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0552发布日期:2022-07-01 19: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行车记录仪一般安装在汽车上。
3.现在的行车记录仪都会使用保护外壳来对其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保护外壳不能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大小来进行调整,十分不便于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具备提高实用性,避免对行车记录仪外表面造成划痕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保护外壳不能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大小来进行调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远离壳体中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所述壳体的正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壳体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所述壳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行车记录仪。
6.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其中第一滑杆靠近壳体中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套筒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向外拉动下固定块松开后,第一弹簧会复位带动着其对行车记录仪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
7.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其中第二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固定块内壁的底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向上拉动上固定块松开后,第二弹簧会复位带动着上固定块对行车记录仪的顶部进行着挤压固定。
8.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其中稳固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左侧的顶部为倾斜状,该结构设置,使得支撑板可对行车记录仪的底部进行支撑,而压板会对行车记录仪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
9.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其中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靠近壳体中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套,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固定夹持时,不会对其外表面造成划痕。
10.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其中支撑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
向杆,所述压板正面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杆的正面贯穿定位孔的正面,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旋转螺纹杆带动压板转动时,导向杆会使其变为前后移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下固定块,配合连接的上固定块,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向外拉动下固定块和向上拉动上固定块,从而对长度和宽度不同的行车记录仪都进行固定保护,提高了实用性,配合设置的保护垫,使得该装置在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固定夹持时,不会对其外表面造成划痕。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支撑板,配合连接的压板,使得该装置在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夹持保护时,支撑板可对行车记录仪的底部进行支撑,而压板会对行车记录仪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因车辆的晃动导致行车记录仪出现脱离该装置的现象,配合设置的螺纹杆,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行车记录仪的厚度对压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固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套筒;3、第一滑杆;4、下固定块;5、第二滑杆;6、上固定块;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保护垫;10、透气孔;11、支撑板;12、轴承;13、螺纹杆;14、压板;141、定位孔;15、橡胶套;16、导向杆;17、行车记录仪。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保护外壳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1,壳体1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3,第一滑杆3远离壳体1中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4,下固定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5,第二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6,壳体1的正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0,壳体1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行车记录仪17。
22.第一滑杆3靠近壳体1中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位于套筒2内部,第一弹簧7远离第一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向外拉动下固定块4松开后,第一弹簧7会复位带动着其对行车记录仪17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
23.第二滑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固定块4内壁的底部,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向上拉动上固定块6松开后,第二弹簧8会复位带动着上固定块6对行车记录仪17的顶部进行着挤压固定。
24.稳固机构包括支撑板11,支撑板11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外壁螺纹套接有压板14,压板14左侧的顶部为倾斜状,该结构设置,使得支撑板11可对行车记录仪17的底部进行支撑,而压板14会对行车记录仪17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
25.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4靠近壳体1中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9,压板14的顶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套15,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对行车记录仪17进行固定夹持时,不会对其外表面造成划痕。
26.支撑板11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6,压板14正面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定位孔141,导向杆16的正面贯穿定位孔141的正面,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旋转螺纹杆13带动压板14转动时,导向杆16会使其变为前后移动。
2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旋转螺纹杆13带动压板14转动,配合连接的导向杆16,使得压板14向前移动,随后向外拉动下固定块4,并向上拉动上固定块6,接着将行车记录仪17放置在支撑板11上,随后松开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4,第一弹簧7复位带动着下固定块4对行车记录仪17的左右两侧进行着夹持固定,第二弹簧8复位带动着上固定块6对行车记录仪17的顶部进行着挤压固定,最后工作人员回转螺纹杆13使得压板14向后移动至与行车记录仪17的正面相贴合时,即完成了对于行车记录仪17保护外壳的安装。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