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灯调节罩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4596发布日期:2022-07-13 07:1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前大灯调节罩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前大灯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大灯调节罩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灯光模组21技术的发展,灯光模组21的更新换代越发频繁。更新迭代后的灯光模组21,有着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等诸多优点。为配合新一代灯光模组21的使用而带来的一系列造型变更,需要设计人员重新开发汽车前大灯总成20,导致新的前大灯总成20导入周期长,开发费、开发工时高。同时,由于属于外观式样变更,销售部门认为,需要配合车型改款才能实施切替,综合考虑,灯光模组21导入的开发成本抵消了成本降低的效果,生命周期内变更新一代模组的提案一般都难以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大灯调节罩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的前大灯总成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大灯调节罩,前大灯调节罩用于罩设在灯光模组上形成前大灯总成,前大灯调节罩包括相互连接的模组饰圈和附加饰圈,模组饰圈围设形成有容纳腔,模组饰圈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出光口,附加饰圈横设于容纳腔内,附加饰圈对应出光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灯光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出光口对齐。
5.优选地,附加饰圈包括支架和透镜,第二通孔开设于支架上,透镜盖设在第二通孔上。
6.优选地,支架为透明支架。
7.优选地,模组饰圈包括相互连接的罩壳和连接部,罩壳开设有出光口,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出光口和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灯光模组穿过第一通孔并置于容纳腔中。
8.优选地,罩壳包括自出光口的边缘向背离出光口的方向弯折的第一折弯部,附加饰圈的一端向靠近出光口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连接。
9.优选地,附加饰圈的另一端向背离出光口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
10.优选地,连接部的内壁围成的腔体截面沿背离出光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11.优选地,前大灯调节罩为塑料件。
12.优选地,模组饰圈和附加饰圈为双色一体成型件。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前大灯调节罩。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前大灯调节罩设置成相互连接的模组饰圈和附加饰圈,针对不同的灯光模组,改变饰圈模组的形状大小,使得附加饰圈的第二通孔的形状与灯光模组的形状相匹配,将灯光模组放入容纳腔中,从向出光口方向看前大灯总成,附加饰圈的外形和灯光模组的形状相互匹配,使得只需通过改变附加饰圈的大小形状,即可使得前大灯总成和现有技术的前大灯总成外观形状一致,避免了重新对大灯总成的开发设
计,降低了重新开发设计前大灯总成的开发难度,节约了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使得前大灯调节罩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灯光模组,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将灯光模组置于容纳腔中,有利于保护灯光模组,降低灯光模组的损坏的概率,提高前大灯总成的质量;此外,将灯光模组与出光口对齐,使得灯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从依次从第二通孔和出光口发散出来,避免对光线的遮挡,保证了灯光模组的发光效果,确保了前大灯总成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前大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前大灯调节罩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模组饰圈和附加饰圈的装配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灯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现有技术的前灯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现有技术的前大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前大灯总成100前大灯调节罩110模组饰圈111容纳腔112第一通孔113出光口114罩壳115连接部116第一折弯部117第二折弯部118第三折弯部120附加饰圈121第二通孔122支架123透镜200灯光模组400散热结构
ꢀꢀ
24.现有技术附图标号说明:
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20前大灯总成21灯光模组22前大灯调节罩
ꢀꢀ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9.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现有技术中,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灯光模组21和前大灯调节罩22直接装配形成前大灯总成2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大灯调节罩10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灯光模组200和前大灯调节罩100配合形成前大灯总成10,前大灯调节罩100包括模组饰圈110和附加饰圈120组成,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变更附加饰圈120与灯光模组200配合,在保证前大灯总成10装配在车辆上时外轮廓不变的情况下,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灯光模组200。
31.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前大灯调节罩100用于罩设在灯光模组200上形成前大灯总成10,前大灯调节罩100包括相互连接的模组饰圈110和附加饰圈120,模组饰圈110围设形成有容纳腔111,模组饰圈110上开设有与容纳腔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12和出光口113,附加饰圈120横设于容纳腔111内,附加饰圈120对应出光口11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21,灯光模组200设置于容纳腔111内且与出光口113对齐。
32.通过将前大灯调节罩100设置成相互连接的模组饰圈110和附加饰圈120,针对不同的灯光模组200,使得附加饰圈120的第二通孔121的形状与灯光模组200的形状相匹配,将灯光模组200放入容纳腔111中,从向出光口113方向看前大灯总成10,附加饰圈120的外形和灯光模组200的形状相互匹配,使得只需通过改变附加饰圈120的大小形状,即可使得前大灯总成10和现有技术的前大灯总成20外观形状一致,避免了重新对大灯总成的开发设计,降低了重新开发设计前大灯总成10的开发难度,节约了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使得前大灯调节罩100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灯光模组200,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将灯光模组200置于容纳腔111中,有利于保护灯光模组200,降低灯光模组200的损坏的概率,提高前大灯总成10的质量;此外,将灯光模组200与出光口113对齐,使得灯光模组200发出的光线可以从依次从第二通孔121和出光口113发散出来,避免对光线的遮挡,保证了灯光模组200的发光效果,确保了前大灯总成10的发光效果。
33.在一实施例中,附加饰圈120包括支架122和透镜123,第二通孔121开设于支架122上,透镜123盖设在第二通孔121上。具体的,通过在将附加饰圈120设计为支架122和透镜123,将透镜123盖设在第二通孔121上,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容纳腔111中的灯光模组200,同时,透镜123还能供灯光穿透,不影响灯光模组200的正常灯光照射功能。
34.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22为透明支架122。更具体的,灯光模组200为了发光,因此,灯光外设计为透明的,而将支架122设计为透明支架122,则在装配到车辆上时,支架122结合灯光模组200和现有技术的外部轮廓保持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122还可以通过在支架122上粘贴变现有技术中灯光模组21外观形状的贴纸来,从而使得支架122和灯光模组200的外观形状和现有技术中灯光模组21的外观形状也可以保持一致,支架122的具体形式
根据现有技术中灯光模组21的外观形状来决定,本实用新型对支架122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35.在一实施例中,模组饰圈110包括相互连接的罩壳114和连接部115,罩壳114开设有出光口113,连接部115开设有第一通孔112,出光口113和第一通孔112相对设置,灯光模组200穿过第一通孔112并置于容纳腔111中。通过将模组饰圈110设置成相互连接的罩壳114和连接部115,具体的,罩壳114的直径小于连接部115的直径,且罩壳114和连接部115的连接处的形成有突变边缘,方便将罩壳114卡接在汽车的其他结构上,并使得连接部115与其他结构抵接。有效地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安装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36.在一实施例中,罩壳114包括自出光口113的边缘向背离出光口113的方向弯折的第一折弯部116,附加饰圈120的一端向靠近出光口113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124,第一折弯部116和第二折弯部124连接。具体的,在罩壳114自出光口113的边缘向背离出光口113的为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116,第一折弯部116与附加饰圈120的一端靠近出光口113的方向弯折的第二折弯部124连接,通过第一折弯部116和第二折弯部124相互卡接,将罩壳114和附加饰圈120连接在一起,并且,卡接方式使得第一折弯部116和第二折弯部124连接得更加稳定,有效地提高了罩壳114和附加饰圈120的连接稳定性,也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37.在一实施例中,附加饰圈120的另一端向背离出光口113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125。通过在附加饰圈120的另一端向背离出光口113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125,第三折弯部125的与第一折弯部116的形状一致,有效的保证模组饰圈110添加附加饰圈120前后的弯折形状方向等其他细节一致,也有利于后续其他部件的安装。
38.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15的内壁围成的腔体截面沿背离出光口113的方向呈渐扩设置。通过将连接部115的内壁围成的腔体截面沿背离出光口113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方便的灯光模组200进入容纳腔111中,能够更好的保护置于腔体中的灯光模组200;同时,渐扩设置也可以方便连接部115与散热结构400连接,提高前大灯调节罩100的安装稳定性。
39.在一实施例中,前大灯调节罩100为塑料件。塑料件制作成本低且质轻耐用,通过将前大灯调节罩100设置为塑料件,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提升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使用寿命。
40.在一实施例中,模组饰圈110和附加饰圈120为双色一体成型件。通过双色一体成型工艺,有效地使得模组饰圈110和附加饰圈120两种不同材质的饰圈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双色一体成型工艺制作出来了前大灯调节罩100,其成型质量及热稳定性均优于普通制造方式,提高了前大灯调节罩100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4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前大灯调节罩100,该前大灯调节罩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显示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