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6624发布日期:2022-09-24 00:4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其人机方便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辆顶棚的拉手作为车辆中的辅助工具,得到广泛的普及。目前,顶棚扶手安装支架的结构设计通常采用分体式,该结构采用折弯成型工艺,顶棚扶手安装支架结构与风窗框接触,除了自身安装功能外,还具备提升风窗框整体刚度的功能。
3.但是,发明人在实际的生产中发现,针对量产车型,如果强化顶棚扶手的安装结构,需要重新布置空间,对空间狭小的a柱周边钣金改动较大,并且,对应于扶手的安装支架,车辆顶棚上的各种其他诸如空调风道等结构需要预留出扶手安装架的安装空间。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零部件的生产成本,而且,改动钣金后的a柱难以保证在承受额外上车拉力时的强度刚度。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用于上车扶手的安装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以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拉手安装支架。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用于将拉手安装至车辆顶棚处的车体上,且所述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包括:
7.架主体,所述架主体的长度向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靠近所述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的所述架主体上,分别设有供所述拉手安装的第一连接部;
8.副板体,与所述架主体一体成型,在所述副板体上形成有将所述副板体安装至所述车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且于所述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区域内。
9.进一步的,所述副板体由所述架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内翻折设置;在所述架主体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向内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设置为分置在各所述第一翻边上的两个。
10.进一步的,所述架主体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相对于所述架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下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分置在所述架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处。
11.进一步的,在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所述架主体上,形成有向内翻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向内的翻折量小于所述第一翻边的翻折量。
12.进一步的,在中部区域的所述架主体的型面上,形成有加强肋。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副板体的中部,形成有向着所述架主体方向凹陷设置的凹陷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被构造为分置在所述凹陷部两侧的所述副板体上的栓
接孔。
15.进一步的,在所述架主体的内侧,设有覆盖所述架主体和所述副板体之间翻折痕的加强板。
16.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为车辆上边梁钣金。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采用架主体和在架主体上所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架主体一体成型的副板体和在副板体上所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将拉手牢靠地安装在车体的顶棚处;同时,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区域内,也使得安装支架在车辆上的安装更为节省布置空间。
19.此外,通过在架主体上向内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能够增强架主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将第一连接部分置在第一翻边上,使得第一连接部在架主体上的排布方式更为合理,并有利于保证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强度。
20.另外,通过使架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相对凹陷于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在保障了架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为车身上的其他结构预留出设计和安装的空间,以使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支架在车身上的布置更为合理。
21.不仅如此,通过在第一翻边之间设置的第二翻边,能够保障架主体中部区域凹陷部的结构强度,而且,通过将第二连接部构造为分置在凹陷部两侧的副板体上的栓接孔,便于将本安装结构装设在车辆的顶棚上,同时,第二连接部所占用的车辆顶棚的位置较小,能够节省安装支架周边布置空间。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装配有上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通过上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为顶棚拉手安装支架上下两侧的空调风道和安全气帘预留出了排布空间,能够避免现有的空调风道在经由顶棚拉手时,空调风道截面局部骤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另一角度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的a-a位置的断面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安装支架和车辆上边梁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9.图5为图4的b-b位置的断面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架主体;11、第一翻边;110、第一连接部;12、第二翻边;
32.2、副板体;210、第二连接部;22、凹陷部;
33.32、加强板;
34.4、上边梁钣金;
35.5、空调风道;
36.6、安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1.实施例一
4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用于将拉手安装至车辆顶棚处的车体上,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
43.整体而言,安装支架主要包括架主体1以及副板体2。其中,架主体1具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延展的长度,在靠近架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的架主体1上,分别设有供拉手安装的第一连接部110;而对于副板体2来讲,其与架主体1一体成型,在副板体2上形成有将副板体2安装至车体上的第二连接部210,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第二连接部210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区域内。
44.详细来讲,为了增强安装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副板体2由架主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内翻折设置;在架主体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向内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11,第一连接部110被设置为分置在各第一翻边11上的两个。
45.并且,为了便于安装支架在车辆顶棚上的安装,并使安装支架在车辆顶棚上的空间排布更为合理,架主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相对于架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下凹设置;两个第一翻边11分置在架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处。
46.至于第一连接部110,其可被设置为分置在第一翻边11上的两个栓接孔,并通过诸如螺栓等连接件实现与拉手之间的连接,至于第二连接部210,其也可采用与此类似的方式,通过将第二连接部210设置为分置的两个栓接孔,将安装支架通过栓接孔栓接在车辆上边梁的钣金上,当然,直接将副板体2焊接在车辆上边梁钣金4上也是可以的。
47.如上设置,本实施例利用架主体1和副板体2,在能够将拉手安装在车辆上边梁钣
金4上的同时,通过将第二连接部210设在两个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区域内,节省了第二连接部210在车辆顶棚上的空间占用,使得安装支架在车辆上的安装更为节省布置空间。
48.而且,由于架主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相对于架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区域下凹设置,能够为车辆上相近部位的空调风道5和安全气囊6预留出安装位置,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部210在车辆顶棚上的安装位所占用的空间区域较小,空调风道5在途径此处时,其截面形状不会陡然减小,以使空调风道5的形状更为合理。
4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安装支架的结构强度,其还在架主体1上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二翻边12;并且,考虑到架主体1中部区域的下凹设置,第二翻边12向内的翻折量小于第一翻边11的翻折量,以尽可能的增强安装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50.更为有利的,在中部区域的架主体1的型面上,设有加强肋,以进一步增强架主体1中部区域的结构强度。
51.在本实施例中,除上述可行的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使副板体2的中部形成有向着架主体1方向凹陷设置的凹陷部22,在具体实施时,副板体2的凹陷部22和架主体1的中部区域之间相互连接,以使架主体1的中部区域能够腾出更多的布置空间。而且,在副板体2上的凹陷部22逐渐从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向中心收敛,架主体1两侧的卷边逐渐递减,以使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
52.此外,凹陷部22的设置,也是为了便于第二连接部210上栓接位的加工,由于设置了凹陷部22,副板体2凹陷部22两侧的结构更为凸显,以使铣刨磨等工序便于进行,以进一步降低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加工成本。
53.仍如图3所示,考虑到安装支架的整体结构已经被设置为元宝状,故而在架主体1的内部,设有覆盖架主体1和副板体2之间翻折痕的加强板32,加强板32以焊接的形式连接在架主体1的内部,并形成对安装支架长度方向上结构强度的加强,以及对安装支架与车辆上边梁之间第二连接部210的圆角根部进行局部的加强,当然,加强板32的设置,也是能够增强安装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的。
54.总而言之,本实施例利用架主体1和在架主体1上所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0,以及与架主体1一体成型的副板体2和在副板体2上所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0,将拉手牢靠地安装在车体的顶棚处,并为拉手在车体顶棚处的安装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安装结构。而且,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加强肋和加强板32等结构,能够增强架主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将第一连接部110分置在第一翻边11上,使得第一连接部110在架主体1上的排布方式更为合理,并有利于保证第一连接部110和的结构强度。
55.另外,通过使架主体1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相对凹陷于架主体1的长度方向,在保障了架主体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为车身上的其他结构预留出设计和安装的空间,以使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在车身上的布置更为合理。
56.实施例二
5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装配有实施例一中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
58.而且,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体通过上述的车辆顶棚拉手安装支架,为顶棚拉手安装支架上下两侧的空调风道5和安全气帘预留出了排布空间,能够避免现有的空调风道5在经由顶棚拉手时,空调风道5截面局部骤减的问题。
59.同时,当车辆侧部的安全气囊6爆破时,与拉手安装支架的曲面接触,能够降低现有的安装支架在气帘爆破过程中割破侧气帘的风险,提高整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能。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