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调节装置及车辆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5183发布日期:2022-10-29 04:2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靠背调节装置及车辆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靠背调节装置以及一种车辆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2.车辆的中后排座椅通常设置成包括多个座椅的车辆座椅组件。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车辆座椅组件可具有多种调节功能,例如靠背角度调节功能。通过调节座椅的靠背相对于坐垫的角度,用户能够以更舒适的姿势使用座椅。特别地,还能将靠背放倒,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以用于装载更多或更大的物品。
3.靠背相对于坐垫的角度可通过电动方式调节。为此,每个座椅都配备有各自的电驱动器、转轴和角度调节机构。例如,在具有三个座椅的车辆座椅组件中,设置分别与三个座椅对应的三套电驱动器、转轴和角度调节机构。在各个座椅中,转轴由电驱动器驱动并进而驱动角度调节机构,从而单独地调节所属的座椅的靠背。在需要同步地调节车辆座椅组件的所有座椅的靠背的情况下,可通过电驱动器驱动三个转轴同步地转动,使角度调节机构同步地调节三个靠背。
4.然而,实践中,例如由于不同的电驱动器的性能差异或不同的角度调节机构的自重差异等原因,在执行同步地调节车辆座椅组件的所有座椅的靠背的操作时,各转轴的转速和/或转动时间往往不一致,使得靠背的运动彼此不同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靠背调节装置和相应的车辆座椅组件,从而提高多个靠背的角度调节操作的同步性。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靠背调节装置,其用于包括多个座椅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靠背调节装置包括:分别配属于所述多个座椅的多个座椅支架,每个座椅支架都包括坐垫支架和靠背支架;与所述多个座椅支架对应的多个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中的每一个分别布置在所述多个座椅支架中的一个的坐垫支架与靠背支架之间,并构造成适于调节靠背支架相对于坐垫支架的角度;共用的同步杆,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都连接至共用的同步杆并且同步地被所述同步杆驱动以调节靠背支架相对于坐垫支架的角度;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同步杆以驱动所述同步杆转动。
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步杆构造成单个一体件。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步杆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的多个子杆,所述多个子杆彼此固定。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杆以焊接的方式彼此固定。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步杆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的多个子杆和至少一个联轴器,所述多个子杆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杆通过联轴器彼此连接,其中,
在联轴器的连接状态下,所述相邻的子杆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在联轴器的脱开状态下,所述相邻的子杆彼此脱离,使得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的子杆的至少两个角度调节机构彼此独立地被所述相邻的子杆驱动。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驱动器,所述电驱动器连接至同步杆以驱动所述同步杆转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的数量少于所述多个座椅支架的数量。
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包括两个电驱动器,所述两个电驱动器分别布置在同步杆的两端。
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座椅支架包括三个座椅支架,其包括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座椅支架、第二座椅支架和第三座椅支架;所述两个电驱动器中的第一电驱动器附接至第一座椅支架的靠背支架;所述两个电驱动器中的第二电驱动器附接至第三座椅支架的靠背支架。
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坐垫支架都包括一对坐垫侧架;每个靠背支架都包括一对靠背侧架;每个角度调节机构都包括一对调节组件,其分别布置在靠背侧架与坐垫侧架之间以调节靠背侧架相对于坐垫侧架的角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多个座椅和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调节装置。
1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使车辆座椅组件的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都连接至共用的(同一)同步杆并且同步地被所述同步杆驱动以调节靠背支架相对于坐垫支架的角度,车辆座椅组件的多个座椅的靠背能够被同步地调节。由此,可提高多个靠背的角度调节操作的同步性。特别是,车辆座椅组件的多个座椅的靠背能够同步地放倒,从而例如在车辆的后部获得较大的空间以放置体积较大或较多的物品。
附图说明
17.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18.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组件;以及
19.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组件。
20.附图标记列表
21.10座椅
22.10a第一座椅
23.10b第二座椅
24.10c第三座椅
25.11坐垫部分
26.12靠背部分
27.20座椅支架
28.20a第一座椅支架
29.20b第二座椅支架
30.20c第三座椅支架
31.21坐垫支架
32.211左侧坐垫侧架
33.212右侧坐垫侧架
34.22靠背支架
35.221左侧靠背侧架
36.222右侧靠背侧架
37.30角度调节机构
38.31左侧调节组件
39.32右侧调节组件
40.40同步杆
41.41子杆
42.41a第一子杆
43.41b第二子杆
44.41c第三子杆
45.42联轴器
46.42a第一联轴器
47.42b第二联轴器
48.50驱动机构
49.51a第一电驱动器
50.51b第二电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2.应理解,在本文中,表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性目的,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应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表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3.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组件。车辆座椅组件可安装在各种类型的机动车中,特别是可安装在乘用车中。所述车辆座椅组件尤其可构造成车辆的中、后排座椅,特别是紧邻车辆的后备箱的后排座椅。
54.如图1所示,所述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多个座椅10。每个座椅10都包括坐垫部分11和靠背部分12。
55.所述车辆座椅组件还包括靠背调节装置,其构造成用于调节靠背部分12相对于坐垫部分11的角度。靠背调节装置包括分别配属于所述多个座椅10的多个座椅支架20。每个座椅支架20都包括坐垫支架21和靠背支架22。坐垫支架21和靠背支架22可相应地布置在坐垫部分11和靠背部分12内,并作为座椅10的骨架。坐垫部分11和靠背部分12还可包括座椅
罩和衬垫(附图中未示出)。所述衬垫可为座椅10提供需要的形状并为用户提供支撑。
56.靠背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座椅支架20对应的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中的每一个分别布置在所述多个座椅支架20中的一个的坐垫支架21与靠背支架22之间,并构造成适于调节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共用的同步杆40,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都连接至共用的同步杆40并且同步地被所述同步杆40驱动以调节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以及驱动机构50,所述驱动机构50连接至同步杆40以驱动同步杆40转动。
57.因此,通过共同的(同一)同步杆40,车辆座椅组件的多个座椅10的靠背部分12能够被同步地调节。特别是,车辆座椅组件的多个座椅10的靠背部分12能够同步地放倒,从而例如在车辆的后部获得较大的空间以放置体积较大或较多的物品。
58.角度调节机构30例如可包括齿轮结构、凸轮结构和/或弹簧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其能够将同步杆的转动运动转化为调节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变化即可。
59.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三个座椅10:第一座椅10a、第二座椅10b和第三座椅10c。所述三个座椅10沿横向方向d
t
排列。每个座椅10都设有各自的座椅支架20。相应地,所述多个座椅支架20可包括三个座椅支架20,其包括依次并排布置的第一座椅支架20a、第二座椅支架20b和第三座椅支架20c。
60.为了简化视图,在附图中,对于一些相同的特征,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标注了附图标记。例如,尽管每个座椅支架20都包括坐垫支架21和靠背支架22,但在附图中,仅为第一座椅支架20a的坐垫支架21和靠背支架22标注了附图标记。
61.可选地,每个坐垫支架21都包括一对坐垫侧架。以用户坐在座椅上的方向为基准,所述一对坐垫侧架可包括位于所属座椅左侧的左侧坐垫侧架211和位于所属座椅右侧的右侧坐垫侧架212。每个靠背支架22可分别包括一对靠背侧架。所述一对靠背侧架可包括位于所属座椅左侧的左侧靠背侧架221和位于所属座椅右侧的右侧靠背侧架222。每个角度调节机构30可分别包括一对调节组件,其分别布置在靠背侧架与坐垫侧架之间以调节靠背侧架相对于坐垫侧架的角度。具体而言,所述一对调节组件可包括位于所属座椅左侧的左侧调节组件31和位于所属座椅右侧的右侧调节组件32。左侧调节组件31可布置在左侧靠背侧架221与左侧坐垫侧架211之间以调节左侧靠背侧架221相对于左侧坐垫侧架211的角度。类似地,右侧调节组件32可布置在右侧靠背侧架222与右侧坐垫侧架212之间以调节右侧靠背侧架222相对于右侧坐垫侧架212的角度。这种结构能够为座椅10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
6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每个坐垫支架21也可形成为单个一体件,其例如在座椅10的横向方向d
t
上大致居中地布置在座椅10的坐垫部分11中。相应地,靠背支架22也可形成为单个一体件,并且在座椅的横向方向d
t
上大致居中地布置在座椅的靠背部分12中。由此,可简化结构,减少部件的数量。
63.示例性地,所述同步杆40可沿着横向方向d
t
穿过每个座椅支架20的坐垫支架21和靠背支架22,靠背支架22布置成能够绕同步杆40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坐垫支架21转动,从而改变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
64.优选地,驱动机构50可包括至少一个电驱动器,所述电驱动器连接至同步杆40以驱动所述同步杆40转动。每个电驱动器例如可分别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连
接在电机与同步杆40之间以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同步杆40。各电驱动器可分别连接至控制器,从而接收由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各电驱动器同步地向同步杆40输出驱动力。例如,可借助于pwm技术使得各电驱动器的输出同步。
65.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例如可包括两个电驱动器,其分别布置在同步杆40的两端。由此,有利于稳定地驱动同步杆40。特别是,跨过所述多个座椅10的同步杆40通常具有较长的长度,在同步杆40的两端分别设置电驱动器有利于使同步杆40稳定地转动。
66.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的数量可少于所述多个座椅支架20的数量。或者说,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的数量可少于所述多个座椅10的数量。如图1所述,在设有三个座椅支架20的车辆座椅组件中,可仅设有两个电驱动器。由于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都连接至共用的同步杆40并且同步地被所述同步杆40驱动,因此,无需为每个座椅10分别配备电驱动器。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67.例如,所述两个电驱动器中的第一电驱动器51a可附接至第一座椅支架20a的靠背支架22,所述两个电驱动器中的第二电驱动器51b可附接至第三座椅支架20c的靠背支架22。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驱动器51a附接至第一座椅支架20a的左侧靠背侧架221,第二电驱动器51b附接至第三座椅支架20c的右侧靠背侧架222。
6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0可仅包括一个电驱动器,同步杆40在该唯一的电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一个电驱动器例如可相对于同步杆40大致居中地布置。例如,所述一个电驱动器可附接至位于第一座椅支架20a与第三座椅支架20c之间的第二座椅支架20b的靠背支架22。
6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步杆40可形成为单个一体件。即,同步杆40可由单个坯料加工而成。由此,同步杆40可具有较高的强度。
7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步杆40可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的多个子杆41,所述多个子杆41彼此固定。例如,所述多个子杆41以焊接的方式彼此固定。各子杆41之间可以以足够高的连接强度彼此固定,使得同步杆40能够稳定地驱动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所述多个子杆41也可以以其它方式彼此固定,例如通过粘接、卡锁连接或螺纹连接等。
7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组件。该车辆座椅组件与图1所示的车辆座椅组件具有类似的结构。
72.但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同步杆40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的多个子杆41和至少一个联轴器42,所述多个子杆41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子杆41通过联轴器42彼此连接。在联轴器42的连接状态下,所述相邻的子杆41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在联轴器42的脱开状态下,所述相邻的子杆41彼此脱离,使得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的子杆41的至少两个角度调节机构30彼此独立地被所述相邻的子杆41驱动。换言之,所述至少一个联轴器42形成为可脱开式联轴器,其至少具有两种工作状态:连接状态和脱开状态。
73.联轴器42例如可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在连接状态与脱开状态之间切换。至少一个联轴器42尤其可包括彼此独立的多个联轴器42,使得所述多个联轴器42能够彼此独立地处于连接状态或脱开状态。
74.如图2所示,同步杆40可包括三个子杆41:第一子杆41a、第二子杆41b和第三子杆41c。第一子杆41a与第二子杆41b可通过第一联轴器42a彼此连接,第二子杆41b与第三子杆
41c可通过第二联轴器42b彼此连接。
75.在第一联轴器42a和第二联轴器42b都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子杆41a、第二子杆41b和第三子杆41c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并且一起组成单个同步杆40。同步杆40可在第一电驱动器51a和第二电驱动器51b的驱动下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多个角度调节机构30同步地调节三个座椅10的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
76.在第一联轴器42a处于连接状态而第二联轴器42b处于脱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子杆41a与第二子杆41b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第三子杆41c与第二子杆41b脱离。因此,第三子杆41c与第二子杆41b(和第一子杆41a)可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第一电驱动器51a驱动第一子杆41a和第二子杆41b一起转动,进而调节第一座椅10a和第二座椅10b的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同时,可使第三子杆41c保持不动,第三座椅10c的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也将保持不变。反之,也可仅利用第二电驱动器51b驱动第三子杆41c转动,进而调节第三座椅10c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同时,可使第一子杆41a和第二子杆41b保持不动,使得第一座椅10a和第二座椅10b的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保持不变。当然,也可同时但彼此独立地分别调节第一座椅10a和第二座椅10b的靠背部分12与第三座椅10c的靠背部分12。
77.类似地,可使第一联轴器42a处于脱开状态而第二联轴器42b处于连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子杆41a与第二子杆41b脱离,第二子杆41b与第三子杆41c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因此,可利用第一电驱动器51a单独驱动第一子杆41a转动,进而调节第一座椅10a的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与此独立地,可利用第二电驱动器51b驱动第二子杆41b和第三子杆41c一起转动,进而调节第二座椅10b和第三座椅10c靠背支架22相对于坐垫支架21的角度。
78.第一联轴器42a和第二联轴器42b也可均处于脱开状态,使得第一子杆41a、第二子杆41b和第三子杆41c能够两两之间相对于彼此转动。由此,第一座椅10a、第二座椅10b和第三座椅10c的靠背部分12相对于坐垫部分11的角度能够被独立地调整。
79.控制器例如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联轴器42的状态生成相应的用于控制各电驱动器的控制信号,使得各电驱动器的输出与其负载相匹配。
8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车辆座椅组件可包括两个座椅10或四个以上座椅10。
81.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辆座椅组件具有4-2-4构型。换言之,车辆座椅组件包括三个座椅10,其中,沿横向方向d
t
,所述三个座椅10的宽度之比大致为4:2:4。本技术的构思也适用于4-6构型的车辆座椅组件或其它构型的车辆座椅组件。
82.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将多项特征彼此组合。特别是,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也可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