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3809发布日期:2023-03-03 22:0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单一的陆地作战方式难以满足我国军事作战需求,陆军作战车辆无法及时在有限时间内跨越障碍运送作战人员,并且在当前三维立体作战中机动性能较差,而空中作战装备的持续作战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飞行汽车,不仅具备持久的陆地作战能力,还能实现陆地、空中不同形态的快速切换,在较狭窄的空间进行垂直起降,大大提高我军作战实力。
3.中国发明专利cn113370730a和cn113427954a均公开了可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的飞行汽车,前者具备折叠机翼和两个位于机翼上的旋翼,后者具备折叠机翼和两个位于机翼上的涡扇发动机,但上述发明中由于在垂直起降时将机翼展开,大大限制了垂直起降所需的空间,以及机翼展开会在上升时有较大阻力,降低了旋翼的作用。并且由于前者使用动力电池进行供电,因此不具备长时工作能力,后者使用化石能源为燃料为飞行汽车提供能源,一旦发生漏油等异常情况,会导致飞行过程的反应时间较短,虽然配备了薄膜太阳能电池,但受天气影响太大,不具备长时、稳定的工作能力。
4.中国发明专利cn109878282a公开了一种四涵道控制垂直起降变体飞行汽车,结构小巧紧凑,但由于该设计方案几乎没有预留乘坐空间,所以不适合承载多人,同时,该方案设计的四涵道工作方式,无法同时满足空中巡航、加速快速行驶的需要。
5.除此之外,现有技术并不能满足在提供高功率密度动力能源的基础上,具备陆地行驶、垂直起降以及空中飞行三种行动状态的平稳运行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适应现代战争形式,如何提供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通过电动涵道风扇、折叠旋翼、车轮等结构分别实现陆地行驶、垂直起降以及空中飞行三种行动状态,并要求具备功率密度高、功重比高、行动状态切换便捷等特点。
8.(二)技术方案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其包括:车身1、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折叠动力系统、前涵道风扇系统4、车轮5、后涵道风扇6、后挡板;其中,
10.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包括若干个燃机发电机组;
11.所述折叠动力系统包括若干个折叠动力组件;
12.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包括:若干个前涵道风扇、上挡板;
13.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车身1的车头处水平叠放设置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所述上挡板并位于前涵道风扇上方并闭合前涵道风扇的风道,所述若干个前涵道风扇均水平设置;所述车身1的车尾处设置所述后涵道风扇6,所述后挡板位于后涵道风扇6的正后方并
闭合后涵道风扇6的风道;
14.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位于车身驾驶员舱的上方空腔内,所述折叠动力系统所包括的若干折叠动力组件,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边缘处,陆地行驶状态下,此时折叠动力系统处于收纳状态;且,所述车身驾驶员舱的两侧面,与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用作折叠动力系统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换过程的通道;
15.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的若干个燃机发电机组用于在产生源动力的同时向后喷发气体,增加车辆前进动力;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发出的电能提供给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使车轮5转动,驱动车辆行驶;
16.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控制器901控制,若干个前涵道风扇以及后涵道风扇6分别由若干个前涵道风扇控制器以及后涵道风扇控制器904对应控制;
17.且所述若干个折叠动力组件和若干个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中,每一个折叠动力组件与一个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形成一组共用控制通道,在陆地行驶状态和非陆地行驶状态下,共同由一个共用控制器进行二选一地控制上电;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共用控制器控制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上电工作;在非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共用控制器控制折叠动力组件上电工作;
18.其中,非陆地行驶状态包括垂直起降状态和飞行状态。
19.其中,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前涵道风扇保持原有位置不变,所述上挡板设置为两个,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该过程中,让开前涵道风扇的通道;后涵道风扇6绕车尾部的上沿,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同时,所述后挡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该过程中,让开后涵道风扇6的通道;
20.此时,两个上挡板、两个后挡板与地面垂直,不会产生上升阻力,即不会减弱前涵道风扇系统4和后涵道风扇6产生的升力;
21.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沿车身边缘处的竖直轴水平旋转90
°
,从处于车身内的收纳状态变为位于车身外的水平展开状态,在水平展开状态下,所有折叠动力组件均用于提供垂直向下方的动能推进力;
22.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及折叠动力组件均处于水平的展开状态,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使得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可以实现垂直起降。
23.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前涵道风扇中的至少一个旋转90
°
至与地面垂直,两个上挡板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两个后挡板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此时,两个上挡板、两个后挡板与地面水平,起到机翼的作用;
24.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各自沿车身空腔边缘处的水平轴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在竖直展开状态下,所有折叠动力组件均用于提供水平向后方的动能推进力;
25.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及折叠动力组件均处于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前进动力。
26.其中,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为折叠涵道风扇组3,其包含若干个折叠涵道风扇。
27.其中,所述折叠涵道风扇组3包含四个折叠涵道风扇,分为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陆地行驶状态下,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
28.其中,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收纳状态变为水平展开状态。
29.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
30.其中,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为折叠旋翼组8,其包含若干个折叠旋翼。
31.其中,所述折叠旋翼组8包括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第四折叠旋翼804;
32.在陆地行驶状态下,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
33.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收纳状态变为水平展开状态。
34.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
35.(三)有益效果
3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采用可折叠涵道风扇和折叠旋翼为垂直起降和飞行状态提供升力和推力,减小了整车身积,增加了飞行汽车的紧凑度。
38.(2)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前、后涵道风扇均设置有盖板,在地面行驶状态及不工作状态时避免积灰,在垂直起降状态盖板竖直避免产生较大上升阻力,在飞行状态则盖板平行,作为“固定翼”使得飞行汽车工作更加稳定。
39.(3)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动力系统采用n个中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可根据飞行汽车的整体重量确定n,并根据陆地行驶、垂直起降、空中飞行三种行动状态以及不同行动状态时的飞行或地面行驶速度等选择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工作数量,当某个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出现故障,可通过控制系统切除故障组,保证飞行汽车的正常稳定行动,大幅度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
40.(4)本发明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为飞行汽车提供动力能源的同时,由于燃气轮
机置于飞行汽车车尾方向,其涡轮旋转工作时还可为汽车行进及飞行状态提供推进力,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41.(5)本发明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车轮电机与涵道风扇、旋翼共用电机控制器,以实现陆地行驶、垂直起降以及空中飞行三种行动状态切换时,可以快速将车轮、涵道风扇、旋翼的工作状态进行协同控制,以实现飞行汽车的能源最大化利用,及行动状态的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实施例1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陆地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本实施例1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垂直起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实施例1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实施例1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陆地行驶状态时折叠涵道风扇的位置示意图;
46.图5为本实施例1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飞行状态的左视图;
47.图6为本实施例2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陆地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实施例2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垂直起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本实施例2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0.图9为本实施例2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陆地行驶状态时折叠旋翼的位置示意图;
51.图10为本实施例2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飞行状态的左视图;
52.图11及图12为本发明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电气连接示意图。
53.图中:1:车身,2: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01:第一燃机发电机组,202:第二燃机发电机组,203:第三燃机发电机组,204:第四燃机发电机组,3:折叠涵道风扇组,301: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3: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4:第四折叠涵道风扇,4:前涵道风扇系统,401:第一前涵道风扇,402:第二前涵道风扇,403:第一上挡板,404:第二上挡板,405:下挡板,5:车轮,501:第一轮毂(轮边)电机,502:第二轮毂(轮边)电机,503:第三轮毂(轮边)电机,504:第四轮毂(轮边)电机,6:后涵道风扇,7:后挡板组,701:第一后挡板,702:第二后挡板,8:折叠旋翼组,801:第一折叠旋翼,802:第二折叠旋翼,803:第三折叠旋翼,804:第四折叠旋翼,901: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控制器,902:第一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3:第二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4:后涵道风扇控制器,905:第一共用控制器,906:第二共用控制器,907:第三共用控制器,908:第四共用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5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如图1-图10所示,其包
括:车身1、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折叠动力系统、前涵道风扇系统4、车轮5、后涵道风扇6、后挡板;其中,
56.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包括若干个燃机发电机组;
57.所述折叠动力系统包括若干个折叠动力组件;
58.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包括:若干个前涵道风扇、上挡板;
59.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车身1的车头处水平叠放设置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所述上挡板并位于前涵道风扇上方并闭合前涵道风扇的风道,所述若干个前涵道风扇均水平设置;所述车身1的车尾处设置所述后涵道风扇6,所述后挡板位于后涵道风扇6的正后方并闭合后涵道风扇6的风道;
60.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位于车身驾驶员舱的上方空腔内,所述折叠动力系统所包括的若干折叠动力组件,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边缘处,陆地行驶状态下,此时折叠动力系统处于收纳状态;且,所述车身驾驶员舱的两侧面,与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用作折叠动力系统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换过程的通道;
61.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的若干个燃机发电机组用于在产生源动力的同时向后喷发气体,增加车辆前进动力;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发出的电能提供给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使车轮5转动,驱动车辆行驶;
62.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控制器901控制,若干个前涵道风扇以及后涵道风扇6分别由若干个前涵道风扇控制器以及后涵道风扇控制器904对应控制;
63.且所述若干个折叠动力组件和若干个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中,每一个折叠动力组件与一个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形成一组共用控制通道,在陆地行驶状态和非陆地行驶状态下,共同由一个共用控制器进行二选一地控制上电;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共用控制器控制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上电工作;在非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共用控制器控制折叠动力组件上电工作;
64.其中,非陆地行驶状态包括垂直起降状态和飞行状态。
65.其中,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前涵道风扇保持原有位置不变,所述上挡板设置为两个,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该过程中,让开前涵道风扇的通道;后涵道风扇6绕车尾部的上沿,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同时,所述后挡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该过程中,让开后涵道风扇6的通道;
66.此时,两个上挡板、两个后挡板与地面垂直,不会产生上升阻力,即不会减弱前涵道风扇系统4和后涵道风扇6产生的升力;
67.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沿车身边缘处的竖直轴水平旋转90
°
,从处于车身内的收纳状态变为位于车身外的水平展开状态,在水平展开状态下,所有折叠动力组件均用于提供垂直向下方的动能推进力;
68.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及折叠动力组件均处于水平的展开状态,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使得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可以实现垂直起降。
69.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前涵道风扇中的至少一个旋转90
°
至与地面垂直,两个上挡板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两个后挡板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
至与地面平行状态;此时,两个上挡板、两个后挡板与地面水平,起到机翼的作用;
70.所述若干折叠动力组件各自沿车身空腔边缘处的水平轴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在竖直展开状态下,所有折叠动力组件均用于提供水平向后方的动能推进力;
71.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及折叠动力组件均处于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前进动力。
72.其中,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为折叠涵道风扇组3,其包含若干个折叠涵道风扇。
73.其中,所述折叠涵道风扇组3包含四个折叠涵道风扇,分为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陆地行驶状态下,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
74.其中,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收纳状态变为水平展开状态。
75.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
76.其中,所述折叠动力系统为折叠旋翼组8,其包含若干个折叠旋翼。
77.其中,所述折叠旋翼组8包括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第四折叠旋翼804;
78.在陆地行驶状态下,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
79.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收纳状态变为水平展开状态。
80.其中,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从水平展开状态变为竖直展开状态。
81.实施例1
82.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包括车身1、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折叠涵道风扇组3、前涵道风扇系统4、车轮5、后涵道风扇6、后挡板组7;其中,
83.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包括第一燃机发电机组201、第二燃机发电机组202、第三
燃机发电机组203、第四燃机发电机组204;
84.所述折叠涵道风扇组3包括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
85.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包括:第一前涵道风扇401、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下挡板405;
86.所述后挡板组7包括第一后挡板701,第二后挡板702;
87.如图1所示,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车身1的车头处水平叠放设置所述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所述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闭合,并位于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的正上方,下挡板405位于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的正下方;所述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车身1的车尾处设置所述后涵道风扇6,所述后挡板组7所包括的第一后挡板701,第二后挡板702,位于后涵道风扇6的正后方,所有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置灰尘进入涵道风扇并且减小陆地行驶状态的阻力;
88.如图4所示,所述折叠涵道风扇组3位于车身驾驶员舱的上方空腔内,折叠涵道风扇组3所包括的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陆地行驶状态下,此时折叠涵道风扇组3处于收纳状态;且,所述车身驾驶员舱的两侧面,与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用作折叠涵道风扇组3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换过程的通道;
89.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所包括的第一燃机发电机组201、第二燃机发电机组202、第三燃机发电机组203、第四燃机发电机组204,固定于陆空两用飞行汽车车顶依次排列,由于本发明不对安装方式进行保护或限定,所以图中未将固定方式示出。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位于发电机后方,用于在产生源动力的同时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车辆前进动力;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发出的电能提供给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使车轮5转动,驱动车辆行驶;
90.如图2所示,在垂直起降状态下,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保持原有位置不变,下挡板405向后方移动,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第一上挡板403顺时针旋转270
°
,第二上挡板404逆时针旋转270
°
;后涵道风扇6绕车尾部的上沿,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
91.态,同时,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5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第一后挡板701逆时针旋转270
°
,第二后挡板702顺时针旋转270
°

92.此时,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与地面垂直,不会产生上升阻力,即不会减弱前涵道风0扇系统4和后涵道风扇6产生的升力。
93.如图2所示,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
94.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5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图4所示的收纳状态变为图2所示的水平展开状态;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均处于水平的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
95.电能,使得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可以实现垂直起降,此时陆空两用飞行0汽车所占道路的起飞降落面积非常小,可满足狭窄道路及空间的行动状态快速切换。
96.如图3所示,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第一前涵道风扇401保持原有位置不变,第二前涵道风扇402逆时针
97.旋转90
°
与地面垂直,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分别以车5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
98.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右侧的第一上挡板403逆时针回转90
°
,左侧的第二上挡板404顺时针回转90
°
;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左侧第一后挡板701顺时针回转90
°
,第二后挡板702逆时针回转90
°
;此时,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与地面水平,起到“机翼”的作用,而在垂直起降状态未将“机翼”展开,减小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在地面的占地面积。
99.如图3所示,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水平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水平轴逆时针旋转90
°
,从图2所示的水平展开状态变为图3所示的竖直展开状态。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均处于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前进动力。
100.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控制器901控制,第一前涵道风扇401、第二前涵道风扇402以及后涵道风扇6分别由第一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2、第二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3以及后涵道风扇控制器904控制。第一共用控制器905可控制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及第一轮毂(轮边)电机501,第二共用控制器906可控制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及第二轮毂(轮边)电机502,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可控制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及第三轮毂(轮边)电机503,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可控制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及第四轮毂(轮边)电机504。当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处于垂直起降状态或飞行状态时,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如图11所示,第一共用控制器905、第二共用控制器906、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和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分别控制第一折叠涵道风扇301、第二折叠涵道风扇302、第三折叠涵道风扇303和第四折叠涵道风扇304以改变飞行姿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处于陆地行驶状态时,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如图12所示,第一共用控制器905、第二共用控制器906、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和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分别控制第一轮毂(轮边)电机501、第二轮毂(轮边)电机502、第三轮毂(轮边)电机503和第四轮毂(轮边)电机504,以完成陆地行驶状态的改变。
101.实施例2
102.如图6-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
翼),包括车身1、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前涵道风扇系统4、车轮5、后涵道风扇6、后挡板组7、折叠旋翼组8;其中,
103.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包括第一燃机发电机组201、第二燃机发电机组202、第三燃机发电机组203、第四燃机发电机组204;
104.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4包括:第一前涵道风扇401、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下挡板405;
105.所述后挡板组7包括第一后挡板701,第二后挡板702;
106.所述折叠旋翼组8包括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第四折叠旋翼804;
107.如图6所示,在陆地行驶状态下,所述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车身1的车头处水平叠放设置所述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所述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闭合,并位于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的正上方,下挡板405位于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的正下方;所述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车身1的车尾处设置所述后涵道风扇6,所述后挡板组7所包括的第一后挡板701,第二后挡板702,位于后涵道风扇6的正后方,所有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置灰尘进入涵道风扇并且减小陆地行驶状态的阻力;
108.如图9所示,所述折叠旋翼组8位于车身驾驶员舱的上方空腔内,折叠旋翼组8所包含的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第四折叠旋翼804,分别位于车身驾驶员舱内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右后侧,此时折叠旋翼组8处于收纳状态;且,所述车身驾驶员舱的两侧面,与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第四折叠旋翼80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开口,用作折叠旋翼组8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换过程的通道;
109.如图6所示,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所包含的第一燃机发电机组201、第二燃机发电机组202、第三燃机发电机组203、第四燃机发电机组204,固定于陆空两用飞行汽车车顶依次排列,由于本发明不对安装方式进行保护或限定,所以图中未将固定方式示出。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位于发电机后方,可在产生源动力的同时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车辆前进动力;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发出的电能提供给轮边电机或轮毂电机,使车轮5转动,驱动车辆行驶;
110.如图7所示,在垂直起降状态下,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第一前涵道风扇401和第二前涵道风扇402保持原有位置不变,下挡板405向后方移动,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第一上挡板403顺时针旋转270
°
,第二上挡板404逆时针旋转270
°
;后涵道风扇6绕车尾部的上沿,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同时,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至与地面垂直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第一后挡板701逆时针旋转270
°
,第二后挡板702顺时针旋转270
°

111.此时,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与地面垂直,不会产生上升阻力,即不会减弱前涵道风扇系统4和后涵道风扇6产生的升力。
112.如图7所示,在水平面上,通过车身两侧的长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沿车身空腔左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沿车身空腔左后边缘处的竖
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沿车身空腔右前边缘处的竖直轴逆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沿车身空腔右后边缘处的竖直轴顺时针旋转90
°
,从图9所示的收纳状态变为图7所示的水平展开状态。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及旋翼均处于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使得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可以实现垂直起降,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所占道路的起飞降落面积非常小,可满足狭窄道路及空间的行动状态快速切换。
113.如图8所示,从垂直起降状态到飞行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第一前涵道风扇401保持原有位置不变,第二前涵道风扇402逆时针旋转90
°
与地面垂直,第一上挡板403和第二上挡板404分别以车头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右侧的第一上挡板403逆时针回转90
°
,左侧的第二上挡板404顺时针回转90
°
;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分别以后涵道风扇6两侧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从与地面垂直状态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从车尾向车头的方向观察,左侧的第一后挡板701顺时针回转90
°
,右侧的第二后挡板702逆时针回转90
°
;此时,第一上挡板403、第二上挡板404、第一后挡板701和第二后挡板702与地面水平,起到“机翼”的作用,而在垂直起降状态未将“机翼”展开,减小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在地面的占地面积。
114.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折叠旋翼801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二折叠旋翼802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第三折叠旋翼803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顺时针旋转90
°
,第四折叠旋翼804相对于其与车身1连杆,逆时针旋转90
°
,从图7所示的水平展开状态变为图8所示的竖直展开状态。此时,陆空两用飞行汽车的所有涵道风扇均处于展开状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顶部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为它们提供电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中的燃气轮机向后喷发气体,增加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前进动力。
115.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涵道风扇+折叠旋翼)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2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控制器901控制,第一前涵道风扇401、第二前涵道风扇402以及后涵道风扇6分别由第一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2、第二前涵道风扇控制器903以及后涵道风扇控制器904控制。第一共用控制器905可控制第一折叠旋翼801及第一轮毂(轮边)电机501,第二共用控制器906可控制第二折叠旋翼802及第二轮毂(轮边)电机502,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可控制第三折叠旋翼803及第三轮毂(轮边)电机503,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可控制第四折叠旋翼804及第四轮毂(轮边)电机504。当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处于垂直起降状态或飞行状态时,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如图11所示,第一共用控制器905、第二共用控制器906、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和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分别控制第一折叠旋翼801、第二折叠旋翼802、第三折叠旋翼803和第四折叠旋翼804以改变飞行姿态,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处于陆地行驶状态时,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如图12所示,第一共用控制器905、第二共用控制器906、第三共用控制器907和第四共用控制器908分别控制第一轮毂(轮边)电机501、第二轮毂(轮边)电机502、第三轮毂(轮边)电机503和第四轮毂(轮边)电机504,以完成陆地行驶状态的改变。
116.所述折叠旋翼组8相比折叠涵道风扇组3具备更强的灵活性,结构简单,可通过旋翼角度改变来灵活调节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在飞行状态的飞行方向,但折叠涵道风扇组3因为有涵道的保护,使得其更加安全,使用寿命长,由于叶尖处受涵道限制,冲击噪声减小,诱导阻力减少,而效率较高。在同样功率消耗下,折叠涵道风扇组3较同样直径的折叠旋翼组8,会产生更大的推力。
117.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
118.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前”、“后”指的是对于驾驶员而言的方位,“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