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地,所述氟丙烯选自2-氟丙烯,所述二氟丙烯选自1,1-二氟丙烯。

11、本发明的传热介质,按照各组分的质量比例进行物理混合形成稳定的组合物即可获得。

12、本发明的传热介质主要用于替代r410a,因此,在具有突出的环境性能优势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与r410a相当或更高的制冷制热性能。故:

13、第一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30~50%;

14、第二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30~50%;

15、第三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10~30%。

16、在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较小的温度滑移可以降低组合物中低沸点组元的泄漏率;同时考虑到低温工况,如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为降低对ptc的依赖,这就要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低温制热性能。故,进一步优选地,

17、第一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35~45%;

18、第二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35~40%;

19、第三组分占传热介质总质量的15~25%。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传热介质包括:35~45%的六氟丙烯,30~40%的三氟乙烯,15~20%的二氟甲烷;该配方可以同时兼顾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且循环性能更为优异。

2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和2-氟丙烯,所述传热介质包括:35~45%的六氟丙烯,30~40%的三氟乙烯,15~19%的二氟甲烷和1~10%的2-氟丙烯,该配方可以同时兼顾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环保性能更为优异。

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组分为二氟甲烷和1,1-二氟丙烯,所述传热介质包括:35~45%的六氟丙烯,30~40%的三氟乙烯,15~19%的二氟甲烷和1~10%的1,1-二氟丙烯;该配方可以同时兼顾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环保性能更为优异。

23、本发明的传热介质针对原使用r410a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开发,与原热泵空调系统的材料相容性、润滑油互溶性均较好,将所述传热介质替代r410a用于原使用r410a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时,可直接充灌,无需更换原热泵空调系统的部件。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25、1、本发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传热介质,与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润滑油具有很好的互溶性,不仅可以长时间稳定进行,替代r410a使用而系统不需做任何改变,还具有远优于r410a的环境性能(odp为0,gwp<150),与r410a相当的循环性能,远优于商品化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采用的r134a和r1234yf的循环性能。

26、2、本发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传热介质的沸点(1atm)≤-45℃,不可燃,安全性能高,解决r1234yf弱可燃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27、3、本发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传热介质,同时具有优异的低温制热性能和高温制冷性能,解决r1234yf低温制热能力不足,co2低温制热能力较好但高温制冷性能差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