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654发布日期:2023-02-14 13:2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控制技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自动后视镜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倒车时控制汽车左、右后视镜向下偏转一定角度让驾驶者能够看到汽车左右后下方原来的盲区,退出倒车后汽车左右后视镜复位。避免由于左右盲区造成的刮蹭,给驾驶者更加完美的驾驶体验。针对带有电动后视镜的汽车都可以加装该电子设备,实现自动后视镜功能。
3.于是出现了在汽车上加装电动后视镜结构,从而实现自动下偏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自动后视镜往往会出现在汽车倒车后,后视镜下偏后复位不精准的问题。其具体原因如下:在后视镜自动下偏和复位的过程中,对复位位置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如果后视镜经过多次“下偏-复位”的过程后,由于电动机械偏差积累而导致后视镜和后视镜的原始位置存在较大的偏移,而导致驾驶者驾车时难以观察的问题。
4.针对上述汽车后视镜偏移复位精度较差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如下两种解决方案:1、将原车电机更换为带霍尔传感器的电机;2、控制后视镜下偏和复位的时间一致。根据上述的两种方法,第1种,会出现电机成本高昂,更换电机操作不易的问题;第2种,由于后视镜下偏和复位的阻力不一致,故而会出现下偏位移和复位角度不一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及其安装结构,以稳定、精准控制后视镜偏移和复位角度。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包括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电源处理电路、按键电路、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
8.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均与汽车电源连接的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后视镜电机m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9.所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判断电路和信号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判断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单片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
10.所述按键电路包括与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11.进一步得,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44、电容c35、放大器q5、电容c2、反相放大器u1a;所述电阻r44与后视镜电机m串联,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5与所述放
大器q5耦合,所述放大器q5通过所述电容c2与所述反相放大器u1a耦合,所述反相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判断电路连接。
12.进一步得,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电容c34、放大器u1b,所述放大器q5 通过电容c34与所述放大器u1b耦合后,所述放大器u1b通过电容c2与所述反相放大器u1a耦合;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容c34和所述放大器 u1b之间。
13.进一步得,所述信号判断电路包括电阻r5,所述反相放大器u1b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并联,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45、mos管q6、电阻r52和mos管q7,所述电阻r45通过mos管q6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容c34和所述放大器u1b之间,所述电阻r45远离所述mos管q6的末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52 通过mos管q7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容c52和所述放大器u1b之间,所述电阻r52 远离所述mos管q7的末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
14.进一步得,所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方波信号电路,所述方波信号电路包括电容c3、比较器u2a,所述反相放大器u1a通过电容c3与所述比较器u2a 耦合,所述比较器u2a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连接。
15.进一步得,所述降压电路相互并联的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
16.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稳压ic78l08,所述稳压ic78l0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电容c15和电容c16,所述稳压ic78l08的输入端串联有电阻r16,所述电阻r16远离所述稳压ic78l08的末端与汽车电源连接,所述稳压ic78l08 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17.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稳压ic78l33,所述稳压ic78l3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电容c26和电容c24,所述稳压ic78l33的输入端串联有电阻r24,所述电阻r24远离所述稳压ic78l33的末端与汽车电源连接,所述稳压ic78l33 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18.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icxl6019,所述升压icxl6019的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所述升压icxl6019与后视镜电机m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19.进一步得,所述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7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引脚连接有电阻r21,所述电阻r21远离所述三极管q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所述倒车线相连,所述电阻r17和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之间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的 i/o口相连。
20.进一步得,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机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继电器j3,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继电器j3电性连接,继电器j3与汽车电机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后视镜电机m的两端均与所述继电器j3电性连接。
21.进一步得,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按键电路连接有蜂鸣器提示电路,所述蜂鸣器提示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22.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本体及其后视镜和所述的单片机电路、电机和控制按键,所述车本体的车门上设置有主机,所述单片机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机内,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按键连接,所述控制按键设置于所述车本体的车门上,所述电机与所述车本体连接,所述后视镜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线路与所述电机连接。
2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旨在于稳定、精准控制后视镜偏移和复位的角度。故而通过设置均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电源处理电路、按键电路、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由于后视镜电机m 所需的电源均大于单片机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所需的电源,因此通过设置电源处理电路的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并利用升压电路为后视镜电机m供电,利用降压电路分别为单片机电路和电机信号处理电路供电,从而使得单片机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后视镜电机m工作稳定的作用。其中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用于该电路在单片机电路的控制作用下,检测汽车是否处于倒车或者倒车完毕的状态,从而将倒车状态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电路,以便于单片机电路根据相应的电机信号从而控制电机控制电路,以驱动电机工作调节汽车后视镜的下偏或复位操作。电机检测电路主要通过单片机电路获取当前汽车后视镜的状态以及当前后视镜电机m的工作信号状态,从而根据获取的信息控制后视镜电机m工作,从而达到调节汽车后视镜位置的作用。
25.与此同时,电机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用于将电机转动过程中不同组的线圈切换时电机线圈产生的脉冲(反电动势)放大,并抑制其它干扰信号。故而通过设置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判断电路和信号控制电路,利用信号放大电路对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减少信号误判,从而提高信息检测处理精准度的作用,同时利用信号判断电路将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电路内,以通过单片机电路对当前的信号进行判断强弱,以便于通过信号控制电路将后视镜电机m信号的强弱控制在指定范围内。
26.同时按键电路主要用于直接连接单片机电路和后视镜电机m,控制按键按下后,并且触发单片机电路进入后视镜电机m参数学习模式,进入学习模式后,利用单片机电路控制后视镜电机m向上或者向下偏转,同时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将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处理后反馈至单片机电路的接收端进行存储保存,其中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获取的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包括其相关参数,如周期、脉冲强弱等。经过该按键电路使得系统进入学习模式的方式,能够使得单片机电路在获取当前的电机信号后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进而反向控制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进行下一步操作,从而实现后视镜精准偏移或复位角度的操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处理电路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控制电路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电路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蜂鸣器提示电路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汽车本体;2、车门;3、后视镜;4、主机;5、线路;6、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汽车后视镜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包括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电源处理电路、按键电路、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其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单片机电路为stm32f103 单片机系统。电源处理电路包括均与汽车电源连接的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降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升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后视镜电机m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判断电路和信号控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判断电路分别与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单片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控制电路分别与信号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接;按键电路包括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控制按键,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3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旨在于稳定、精准控制后视镜偏移和复位的角度。故而通过设置均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电源处理电路、按键电路、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由于后视镜电机m所需的电源均大于单片机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所需的电源,因此通过设置电源处理电路的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并利用升压电路为后视镜电机m供电,利用降压电路分别为单片机电路和电机信号处理电路供电,从而使得单片机电路、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后视镜电机m工作稳定的作用。其中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用于该电路在单片机电路的控制作用下,检测汽车是否处于倒车或者倒车完毕的状态,从而将倒车状态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电路,以便于单片机电路根据相应的电机信号从而控制电机控制电路,以驱动电机工作调节汽车后视镜的下偏或复位操作。电机检测电路主要通过单片机电路获取当前汽车后视镜的状态以及当前后视镜电机m的工作信号状态,从而根据获取的信息控制后视镜电机m工作,从而达到调节汽车后视镜位置的作用。
40.另外的,电机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用于将电机转动过程中不同组的线圈切换时电机线圈产生的脉冲(反电动势)放大,并抑制其它干扰信号。故而通过设置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判断电路和信号控制电路,利用信号放大电路对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减少信号误判,从而提高信息检测处理精准度的作用,同时利用信号判断电路将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电路内,以通过单片机电路对当前的信号进行判断强弱,以便于通过信号控制电路将后视镜电机m信号的强弱控制在指定范围内。同时按键电路主要用于直接连接单片机电路,控制按键按下后,并且触发单片机电路进入后视镜电机 m参数学习模式,进入学习模式后,利用单片机电路控制后视镜电机m向上或者向下偏转,同时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将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处理后反馈至单片机电路的接收端进行存储保存,其中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获取的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包括其相关参数,如周期、脉冲强弱等。换一种说法,经过该按键电路使得系统进入学习模式的方式,能够使得单片机电路在获取当前的电机信号后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进而反向控制电机信号处理电路
和电机控制电路进行下一步操作,从而实现后视镜精准偏移或复位角度的操作。
41.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了实现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放大电路对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44、电容c35、放大器q5(即晶体三级管9014)、电容c2、反相放大器u1a。其中,电阻r44与后视镜电机m串联,以获取后视镜电机m的电机信号,电阻r44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5 与放大器q5耦合,从而实现对后视镜电机m的信号进行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的作用。同时,放大器q5通过电容c2与反相放大器u1a耦合,故而利用反相放大器u1a对经过放大器q5进行放大后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后反相,且反相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判断电路连接,从而使得经过反相放大器u1a放大反相的信号进入单片机电路中,并且便于信号判断电路对放大反相后的信号进行判断其信号强弱,进而便于单片机电路通过反馈获得的判断信息做出进一步的信号控制操作。
42.由于放大器q5为晶体三极管9014,虽然具有前置放大信号的作用,但是其信号放大幅度不高,因此为了进一步对后视镜电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进而便于在放大信号进入单片机电路中后,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单片机电路通过信号判断电路对进入的后视镜电机信号的信号判断精准度。故而为了进一步对后视镜电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电容c34、放大器u1b,放大器q5通过电容c34与放大器u1b耦合后,放大器u1b通过电容c2与反相放大器u1a耦合;信号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电容c34和放大器u1b之间,用于控制经过放大器q5 放大的后视镜电机信号进行信号强弱控制的作用。
43.为了实现单片机电路通过信号判断电路对获取的后视镜电机的信号进行判断的作用。信号判断电路包括电阻r5,反相放大器u1b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5 的一端并联,电阻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因此在电阻r5的连接作用下,实现通过单片机电路对经过放大反相的后视镜电机信号进行判断的作用。同样的,为了实现单片机电路通过信号控制电路控制经过放大器q5和放大器u1b之间的后视镜电机信号的强弱功能。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45、mos 管q6、电阻r52和mos管q7,其中mos管q6和mos管q7均为mossfet-n-1,电阻r45通过mos管q6电性连接于电容c34和放大器u1b之间,电阻r45远离 mos管q6的末端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同时,电阻r52通过mos管q7电性连接于电容c52和放大器u1b之间,电阻r52远离mos管q7的末端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因此,通过mos管q6和q7分别串接电阻r45和r52与单片机电路连接,从而实现通过单片机电路控制电信号处理电路中获取的后视镜电机的信号的作用。
44.为了便于单片机电路将经过放大后视镜电机的信号控制在指定范围内,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方波信号电路,方波信号电路包括电容c3、比较器u2a,反相放大器u1a通过电容c3与比较器u2a耦合,比较器u2a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因此,经过反相放大器u1a的后视镜电机信号通过与比较器u2a 进行信号比较后,在相应的周期内形成相应的方波信号,同时达到便于单片机电路根据方波信号对后视镜电机的信号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控制后视镜电机的信号至一定范围的作用。
45.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后视镜电机信号反馈原理:由于不同电机脉冲信号的强弱会有差别,并且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电刷会有磨损,也会影响到脉冲信号的强度,而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信号反馈功能,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电阻r5将电机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电路,单片机电路通过a/d转换确定信号幅度,当信号过腔时通过单片机电路的i/o口控制放大器q5和mos管q7导通,以达到衰减信号目的;反之,如果信号偏弱,则可以断开放大器q5和mos管q7
来大奥增强信号的目的。
46.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了实现通过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对汽车电源进行降压和升压的功能。降压电路相互并联的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第一降压电路包括稳压ic78l08,稳压ic78l0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电容c15和电容c16,稳压ic78l08的输入端串联有电阻r16,电阻r16远离稳压ic78l08 的末端与汽车电源连接,稳压ic78l08的输出端与电机信号处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汽车电源为12v,因此经过第一降压电路的稳压ic78l08的降压稳压后,从而达到稳定输出8v电压,并为电机信号处理电路供电的作用。
47.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稳压ic78l33,稳压ic78l3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电容c26和电容c24,稳压ic78l33的输入端串联有电阻r24,电阻r24远离稳压ic78l33的末端与汽车电源连接,稳压ic78l3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由此经过第二降压电路的稳压ic78l33的降压稳压后,从而达到稳定输出3.3v电压,并为单片机电路供电的作用。升压电路包括升压icxl6019,升压icxl6019的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升压icxl6019与后视镜电机m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由此经过升压电路的升压icxl6019的升压后输出15v电压,并且为后视镜电机供电的作用。
48.为了实现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检测汽车倒车状态的功能。汽车倒车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7和三极管q2,电阻r17的一端与单片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连接,三极管q2的第一引脚连接有电阻r21,电阻r21远离三极管q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19与倒车线相连,电阻r17和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之间与单片机电路的i/o口相连。具体的,由于电阻r19与倒车线相连,同时在单片机电路的检测作用下,当没有倒车时,倒车线与电阻r19之间输出低电平,而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之间输出高电平;反之,在有倒车时,倒车线与电阻r19之间输出高电平,而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之间输出低电平;由此,通过单片机电路检测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第三引脚之间的电平信号,则可以实现检测倒车状态的功能。
49.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电机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的控制作用,实现控制电机工作的功能。同时,汽车中涉及左右两个后视镜,且控制两个后视镜的电路及其系统均是一样的,以下则选用其中一个后视镜电机m对应的控制电机来进行阐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机驱动电路、以及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继电器 j3,电机驱动电路与继电器j3电性连接,继电器j3与汽车电机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后视镜电机m的两端均与继电器j3电性连接。具体的,用于控制后视镜的后视镜电机m在原汽车上本身会连接其自身的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从而调整后视镜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调节精度,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继电器j3根据单片机电路的信号判断,从而选择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或者原汽车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进一步得,电机驱动电路通过继电器获取单片机电路获取的电机信号,从而控制后视镜电机m进行正转或者反转。
50.参照图4所示,通过该电路图具体描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j3,1, 8脚为继电器线圈供电脚,5,6,7脚为第一组开关,7脚为公共脚,6脚为常闭脚,5脚为常开脚;2,3,4脚为第二组开关,2脚为公共脚,3脚为常闭脚,4 脚为常开脚。on/off,com1c,ludc,park分别由不同的单片机i/o口控制, ludm,com1m连接直流电机两端,ludk,com1k连接到原车电机控制电路。当单片机控制继电器(j3)的8脚(park)对地断开时,继电器线圈断电,7脚
(ludm)和 6脚(ludk)导通,2脚(com1m)和3脚(com1k)导通,电机由原车电路控制。当单片机控制继电器8脚(park)对地导通时,继电器线圈通电,7脚(ludm)和5脚(lud) 导通,2脚(com1m)和4脚(com1)导通,这时单片机控制on/off为高电平,如果再控制com1c为高电平,ludc为低电平则对应于com1为低电平,lud为高电平,此时电机正转,反之,控制com1c为低电平,ludc为高电平则对应于com1为高电平,lud为低电平,此时电机反转。
51.单片机电路通过按键电路连接有蜂鸣器提示电路,蜂鸣器提示电路包括蜂鸣器,蜂鸣器与电机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在单片机电路学习后视镜电机的相应参数时,发出相关的提示音。结合按键电路,具体来说,所述的按键电路是用来学习电机参数的,在安装好该产品后,按住按键达5秒,产品进入学习模式,会自动控制后视镜镜片上下偏转,然后电路会学习到电机的周期参数。学习完成后单片机会保存周期参数,蜂鸣器会发出“嘀”的声音提示学习完成。
52.基于上述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电路模块,进一步阐述后视镜电机转动圈数时的控制原理:将该装置安装到汽车后先按住开关,装置进入学习模式,装置先驱动电机上偏或者下偏,然后信号处理电路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即可学习到该电机的转动周期t0和信号强弱,并将数据保存供后续使用。倒车时,装置控制后视镜镜片下偏,同时单片机分析信号处理电路反馈回来的电机脉冲信号,当读到一个高电平脉冲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在t0-t0/8时间内对任何脉冲不反应(滤除干扰),在t0-t0/8
‑‑
t0+t0/8时间段如果接收到脉冲则确定为一个周期,并进入下一个周期计时如果在t0-t0/8
‑‑
t0+t0/8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脉冲则在t0+t0/8时自动插补为一个周期,并以t0/8时间为起点开始记下个周期,因为后视镜镜片上下偏转时转速(周期)比较均匀,一般不会超过
±
t0/8,上述方法能准确读取电机转动圈数,即使有个别脉冲由于干扰未能读取,也能通过插补的方法给予补充,当圈数计数到设定的圈数时立即关闭电机供电,并将电机两端接地,起到刹车效果。采用如上控制原理能够准确控制下偏时电机转动圈数,下偏后驾驶者便能清楚看到汽车尾部下方原盲区的状况,倒车极为方便,退出到车后,同样原理后视镜能精准复位。
53.实施例2
54.参照图1至图7所示,基于上述关于汽车后视镜3自动下偏及复位的电路控制系统公开的电路结构,正对该电路结构应用在汽车上的安装结构进行公开:一种汽车后视镜3自动下偏及复位控制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汽车本体1及其后视镜3和实施例1所述的单片机电路(图中未示出)、电机和控制按键6,车本体的车门2上设置有主机4,单片机电路设置于主机4内,单片机电路通过线路5 与控制按键6连接,控制按键6设置于车本体的车门2上,电机与车本体连接,后视镜3与电机的驱动端连接,单片机电路通过线路5与电机连接。
55.具体的,安装时先拆下主驾驶室车门2,找到原车控制左右后视镜3镜片偏转的开关,拔开开关插头,将主机4线路5分别对插到插头端和插座端(本装置线路5根据原车插头外形和线序定制),然后找到汽车电源线和地线,将线路5 上相应电源线和地线连接,最后找到汽车倒车线,将线路5上电源线接上,再将本装置主机4插到线路5对应插头上,最后开启汽车,按住学习键达5秒,装置进入学习状态,自动控制后视镜3片下偏,上偏同时学习电机参数并记忆下来,装回车门2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5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
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