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6754发布日期:2022-10-25 22:5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的优点首先是节约能源,车辆提速快,无污染零排放,属于环保出行工具,政府对于电动汽车政策方面扶持力度大,上牌比较容易,其次税费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对拿不到车牌的老百姓比较有吸引力,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在充电桩还不普及的今天,电动汽车行驶在途中突然没电了,而附近又没有充电站,就只能叫拖车救援,势必产生不小的费用。介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应急充电装置,也叫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解决车辆到充电桩最后20公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内置动力电池包、升降压电源模块,同时配有专用的充电控制主板和新国标快充枪头,可以对各种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解决电动汽车中途没电半路抛锚的问题,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适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于提手,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触摸屏、充电枪插座、升降压电源模块、动力电池包、充电枪、进气百叶窗、排气风机、万向轮、提手、充电控制主板,所述的触摸屏、充电枪插座镶嵌在壳体正面,升降压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动力电池包设置在壳体内部,充电枪设置在壳体侧面,壳体下部正面设有进气百叶窗,壳体下部后面设有排气风机,万向轮设置在壳体底部,提手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充电控制主板安装在壳体内部。
6.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位置与升降压电源模块位置对应。
7.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与充电控制主板连接。
8.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与充电枪插座及动力电池包连接,充电枪插座与升降压电源模块及动力电池包连接。
9.所述充电枪与升降压电源模块连接。
10.所述动力电池包为锂电池组。
11.所述充电枪插座外接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内置动力电池包、升降压电源模块,同时配有专用的充电控制主板和新国标快充枪头,可以对各种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解决电动汽车中途没电半路抛锚的问题,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适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于提手,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15.图中,1-壳体、2-触摸屏、3-充电枪插座、4-动力电池包、5-升降压电源模块、5-、6-充电枪、7-进气百叶窗、8-排气风机、9-万向轮、10-提手、11-充电控制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17.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触摸屏2、充电枪插座3、升降压电源模块5、动力电池包4、充电枪6、进气百叶窗7、排气风机8、万向轮9、提手10、充电控制主板11,所述的触摸屏2、充电枪插座3镶嵌在壳体1正面,充电枪插座3外接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升降压电源模块5设置在壳体1内部,动力电池包4设置在壳体1内部,动力电池包4为锂电池组,充电枪6设置在壳体1侧面,壳体1下部正面设有进气百叶窗7,壳体1下部后面设有排气风机8,万向轮9设置在壳体1底部,提手10设置在壳体1顶部,所述充电控制主板11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5与充电控制主板11连接,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5与充电枪插座3及动力电池包4连接,充电枪插座3与升降压电源模块5及动力电池包4连接,充电枪6与升降压电源模块5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位置与升降压电源模块5位置对应,连接孔用于放置连接线缆。
18.所述触摸屏2用于人机交互,显示设置各种充电参数、显示充电参数和充电装置工作状态,充电控制主板11是用于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的核心控制板,负责与车辆对接,读取车辆的充电参数,如车载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电池容量等,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5把动力电池包4的输出电压升到与车辆所需充电电压相匹配,升降压电源模块5降压给动力电池包4充电。所述充电枪插座3外接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给动力电池包4充电,充电枪6用于给车辆充电用的输出接口,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5把动力电池包4的电压升至电动汽车所需的充电电压,给电动汽车充电,把外部输入充电桩的电压降压至动力电池包4电压,给动力电池包4充电,动力电池包4为储存电量的锂电池组。
19.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首先把充电枪6插入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充电控制主板11会读出车辆所需的充电参数,充电参数会在触摸屏2显示出来,然后可以在触摸屏2选择充电模式;自动充电时,按百分比充电,确认充电模式后,升降压电源模块5会把动力电池包4的输出电压升至充电所需电压,通过充电枪6输出到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给内部动力电池包4充电时,把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充电枪插座3,升降压电源模块5会把外部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给动力电池包4充电,电量充满会自动停止充电;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动力电池包4、升降压电源模块5,配有专用的充电控制主板11和新国标快充枪头,即充电枪6,可以对各种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解决电动汽车中途没电半路抛锚的问题,体积小,重量适中,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
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触摸屏、充电枪插座、升降压电源模块、动力电池包、充电枪、进气百叶窗、排气风机、万向轮、提手、充电控制主板,所述的触摸屏、充电枪插座镶嵌在壳体正面,升降压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动力电池包设置在壳体内部,充电枪设置在壳体侧面,壳体下部正面设有进气百叶窗,壳体下部后面设有排气风机,万向轮设置在壳体底部,提手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充电控制主板安装在壳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位置与升降压电源模块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与充电控制主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电源模块与充电枪插座及动力电池包连接,充电枪插座与升降压电源模块及动力电池包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与升降压电源模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为锂电池组。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插座外接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内置动力电池包、升降压电源模块,同时配有专用的充电控制主板和新国标快充枪头,可以对各种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解决电动汽车中途没电半路抛锚的问题,所述电动汽车应急移动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适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于提手,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可以装在小汽车后备箱随车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 刘开业 吴存春 徐相春 李炳灿 吴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滇威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