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8555发布日期:2022-10-29 01:0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受到热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 一员,电动汽车的研发也是如火如荼,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有限,必须及时 充电,因此电动车大力推广的关键是电动汽车的必备品——充电站。目前充电的网点有限,大多分布在大城市中,由于成本等原因充电站多以集中充电的方式呈现,单个充电个体之间没有固定支撑架构,使得多辆电动自行车之间易产生摩擦磕碰,会对使用者的财产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槽呈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活动杆呈固定连接。
6.为了使得推杆结构达到便于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第一卡槽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推杆呈活动连接。
7.为了使得充电系统达到实现自主发电功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光伏板。
8.为了使得壳盖结构达到便于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9.为了使得壳盖结构达到便于固定关闭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
10.为了使得充电系统整体达到具有动力来源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与卡板呈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与连接杆呈固定连接。
11.为了使得充电系统整体达到基本供电功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
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固定架内侧面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12.为了使得充电系统整体达到便于固定安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暗桩。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簧柱、活动杆、限位槽、推杆、和限位环的设置,当使用者使用充电系统时可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好,在弹簧柱的连接下拉动推杆,带动活动杆穿过车轮架间隙,使得限位槽向一侧移动,直至扣住限位环,便于固定和支撑电动自行车,保障电车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拓宽智能充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壳盖、转动轴、卡板、第二卡槽和壳体的设置,使用者在壳体外部可转动转动轴,带动卡板切换位置,当卡板转动至第二卡槽内部与第二卡槽呈卡接状态时,卡板带动壳盖固定,当使用者检修充电系统内部使,可反向转动转动轴,使壳盖具有可调节性,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改变壳体的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正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暗桩结构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架;2、壳体;3、连接杆;4、固定杆;5、弹簧柱;6、活动杆;7、限位槽;8、第一卡槽;9、限位环;10、活动槽;11、推杆;12、容纳槽;13、顶板;14、光伏板;15、壳盖;16、固定柱;17、转动轴;18、卡板;19、第二卡槽;20、主体;21、插槽;22、暗桩。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
2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柱5,弹簧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限位槽7,固定架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8,第一卡槽8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与限位槽7呈活动连接,固定杆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活动槽10,活动槽1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推杆11,推杆11与活动杆6呈固定连接。
26.具体使用时,通过弹簧柱5的设置,便于连接活动杆6,使活动杆6便于在推杆11的带动下向前移动,使得活动杆6表面的限位槽7移动至第一卡槽8内部,从而使限位槽7和限
位环9呈卡接状态,便于固定固定和支撑电动自行车,保障电车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当使用者需取走电动自行车时,可拉动推杆11,弹簧柱5自身的弹力便于带动活动杆6回弹,限位槽7和限位环9的弧度使得活动杆6不需施加过大的力就能抽回,便于使用者随时调节。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8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内壁与推杆11呈活动连接。
28.具体使用时,通过容纳槽12的设置,便于使推杆11在向前移动至最大范围时仍有移动空间。
2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3,顶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4。
30.具体使用时,通过光伏板14的设置,便于在顶板13的支撑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盖15,壳盖1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6,固定柱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7。
32.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轴17的设置,便于连接壳盖15,使壳盖15能够在关闭和开启状态中切换。
33.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8。
34.具体使用时,通过卡板18的设置,便于在壳体2内部活动,卡住第二卡槽19。
3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19,第二卡槽19的内壁与卡板18呈活动连接,壳体2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主体20,主体20的上表面与连接杆3呈固定连接。
36.具体使用时,通过主体20的设置,便于实现充电系统的电力传输功能。
3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内侧面远离固定杆4的一侧开设有插槽21。
38.具体使用时,通过插槽21的设置,便于连接电动自行车。
39.工作原理;使用者在固定架1内部间隙停放好电车,弹簧柱5便于连接活动杆6,使活动杆6便于在推杆11的带动下向前移动,穿过车轮,使得活动杆6表面的限位槽7移动至第一卡槽8内部,从而使限位槽7和限位环9呈卡接状态,便于固定固定和支撑电动自行车,保障电车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当使用者需取走电动自行车时,可拉动推杆11,弹簧柱5自身的弹力便于带动活动杆6回弹,限位槽7和限位环9的弧度使得活动杆6不需施加过大的力就能抽回,便于使用者随时调节。
40.实施例2
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固定架1的下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暗桩22。
42.具体使用时,通过暗桩22的设置,便于支撑充电系统整体。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