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2319发布日期:2022-07-16 04:5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如轮式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在工作时候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确定性,提高抗倾翻的安全系数,通常工程机械在车架前、后安装有前推土铲、后支腿,以增加车身稳定性,但其具有以下几种缺点:
3.1、工程机械所应用的场景通常工况复杂,在车身前后距离过窄时,不足以打开前推土铲和后支腿,以至于无法支撑车身;
4.2、受转弯半径的限制,通常前推土铲、后支腿的总宽度都不大于车身的宽度,宽度不够的情况下,其支撑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稳定性,以应对不同工况下的作业需求。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包括工程机械的下车架,以及前推土铲、中置支腿组件和后支腿;所述前推土铲安装在所述下车架的前端;所述中置支腿组件包括两套伸缩装置,以及两个伸缩支腿;两个伸缩支腿分别通过一套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下车架中部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下车架的两侧,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支腿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后支腿安装在所述下车架的后端。
8.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下车架底面的导轨,配合在所述导轨内的伸缩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件的第一驱动源;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并垂直于所述下车架的轴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配合在所述导轨内,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伸缩支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伸缩件在所述导轨内的移动,以调节所述伸缩支腿与所述下车架侧面的距离。
9.所述导轨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下车架的底面。
10.所述第一驱动源是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
11.所述伸缩支腿包括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的外臂,伸缩配合在所述外臂下端的内臂,连接在所述内臂下端的支撑台,套置在所述外臂外侧的挡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内臂的第二驱动源。
12.所述第二驱动源是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车架的中部安装具有伸缩装置和伸缩支腿的中置支腿组件,使得工程机械的中部具备可伸缩调整宽度的支撑结构,在复杂工况下,前推土铲、后支腿无法打开时,可以利用中置支腿组件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同时,伸缩支腿具有伸缩功能,可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整,应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
求,伸缩支腿在收回时达到最小宽度,避免对车身的转向半径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的主视图(透视效果);
17.附图标号说明:
[0018]1‑‑‑‑
下车架;
ꢀꢀꢀꢀꢀꢀꢀꢀ2‑‑‑‑
前推土铲;
ꢀꢀꢀꢀꢀꢀꢀ3‑‑‑‑
后支腿;
[0019]4‑‑‑‑
伸缩装置;
ꢀꢀꢀꢀꢀꢀ
41
‑‑‑
导轨;
ꢀꢀꢀꢀꢀꢀꢀꢀꢀꢀꢀ
42
‑‑‑
伸缩件;
[0020]
43
‑‑‑
第一驱动源;
ꢀꢀꢀꢀ5‑‑‑‑
伸缩支腿;
ꢀꢀꢀꢀꢀꢀꢀ
51
‑‑‑
外臂;
[0021]
52
‑‑‑
内臂;
ꢀꢀꢀꢀꢀꢀꢀꢀꢀꢀ
53
‑‑‑
支撑台;
ꢀꢀꢀꢀꢀꢀꢀꢀꢀ
54
‑‑‑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3]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包括工程机械的下车架1,以及前推土铲2、中置支腿组件和后支腿3;
[0024]
前推土铲2安装在下车架1的前端;
[0025]
中置支腿组件包括两套伸缩装置4,以及两个伸缩支腿5;两个伸缩支腿5分别通过一套伸缩装置4安装在下车架1中部的底面,并分别位于下车架1的两侧,伸缩装置4用于驱动伸缩支腿5进行横向移动;
[0026]
后支腿3安装在下车架1的后端。
[0027]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8]
上述伸缩装置4包括连接在下车架1底面的导轨41,配合在导轨41内的伸缩件42,以及用于驱动伸缩件42的第一驱动源43;导轨41水平设置,并垂直于下车架1的轴向;伸缩件42的一端活动配合在导轨41内,伸缩件42的另一端与伸缩支腿5垂直连接;第一驱动源43用于驱动伸缩件42在导轨41内的移动,以调节伸缩支腿5与下车架1侧面的距离。
[0029]
在中置支腿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轨41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下车架1的底面。
[0030]
在中置支腿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源43可以是油缸、液压缸等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也可以是采用电机、齿轮、齿条等可以实现将扭矩转变为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组合。
[0031]
上述伸缩支腿5包括与伸缩装置4连接的外臂51,伸缩配合在外臂51下端的内臂52,连接在内臂52下端的支撑台53,套置在外臂51外侧的挡板54,以及用于驱动内臂52的第二驱动源(图中未示出)。
[0032]
在伸缩支腿5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驱动源可以是油缸、液压缸等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0033]
通过对伸缩装置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进行设计,使得两个伸缩支腿5在完全收回的状态下,两者的外侧间距不大于下车架1的宽度(或是工程机械的车宽,取两者中的较大
值),避免对转弯半径的影响。
[0034]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车架1的中部安装具有伸缩装置4和伸缩支腿5的中置支腿组件,使得工程机械的中部具备可伸缩调整宽度的支撑结构,在复杂工况下,前推土铲2、后支腿3无法打开时,可以利用中置支腿组件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同时,伸缩支腿5具有伸缩功能,可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整,应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伸缩支腿5在收回时达到最小宽度,避免对车身的转向半径造成影响。
[0035]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程机械的下车架,以及前推土铲、中置支腿组件和后支腿;所述前推土铲安装在所述下车架的前端;所述中置支腿组件包括两套伸缩装置,以及两个伸缩支腿;两个伸缩支腿分别通过一套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下车架中部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下车架的两侧,所述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支腿进行横向移动;所述后支腿安装在所述下车架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下车架底面的导轨,配合在所述导轨内的伸缩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件的第一驱动源;所述导轨水平设置,并垂直于所述下车架的轴向;所述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配合在所述导轨内,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伸缩支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伸缩件在所述导轨内的移动,以调节所述伸缩支腿与所述下车架侧面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下车架的底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是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腿包括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的外臂,伸缩配合在所述外臂下端的内臂,连接在所述内臂下端的支撑台,套置在所述外臂外侧的挡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内臂的第二驱动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源是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结构,包括工程机械的下车架,以及前推土铲、中置支腿组件和后支腿;前推土铲安装在下车架的前端;中置支腿组件包括两套伸缩装置,以及两个伸缩支腿;两个伸缩支腿分别通过一套伸缩装置安装在下车架中部的底面,并分别位于下车架的两侧,伸缩装置用于驱动伸缩支腿进行横向移动;后支腿安装在下车架的后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车架的中部安装具有伸缩装置和伸缩支腿的中置支腿组件,使得工程机械的中部具备可伸缩调整宽度的支撑结构,复杂工况下前推土铲、后支腿无法打开时,可以利用中置支腿组件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伸缩支腿具有伸缩功能,可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整,应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辛其其 郭再兴 林霞燕 郭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兴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1
技术公布日:2022/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