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8582发布日期:2022-10-28 22:5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拖车钩也叫“拖车球”、“球式后拖钩”或者“拖车杆”、“牵引杆”等,广义上的拖车钩是一整套拖车系统。它由三部分组成:固定支架、球体和电源线束,以上三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拖车球系统。专利号为cn202020031522.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但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活动安装板只能位于车辆的后端仍会从车辆的后端支出一端距离,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该结构至于车底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该拖车钩固定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4.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该拖车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腔体和两个l型导轨;安装腔体的后端面设有沿所述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插有下固定螺栓,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下凹槽,所述l型导轨的侧端面设有侧凹槽;安装腔体的前端面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部设有竖直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末端通过辅助转轴与车钩连接,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部插有用于插入所述车钩中并对所述车钩进行固定的上拉杆,所述上拉杆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上端面面接有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安装腔体内部上端面连接;安装腔体底部插有水平的外拉杆,所述外拉杆上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体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外拉杆的一端接有外拉头,所述外拉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下凹槽和侧凹槽之中。
5.该拖车钩固定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
6.通过设置l型导轨、安装腔体,并在安装腔体上设置沿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可以在不使用时将该安装腔体移动至l型导轨的底部进行收纳,从而降低不实用时该装置从车尾部伸出的距离。
附图说明
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8.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拖车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拖车钩固定装置的侧端面结构示意图。
10.其中:1、外拉头;2、l型导轨;3、条形开口;4、第一限位环;5、上拉杆;6、第一复位弹簧;7、第二复位弹簧;8、车钩;9、辅助转轴;10、转动杆;11、主转轴;12、安装腔体;13、下固定螺栓;14、下凹槽;15、侧凹槽;16、滑块部件;17、外拉杆;18、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12.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13.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安装腔体和两个l型导轨;安装腔体的后端面设有沿所述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插有下固定螺栓,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下凹槽,所述l型导轨的侧端面设有侧凹槽。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安装腔体的前端面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部设有竖直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末端通过辅助转轴与车钩连接,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部插有用于插入所述车钩中并对所述车钩进行固定的上拉杆,所述上拉杆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上端面面接有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安装腔体内部上端面连接。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安装腔体底部插有水平的外拉杆,所述外拉杆上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体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外拉杆的一端接有外拉头,所述外拉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下凹槽和侧凹槽之中。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安装腔体的后端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块部件。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l型导轨的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下固定螺栓的通孔,所述下固定螺栓的顶部拧紧固定在车辆的尾部底端。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上拉杆上。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外拉杆上。
2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焊接在所述上拉杆和外拉杆上。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外拉杆的末端设有磁铁部件,所述下凹槽和侧凹槽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磁铁部件吸附的铁片部件。
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使用时可以利用下固定螺栓13将两个l型导轨2固定在车尾部的底部,在不使用时安装腔体12可以移动至l型导轨2的底部并将
外拉杆17插入到下凹槽14内部进行限位,从而将安装腔体12固定在l型导轨2的底部,当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安装腔体12移动至l型导轨2的后端(如图2所示),之后将外拉杆17插入到侧凹槽15之中进行固定,之后向上拉动上拉杆5使上拉杆5与车钩8之间相互分离,之后向外转动车钩8此时就可以使用车钩8进行车辆之间的连接。
2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拖车钩固定装置的通过设置l型导轨2、安装腔体12,并在安装腔体12上设置沿l型导轨2滑动的滑块部件16,可以在不使用时将该安装腔体12移动至l型导轨2的底部进行收纳,从而降低不实用时该装置从车尾部伸出的距离。
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腔体和两个l型导轨;所述安装腔体的后端面设有沿所述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插有下固定螺栓,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下凹槽,所述l型导轨的侧端面设有侧凹槽;所述安装腔体的前端面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部设有竖直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末端通过辅助转轴与车钩连接,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部插有用于插入所述车钩中并对所述车钩进行固定的上拉杆,所述上拉杆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上端面面接有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安装腔体内部上端面连接;所述安装腔体底部插有水平的外拉杆,所述外拉杆上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安装腔体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外拉杆的一端接有外拉头,所述外拉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下凹槽和侧凹槽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后端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块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下固定螺栓的通孔,所述下固定螺栓的顶部拧紧固定在车辆的尾部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上拉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外拉杆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焊接在所述上拉杆和外拉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的末端设有磁铁部件,所述下凹槽和侧凹槽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磁铁部件吸附的铁片部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车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腔体和两个L型导轨;安装腔体的后端面设有沿所述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插有下固定螺栓,所述L型导轨的底部端面设有下凹槽,所述L型导轨的侧端面设有侧凹槽;该拖车钩固定装置具有的优点如下:通过设置L型导轨、安装腔体,并在安装腔体上设置沿L型导轨滑动的滑块部件,可以在不使用时将该安装腔体移动至L型导轨的底部进行收纳,从而降低不实用时该装置从车尾部伸出的距离。离。离。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平 陈俊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充瑞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