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6946发布日期:2022-10-29 05: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绑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绑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待绑定件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绑定装置对其进行捆绑固定,以方便转移和运输。绑定装置对待绑定件进行绑定的过程中,绑带需要具有一定的拉紧力。
3.然而,现有绑定装置在对待绑定件自动缠绕绑带时,在绑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绑带未拉紧而导致待绑定件不能够被绑带拉紧的问题,造成绑定不牢靠,且增加绑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的绑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装置在对待绑定件自动缠绕绑带时,出现绑带未拉直而导致待绑定件不能够被绑带拉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绑定装置,包括:旋转件、第一滚轮以及驱动机构;第一滚轮设置于旋转件上,用于固定绑带;其中,第一滚轮能够随旋转件的旋转而沿第一方向绕待绑定件进行公转,且第一滚轮能够在公转的同时沿第二方向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从而将释放的绑带绑定在待绑定件上;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滚轮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第一滚轮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拉紧。
6.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驱动件设置于预设位置附近;传动件与第一滚轮同轴固定且随第一滚轮一起公转;其中,驱动件用于在传动件随第一滚轮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通过传动件驱动第一滚轮反向自转。
7.在一实施例中,传动件为第二滚轮,驱动件为弧形导轨;第二滚轮经过预设位置时,第二滚轮的表面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摩擦,从而使得第二滚轮反向自转,以带动第一滚轮反向自转。
8.在一实施例中,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一限位机构,第二滚轮的表面具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滚轮经过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卡合。
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滚轮的表面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均为粗糙表面。
10.在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驱动件均为齿轮。
11.在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第一滚轮分别设置于旋转件的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或,传动件和第一滚轮设置于旋转件的旋转平面的同一侧。
12.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设置于旋转件上且随第一滚轮一起公转;驱动机构包括:马达,与第一滚轮连接;角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一滚轮的公转角度;控制单元,分别与马达和角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第一滚轮公转至预设角度时通过马达驱动第一滚轮反向自转。
13.在一实施例中,旋转件的形状为圆环形,预设位置为所述待绑定件对所述绑带拉力为零的位置。
1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滚轮用于固定胶带。
15.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绑定装置,包括旋转件、第一滚轮以及驱动机构,其中,第一滚轮设置于旋转件上,用于固定绑带;第一滚轮能够随旋转件的旋转而沿第一方向绕待绑定件进行公转,且第一滚轮能够在公转的同时沿第二方向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从而将释放的绑带绑定在待绑定件上;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滚轮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第一滚轮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拉紧,解决现有装置在对待绑定件自动缠绕绑带时,出现绑带未拉直而导致待绑定件不能够被绑带拉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与待绑定物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图1的绑定装置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图1的绑定装置从右侧的侧视图;
19.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中不设置驱动机构时第一滚轮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五位置时绑带的状态图;
20.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的侧视图;
22.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中的驱动机构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6.参见图1-7,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绑定装置的背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绑定装置从右侧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中不设置驱动机构时第一滚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
五位置时绑带的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中的驱动机构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27.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20,包括旋转件21、第一滚轮22以及驱动机构23,其中,第一滚轮22用于固定绑带s,例如,胶带、布条等,第一滚轮22设置于旋转件21上,且能够随旋转件21的旋转而沿第一方向p绕待绑定件10进行公转,且第一滚轮22能够在公转的同时沿第二方向q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s,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绑定在待绑定件10上;驱动机构23用于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绑定牢靠,且节省绑带s成本。
28.第一方向p可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q可以与第一方向p相同或相反,取决于卷状绑带s在第一滚轮22上的安装方式。在图1中卷状绑带s在第一滚轮22上的安装方式下,第一方向p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q为逆时针方向。待绑定件10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等形状且位于旋转件21的中心位置,或待绑定件10位于旋转件21的中心以下位置。
29.第一滚轮22的公转路径可为圆等。旋转件21的形状和材料不限。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旋转件21的形状为金属圆环,第一滚轮22设置在圆环的侧表面,驱动机构23通过固定物设置于预设位置附近,待绑定件10位于旋转件21的中心位置或中心以下位置,且部分穿设于圆环内。旋转件21可绕着待绑定件10进行自转,以带动第一滚轮22绕着待绑定件10进行公转。其中,旋转件21可以通过专门的驱动装置驱动,也可以人工驱动,第一滚轮22在绑带s的拉动下沿第二方向q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s。可选的,旋转件21可包括传动杆和转轴,第一滚轮22设置在传动杆的第一端,转轴与传动杆的第二端连接,转轴与传动杆垂直设置。预设位置可为第一滚轮22的公转路径上的一段路径,小于公转路径的长度。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除预设位置以外的位置时,驱动机构23可不起作用。绑带s可为绑带卷。
30.参见图4,以绑定件10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为例,以第一位置a1为起点,在0-180度的角度范围内,当第一滚轮22从第一位置a1移动到第二位置a2时,第一滚轮22与待绑定件10之间的绑带s的长度被释放到最长,即第一滚轮22离待绑定件10左上角位置的距离最长,而待绑定件10的上表面并没有与绑带s接触或没有完全与绑带s接触而被绑带s绑定;当第一滚轮22转过第二位置a2之后且到达第五位置a5之前,例如移动到第三位置a3时,第一滚轮22离待绑定件10左上角位置的距离小于释放的绑带s的长度,待绑定件10对绑带s的拉力为0,第一滚轮22沿第二方向自转速度为0,第一滚轮22释放绑带s的长度的增量为0,第一滚轮22不再释放绑带s,且待绑定件10的上表面仍然没有与绑带s接触或没有完全与绑带s接触,导致出现绑带s未拉紧的情况。而且,通常情况下绑定装置20需要对待绑定件10进行多圈绑定,从而在后续的绑定过程中,导致出现待绑定件10不能够被绑带s拉紧的问题,且浪费绑带s。
31.第一滚轮22公转到接近第二位置a2时,待绑定件10对绑带s的拉力逐渐减小,第一滚轮22受到的绑带s的拉力逐渐减小,第一滚轮22沿第二方向自转速度逐渐减小,第一滚轮22释放绑带s的长度的增量逐渐减小,第一滚轮22公转到达第二位置a2时,待绑定件10对绑带s的拉力为0,第一滚轮22受到的绑带s的拉力为0,第一滚轮22沿第二方向自转速度为0,第一滚轮22释放绑带s的长度的增量为0。第二位置a2可为驱动机构23起作用的起始位置。
32.参见图1,本技术由于预设位置设置有驱动机构23,驱动机构23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第二位置a2与第五位置a5之间时,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即,沿着与第二方向q相反的方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第五位置a5之后,由于第一滚轮22与待绑定件10之间的绑带s的长度逐渐变大,即第一滚轮22离待绑定件10右上角位置的距离逐渐变大,待绑定件10对绑带s的拉力为逐渐增加,绑带s被待绑定件和第一滚轮22拉紧,此时不需要驱动机构23。
33.参见图2、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3包括驱动件231和传动件232,驱动件231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附近,传动件232与第一滚轮22同轴固定且随第一滚轮22一起公转。例如,驱动件231设置于第三位置a3附近,在传动件232随第一滚轮22公转至第三位置a3附近时,驱动件231用于使得传动件232反向自转,从而通过传动件232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即沿着与沿第二方向q相反的反向自转,将释放的绑带s进行收卷,以使绑带s拉紧。驱动件231可用于在传动件232随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件231与传动件232接触,通过传动件232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在传动件232随第一滚轮22公转至除预设位置以外的位置时,驱动件231与传动件232可不接触。
34.预设位置具体根据旋转件21的转动方向以及待绑定件10的位置、形状和尺寸而定。具体地,预设位置被定义第一滚轮22公转过程中使得释放的绑带s从开始松弛的位置到下次被拉紧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即预设位置为待绑定件10对绑带s拉力为零的位置,例如,预设位置为图1中第二位置a2至第五位置a5之间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待绑定件10位于旋转件21的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径d下方,预设位置为第一滚轮22从旋转件21的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径d的一端开始公转135-200度的角度范围内的位置。预设位置可为不设置驱动机构时,待绑定件10对绑带s拉力为零的位置。设置驱动机构后,可使待绑定件10对绑带s的拉力在第一滚轮22公转时始终大于或等于零。
35.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2可以为第二滚轮233,驱动件231为弧形导轨。在第二滚轮233经过预设位置时,第二滚轮233的表面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摩擦,从而使得第二滚轮233反向自转,以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其中,第二滚轮233仅在第二位置a2至第五位置a5之间公转时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接触。
36.具体的,第二滚轮233的表面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均为粗糙表面,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例如,第二滚轮233的表面和/或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纹路,从而在第二滚轮233经过弧形导轨时,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传动件232反向自转。在例如,第二滚轮233的表面和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力。
37.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与第二滚轮233的公转路径所在的圆c2同心设置,且弧形导轨231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的半径r1等于第二滚轮233的公转路径所在的圆c2的半径r2减去第二滚轮233的半径,即,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与第二滚轮233相切。且由于第二滚轮233的表面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均为粗糙表面,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动摩擦系数,第二滚轮233随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第二滚轮233反向自转,从而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
38.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滚轮233与第一滚轮22的连接轴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与第二滚轮233的公转路径所在的圆c2同心
设置,且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的半径r1略大于第二滚轮233的公转路径所在的圆c1的半径r2,在第二滚轮233随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第二滚轮233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抵接,且由于第二滚轮233与第一滚轮22的连接轴的材料为弹性材料,第二滚轮233可以沿着第一方向p在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移动,而由于弧形导轨对第二滚轮233施加有沿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的半径指向圆心的方向的作用力,弹性材料的连接轴对第二滚轮233施加有沿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所在的圆c1的半径背离圆心的方向的弹力,使得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动摩擦力,使得传动件232反向自转,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
39.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的一侧具有第一限位机构(图未示),第二滚轮233的表面具有第二限位机构(图未示)。第二滚轮233经过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卡合,从而避免传动件232经过预设位置时,第二滚轮233的移动路径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偏离。具体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中的一个可以为凹槽,另一个可以为凸缘,从而在第二滚轮233经过预设位置时,凸缘卡合进凹槽,避免第二滚轮233的公转路径与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偏离。例如,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具有弧形凸缘,第二滚轮233的表面具有圆环形凹槽,弧形导轨的弧形凸缘嵌入第二滚轮233表面的环形凹槽内,使得第二滚轮233沿着在弧形导轨的弧形凸缘的顶面滚动;其中,弧形导轨的弧形凸缘高度大于第二滚轮233表面的环形凹槽的深度,弧形导轨的弧形凸缘厚度小于第二滚轮233表面的环形凹槽的宽度。再例如,弧形导轨的弧形表面具有弧形凹槽,第二滚轮233嵌入弧形导轨的弧形凹槽内且沿着弧形导轨的弧形凹槽滚动;其中,弧形导轨的弧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二滚轮233的半径,弧形导轨的弧形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滚轮233的宽度。
40.另一实施例中,传动件232和驱动件231可以均为齿轮,具体的,驱动件231的自转方向与第二方向q相反,在传动件232经过预设位置时,传动件232边缘的齿口与驱动件231边缘的齿口啮合,驱动件231带动传动件232反向自转,进而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
41.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位于不同的旋转平面;且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可以分别设置于旋转件21的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或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也可以设置于旋转件21的旋转平面的同一侧。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分别设置于旋转件21的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分别设置于旋转件21的旋转平面的相对两侧,便于驱动件231和传动件232的安装,而且不会影响绑带s在第一滚轮22上的安装。进一步,若传动件232和第一滚轮22其中一个需要拆卸和维修时,可以单独拆卸,便于安装和维修。
42.参见图6,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20,包括旋转件21、第一滚轮22以及驱动机构23,其中,旋转件21的形状为圆环,第一滚轮22设置在圆环的侧表面,待绑定件10设置于旋转件21的中心位置或中心靠下位置,且位于第一滚轮22的公转路径所在的圆的平面,旋转件21能够绕着待绑定件10进行自转,以带动第一滚轮22绕着待绑定件10进行公转。驱动机构23设置于第二预设位置,且用于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2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绑定装置20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整个驱动机构23设置于旋转件21上且随第一滚轮22一起公转。
43.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3包括马达234、角度传感器235以及控制单元236。其中,马达234与第一滚轮2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滚轮22转动。角度传感器235用于感测第一滚轮22的公转角度;控制单元236分别与马达234和角度传感器235电连接,用于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角度时,通过马达234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例如,当角度传感器235检测到第一滚轮22从圆环的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径的一端开始公转到135度时,即第三位置a3时,控制单元236根据角度传感器235检测到的信号,控制马达234沿与第二方向q相反的方向自转,从而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收紧绑带s;当角度传感器235检测到第一滚轮22不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236控制马达234不工作,第一滚轮22通过绑带s的牵引力沿着第二方向q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s。
44.本实施例中,马达234沿第一方向p自转的力不大于绷直状态下绑带s对第一滚轮22的牵引力,且马达234沿与第二方向q相反的方向的驱动力大于第一滚轮22沿第二方向q进行自转的力,从而使得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角度时,马达234能够带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收紧绑带s,且保证绑带不会被拉断。
45.本技术各实施例中提供的绑定装置20,包括旋转件21、第一滚轮22以及驱动机构23,其中,第一滚轮22用于固定绑带s,且设置于旋转件21上,能够随旋转件21的旋转而沿第一方向p绕待绑定件10进行公转,且第一滚轮22能够在公转的同时沿第二方向q进行自转以释放绑带s,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绑定在待绑定件10上;驱动机构23用于在第一滚轮22公转至预设位置时驱动第一滚轮22反向自转,从而将释放的绑带s拉紧,绑定牢靠,且节省绑带s成本。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