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组件、车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0390发布日期:2023-05-11 03: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调节组件、车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调节组件、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在进行零部件的组装时,为了保证装配精度或装配后的美观性,往往需要将两个零件对齐。例如,为了提高车辆的内饰美观性,需要将车门内饰板与仪表板对齐。相关技术中,在车门内饰板和车门钣金之间设置调节机构,利用调节机构调节车门内饰板的高度,使车门内饰板与仪表板对齐。

2、具体地,调节机构包括凸轮,凸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车门钣金上,车门内饰板上设有配合面,凸轮的外周面止抵于配合面,通过转动凸轮使凸轮的不同部位与配合面配合,实现车门内饰板的高度调节,从而使车门内饰板与仪表板对齐。由于凸轮的转动角度与车门内饰板的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很容易出现凸轮转过的情况,组装人员需要往复多次转动凸轮,存在调节过程复杂和调节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调节组件,以降低零部件的调节复杂度、提高零部件的调节精度。

3、本公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移动件和调节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止抵部;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部和多个配合部,所述连接部绕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多个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设置,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上,多个所述配合部中至少两个所述配合部的半径不同;其中,所述止抵部在所述调节件转动时能够止抵于不同的所述配合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多个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半径大于其余所述配合部的半径;多个所述配合部中的一个为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半径小于其余所述配合部的半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为四个以上,在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上,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中,邻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配合部的半径大于邻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配合部的半径;和/或多个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布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过渡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过渡线,所述过渡线包括弧形段和/或直线段。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移动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插杆、调节盘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调节盘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移动件之间,所述配合部设在所述调节盘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插杆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其中,所述第一插杆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移动件的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形成所述止抵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贯通所述移动件的通孔,所述第二插杆的远离所述调节盘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调节工具配合的调节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为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与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多边形;和/或所述第二插杆为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的直杆;和/或所述第二插杆的远离所述调节盘的一侧设有第一指示标识,所述移动件的远离所述调节盘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挡位标识,多个所述第一挡位标识与多个所述配合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指示标识在所述调节件转动时能够与不同的所述第一挡位标识对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杆包括悬伸段,所述悬伸段沿远离所述调节盘的方向悬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孔外;所述调节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悬伸段,和/或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挡止件,所述挡止件与所述悬伸段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移动件夹持在所述调节盘和所述挡止件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上设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移动件上设有第二止位部,所述调节件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止位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止抵于所述第二止位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止位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止位部止抵于两个所述第二止位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止位部;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止位部止抵于所述第二止位部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止位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密封盘,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密封盘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移动件之间,所述密封盘和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盘的朝向所述移动件的一侧设有止位片,所述止位片形成所述第一止位部;所述移动件的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止位筋,所述止位筋形成所述第二止位部。

15、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调节组件的车门。

16、本公开实施例的车门包括车门钣金、车门内饰板和调节组件,所述车门内饰板与所述车门钣金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组件;其中,所述车门钣金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或者,所述车门钣金形成所述固定件;所述车门内饰板与所述移动件连接,或者,所车门内饰板形成所述移动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内饰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避让孔。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车门钣金和所述车门内饰板之间,所述第二插杆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指示标识,所述车门内饰板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挡位标识,多个所述第二挡位标识与多个所述配合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指示标识在所述调节件转动时能够与不同的所述第二挡位标识对应;和/或所述车门内饰板与所述移动件焊接。

19、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的车辆。

20、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门。

21、本公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绕转动轴转动调节件,使得移动件的止抵部止抵于调节件的不同配合部时,当止抵部止抵于半径不同的配合部时,止抵部所处的位置(例如高度)不同,从而可以使得移动件相对固定件移动,进而实现移动件的位置调节。由于配合部为圆弧形线或圆弧形面,使得当止抵部止抵于半径不同的配合部时,止抵部所处的位置是确定的,由此,使得移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组装人员在进行移动件和固定件的组装时,只需要转动调节件,使调节件的止抵部止抵于半径合适的配合部,即可以将移动件调节至预设位置。与相关技术中通过转动凸轮使凸轮的不同部位与配合面配合相比,不仅不易出现调节件转过的情况,更容易实现移动件的位置调节;而且移动件的调节精度更容易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为四个以上,在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上,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中,邻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配合部的半径大于邻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配合部的半径;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依次首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过渡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合部之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过渡线,所述过渡线包括弧形段和/或直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移动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调节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贯通所述移动件的通孔,所述第二插杆的远离所述调节盘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调节工具配合的调节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在与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多边形;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杆包括悬伸段,所述悬伸段沿远离所述调节盘的方向悬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孔外;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上设有第一止位部,所述移动件上设有第二止位部,所述调节件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止位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密封盘,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密封盘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移动件之间,所述密封盘和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密封件;

13.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车门钣金和所述车门内饰板之间,所述第二插杆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指示标识,所述车门内饰板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挡位标识,多个所述第二挡位标识与多个所述配合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指示标识在所述调节件转动时能够与不同的所述第二挡位标识对应;和/或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节组件、车门和车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移动件和调节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止抵部;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部和多个配合部,所述连接部绕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多个所述配合部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设置,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上,多个所述配合部中至少两个所述配合部的半径不同;其中,所述止抵部在所述调节件转动时能够止抵于不同的所述配合部。本公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更容易实现移动件的位置调节;而且移动件的调节精度更容易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程超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