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8277发布日期:2023-03-29 10: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电动车辆来说,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车体之间一般采用固定式连接,电动车辆通过充电的形式补充电能;或者,也可以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车体之间采用快换式连接,电动车辆通过快换电池包的形式补充电能。由于充电补能的方式耗时久,快换补能的方式相对更为便捷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快换补能的电动车辆来说,电动车辆需设置一种电池包支架使得电池包可以快速的在电动车辆上进行拆装。电池包支架一般都是固定于电动车辆的车体上,也就是电池包支架和车体之间由于是刚性连接而导致车体在受力的情况下,力会传递给电池包支架进而再传递至电池包。
3.这种结构就会使得在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转向或是颠簸所引起的车体扭曲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直接传递至电池包支架和电池包,进而影响到电池包和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尤其是电池包支架上的锁止机构会因此而受损导致无法挂接电池包;或者,导致电池包受到扭矩而出现电池包形变、裂开甚至断路,影响电池包的性能,严重的甚至会使得车辆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支架与电动车辆之间刚性连接,电动车辆的车体因颠簸等原因影响到电池包和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导致电池包支架上的锁止机构受损而无法挂接电池包;或者带动电池包震动或是形变,进而影响电池包的性能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电池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至少设有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锁止或解锁电池包,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浮动单元连接于所述车身使得所述支架本体在竖向上相对所述车身可浮动。
7.该电池包支架用于电动车辆,在支架本体上设置锁止机构以挂接电池包,使得电池包可以实现快换。同时,电池包支架通过浮动的方式连接于电动车辆上,可使得电动车辆所受颠簸或是扭曲等力被浮动单元抵消,进而减少甚至不再传递至电池包,以避免影响电池包和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确保锁止机构在使用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可实现减少扭矩传递至电池包,避免引起电池包震动或形变,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电池包不易受损,在此基础上,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增加,提高了经济性。
8.较佳地,所述车身具有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车梁,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车梁下方,所述浮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方。
9.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本体便于与电池包配合,保证了电池包的连接稳定性,浮动
单元能够减少电动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支架本体,进而使得支架本体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且电池包不占用车身的上部空间,从而能够为电动车辆留出更多的载人载物的空间。
10.较佳地,所述浮动单元包括弹性件、连接件和限位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车身,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车身中的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车身中的另一个以及所述弹性件,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使得所述弹性件被限制在所述支架本体或所述车身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11.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弹性件和连接件保证支架本体相对于车身的竖向浮动,通过限位件提高支架本体对于车身的竖向浮动的稳定性,避免支架本体脱离车身。
12.较佳地,所述车梁的底板设有贯穿孔以供所述连接件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13.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将弹性件设于底板和限位件之间,避免车身所受的作用力直接传导至支架本体上,进而避免影响支架本体与电池包的连接,同时,支架本体能够在底板与限位件之间的范围内相对浮动。
14.较佳地,所述车梁的侧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自所述车梁的侧部向外水平延伸,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以供所述连接件可活动地穿设,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15.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安装板设于车梁的侧部,使得浮动单元位于车梁的外侧,避免将车梁的底板贯通以保证车梁的强度。
16.较佳地,所述车梁的侧部还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梁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梁的侧部之间形成有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17.上述结构设置,安装板通过固定支架间接固定于车梁上,同时固定支架罩设于安装板的外部,对安装板和浮动单元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固定支架与车梁固定连接以此提高安装板的连接稳定性。
18.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容纳区。
19.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盖板将容纳区的顶部进行封闭,进一步对安装板和浮动单元进行保护,以实现防尘或是防水功能。
20.较佳地,所述浮动单元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和限位件之间。
21.上述结构设置,通过限位板增大限位件与弹性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电动车辆的车身因颠簸等原因受力时弹性件的受力均匀。
22.较佳地,所述浮动单元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动单元形成一组浮动组件,同一组所述浮动组件的所述浮动单元共同连接于同一所述限位板。
23.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两个浮动单元形成一组浮动组件并共用一个限位板,使得浮动组件的结构紧凑,提高支架本体与车梁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共用同一限位板能够减少安装步骤,提升安装效率。
24.较佳地,所述车梁有两个,每个所述车梁上均设有多个沿所述车身长度间隔设置
的所述浮动组件以与所述支架本体相连。
25.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在两个车梁上均设置浮动组件以使得支架本体与车辆的连接更稳固。
26.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体和/或第二锁体,所述第一锁体具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有开口朝下的锁槽以供所述电池包的锁机构自下而上进入所述锁槽后锁止部转动以锁定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二锁体具有开口朝下且设有螺纹的锁孔以供所述电池包的锁机构旋入以锁定所述电池包。
27.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锁体的锁止部和电池包上的锁机构实现竖向挂接电池包,通过第二锁体的锁槽和电池包上的锁机构螺接连接同样能够实现竖向挂接电池包,当然也可以都采用第一锁体或第二锁体,其目的在于竖向挂接电池包于支架本体上并增加电池包与支架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28.较佳地,所述第一锁体有多个,沿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29.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多个沿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锁体,对电池包进行连接,以实现电池包的连接稳定性。
30.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锁体,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缘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二锁体。
31.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锁体挂接电池包的中间部分,通过第二锁体挂接电池包的边缘部分,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配合提高了电池包与支架本体连接的可靠性。
32.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池包支架。
33.该电动车辆,其车身与电池包沿竖向挂接并且通过支架本体进行转接,实现电池包的快速换电,电池包通过支架本体与车身之间设置的浮动单元可相对竖向进行浮动,可使得电动车辆所受颠簸或是扭曲等力被浮动单元抵消,进而减少甚至不再传导至电池包,以此减缓电动车辆在受到转向而扭曲或是颠簸时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电池包进而影响电池包性能的情况。
34.较佳地,所述电动车辆为电动卡车。
35.上述技术方案中,电动卡车的电池包体积大、重量重,使得在使用中遇到颠簸路况,更易影响电池包与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并且电动卡车因装载货物使得自身扭曲时扭矩更大,即对于电池包的影响更大。因此使用带有浮动单元的电池包支架以减缓对于电池包以及电池包与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的影响。
3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包支架的方式转接电池包,实现电池包的快速换电,电池包支架的支架本体与车身之间通过浮动单元可沿竖向相对浮动,可使得电动车辆所受颠簸或是扭曲等力被浮动单元抵消,进而减少甚至不再传导至电池包,以此减缓车身在扭曲或行驶在颠簸路况下车身所受扭矩增大或是震动直接传递至电池包带来的危害,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电池包不易受损,在此基础上,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增加,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浮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板的位置关系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浮动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4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44.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45.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电动车辆100
48.电池包10
49.车梁20
50.车梁长度方向a
51.车辆宽度方向b
52.支架本体30
53.锁止机构40
54.浮动单元50
55.弹性件1
56.连接件2
57.限位件3
58.安装板4
59.固定支架5
60.固定部51
61.连接部52
62.容纳区53
63.盖板54
64.限位板6
65.浮动组件7
66.第一锁体8
67.第二锁体9
具体实施方式
6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69.实施例1
7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支架,可用于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的电动车辆100,电动车辆100具有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根车梁20,用于连接电动车辆100的主要部件,例如悬挂、车轮等,电动车辆的电池包10也被安装在这两根车梁20的下方以便于可从电动车辆100的下方对其进行电池包10的快速更换,使得电池包10的更换更为快捷方便。本实施例
中,电动车辆100为重型卡车或轻型卡车,当然,也可以应用于轿车等乘用车的车型上。本实施例的电池包支架具体结构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包括连接在电动车辆100的两根车梁20上的支架本体30,支架本体30为由型材焊接而成的框架式结构,各个锁止机构40至少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架本体30,具体的,可以是支架本体30的纵梁的侧壁上或下表面位置处,用于与电池包10进行锁止连接,电池包1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与锁止机构40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使得电池包10相对于支架本体30连接或脱离,实现更换电池的目的。对于支架本体30的材料,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材料,比如板材、方管,并不限定于型材。
71.同时,支架本体30与车梁20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浮动单元50,浮动单元50用于将支架本体30转接至车梁20上,浮动单元50自身能够沿竖直方向浮动,当电动车辆100行驶在路况不佳的道路上引起颠簸或是转向角度大对于车梁20产生较大扭曲时会产生震动或是扭矩,通过在车梁20上设置浮动单元50,从而使得电池包10相对于车梁20可在竖向进行浮动,以抵消电动车辆在受到颠簸或是扭曲等力,进而减少甚至不再传递至电池包10,以避免影响电池包10和电池包支架之间的连接,确保锁止机构40在使用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可实现减少扭矩传递至电池包10而避免引起电池包10震动或形变,提高了电池包1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电池包10不易受损,在此基础上,电池包10的使用寿命增加。
72.其中,如图2所示,浮动单元50设置在支架本体30的上方以与车梁20连接,从而支架本体30位于车梁20的下方。电池包10则设置在支架本体30的下方,以便于换电设备(图中未示出)能够从电动车辆下方对电池包10进行拆装,也就是相对支架本体30的锁止机构40锁止或解锁该电池包10,实现电池包10的取放和转运。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车梁20下方的空间,而将车梁20上方空间用于载货等,使得电动车辆100上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
73.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本体30也可以设置车梁20的上方,浮动单元50设置在支架本体30的下方以与车梁20进行连接。
74.对于其他没有车梁的电动车辆100来说,支架本体30也可以是通过浮动单元50直接与车身或者车身的其他部件相连,从而使得支架本体30在竖向上可相对车身浮动。
75.浮动单元50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弹性件1、连接件2和限位件3,连接件2分别连接支架本体30和车梁20,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30,连接件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车梁20以及弹性件1,且连接件2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3。限位件3的径向截面尺寸大于弹性件1在同向上的截面尺寸,弹性件1的上下两端抵接于车梁20的上表面与限位件3的下表面以使得弹性件1避免与连接件2脱离,从而实现支架本体30通过浮动单元50沿竖直方向相对车梁20可浮动,以此减缓车梁20的震动或是扭矩传递至支架本体30并通过支架本体30传递至电池包10;同时,通过限位件3提高支架本体30对于车身的竖向浮动的稳定性,避免支架本体30脱离车身。
76.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于车梁20上,连接件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架本体30和弹性件1,且连接件2的另一端的端部同样设置有限位件3,使得弹性件被限制在支架本体30与限位件3之间。
77.由于电动车辆100,尤其是电动卡车,所使用的电池包10体积大、重量重,仅依靠浮动单元50连接至车梁20上,则对于浮动单元50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采用弹簧系数为510nm/mm的矩形弹簧,矩形弹簧具有承载力大,可以满足对电池包10的承载需求;其次,矩形弹簧的抗疲劳能力强,可以满足电池包10安装在电动车辆100上后在使
用过程中高频率的转弯颠簸等造成矩形弹簧的高频次的弹性形变需求。
78.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采用沿竖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部一体形成有限位件3,因限位件3的径向截面尺寸大于矩形弹簧的径向截面尺寸能避免连接杆与矩形弹簧脱离,两者配合以实现支架本体30相对车梁20浮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3可另外设置并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
79.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车梁20为中空结构或者u型结构,连接件2可以仅穿过车梁20位于下方的底板,使得弹性件1可以抵接于车梁20的底板的上表面和限位件3之间,以实现限位和浮动。具体地,车梁20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车梁20的底板设有贯穿孔以供连接件2可活动地穿设,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于支架本体30上,连接件2的另一端穿设于贯穿孔且弹性件1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于底板的上表面与限位件3的下表面,以实现支架本体30通过浮动单元50相对于车梁20可竖向浮动。通过直接在车梁20的底板上设置贯穿孔供连接件2穿设,使得车身端结构简单,无需安装额外配件来实现与支架本体30的连接。
80.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车梁20的侧部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为矩形板且安装板4与车梁20焊接连接并且安装板4的一端自车梁20的侧部向外水平延伸,安装板4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孔,连接件2穿设于通孔内且弹性件1的下端位于安装部4的上表面,也就是说通过安装部4通过与弹性件1、连接件2的配合进而承载支架本体30,而弹性件1的上端还是抵接于限位件3的下表面,使得弹性件1被限制在安装板4与限位件3之间,连接件2通过限位件3防止脱离弹性件1,进一步防止脱离安装板4,以保证支架本体30与车梁20之间通过浮动单元50可沿竖向浮动,在此基础上,安装板4安装于车梁20侧部,使得车梁20的底板无需开孔而完整性未被破坏,从而保证了车梁20的结构强度。
81.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车梁20的侧部设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呈“u”型件且“u”型件的两端具有与车梁20固定的固定部51以及连接在两个固定部51之间的连接部52,固定部51沿车梁20的长度方向a延伸且贴合于车梁20的侧部,固定部51与车梁20螺栓连接,以此提高固定支架5与车梁2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便于维修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其他固定方式。连接部52为“u”型件的“u”型底部且与“u”型件两端的固定部51一体成型,连接部52与车梁20的侧部之间形成有容纳区53。容纳区53内设置有安装板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可以不直接固定在车梁20上,安装板4通过固定于连接部52上,从而间接固定于车梁20的侧部。这样的结构设置,安装板4通过固定支架5间接且可拆卸的设置在车梁20,使得在安装板损坏的情况下便于维修更换;以及通过将连接部52罩设在安装板4的外侧,使得固定支架5可以对安装板4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弹性件1、连接件2和限位件3均位于容纳区53内,容纳区53既提供了空间以保证浮动单元50沿竖向可浮动,又能够阻止粉尘、污水或杂物等沿水平方向进入浮动单元50,以此避免浮动单元50位于车梁20的外侧会受到室外环境中的粉尘或杂物的侵蚀,保证了浮动单元50,尤其是弹性件1能够正常工作,以支架本体30柔性连接车梁20代替支架本体30与车梁20刚性连接。
82.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4靠近车梁端与车梁20固定,而远离车梁20的一端与固定支架5的容纳区53的内壁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安装板4向车梁20的外侧延伸至容纳区53的内壁,即安装板4的一端与车梁20固定连接,安装板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支架5的固定部51与车梁20连接,以此避免安装板4为一端受力的悬臂结构,提高了安装板4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相应增加支架本体30上挂接的电池包10的容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83.进一步地,固定支架5的上方设有盖板54,盖板54沿水平方向设置,盖设于容纳区53的上方分别与车梁20的外侧和固定支架5贴合连接以使得容纳区53的上端通过盖板54封闭,容纳区53的下端通过安装板4封闭,以此提高容纳区53的密封性,并且通过盖板54沿竖向阻止粉尘、污水或是杂物进入容纳区53,避免弹性件1被杂物卡住而无法沿竖向做可回弹运动,保证了浮动单元50能够正常工作,并且防止污水侵蚀弹性件1而使得弹性件1的使用寿命缩短,提高了浮动单元5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在具体实施中,盖板54的尺寸不小于容纳区53尺寸,以至少覆盖容纳区53。
84.在本实施例中,浮动单元50还包括限位板6,限位板6为一水平方向设置的板结构,限位板6上开有圆孔且连接件2穿设于圆孔内,且限位板6的圆孔小于限位件3的径向截面以避免限位板6脱离。限位件3位于限位板6的上方且限位板6位于限位件3与弹性件1之间,也就是说弹性件1的上端抵接于限位板6的下表面,弹性件1的下端抵接于安装板4的上表面,通过限位板6增大与弹性件1的上端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电动车辆100的车身因颠簸等原因受力时弹性件1的受力均匀。同时,增大了接触面积能够使得弹性件1施加的向上的弹力能够扩散至限位板6上,也就是说通过限位板6增加对于弹性件1的限位性能,以使得浮动单元50更加牢靠,提高了浮动单元50的可重复使用率。
85.同时,为提高减缓车梁20的扭矩或是震动对于支架本体30以及电池包10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浮动单元50设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浮动单元50并排设置并形成一组浮动组件7,进一步地,两个浮动单元50即存在两个限位件3、两个弹性件1和两个连接件2,安装板4上对应浮动组件7开设有并排的两个通孔,容纳区53的尺寸相应容纳浮动组件7,而与安装板4同理的是,同一组浮动组件7的浮动单元50共同连接于同一限位板6上,同一限位板6上开设有并排的两个圆孔以便于连接件2穿入,以此避免针对同一组浮动组件7的两个浮动单元50单独设置安装板4和限位板6而带来的安装不便且单独设置固定支架5和盖板54进行防尘的成本提升问题,并且共用同一限位板6能够减少安装步骤,提升浮动单元50的安装效率。
8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加浮动单元50的方式,使得支架本体30的受力更加均匀,而增加浮动单元50的数量减少车梁20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支架本体30进而传递至电池包10,提高支架本体30挂接电池包10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87.在本实施例中,车梁20有两个,每个车梁20上均设有多个沿车梁20的长度方向a间隔设置的浮动组件7,例如5个浮动组件7,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数量的多个浮动组件7,其目的在于提高支架本体30与车梁20的连接稳定性,在通过支架本体30转接连接电池包10的基础上减缓车梁20的震动或是扭矩传递至支架本体30。
8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架本体30上设有多个第一锁体8,沿支架本体30的长度方向,第一锁体8分别位于支架本体30的两侧并间隔设置。在支架本体30的两侧多点设置第一锁体8,可以提高电池包10相对支架本体30及车梁20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8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体8也可以沿着支架本体3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支架本体30的两侧,且每一侧第一锁体8间隔设置。
90.第一锁体8具有锁止部(图中未示出),锁止部设有开口朝下的锁槽,电池包10设有锁轴(图中未示出),锁轴在电池包10向上移动过程中可进入锁槽,电池包10继续上移使得锁轴与锁槽相抵并带动锁止部转动至锁定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池包10的锁止;或者,锁止部转动至解锁位置,使得锁轴可以在电池包10自上而下移动过程中从锁槽中脱离而实现解
锁。这样的设置,使得电池包10仅需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即可实现锁止和解锁,使得解锁方式更加简单,同时可提高换电效率。
91.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锁体8也可以替换为第二锁体9,第二锁体9具有开口朝下且设有螺纹的锁孔以供电池包10的锁杆旋入以锁定电池包10。这样的设置,同样使得电池包10仅需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即可实现锁止和解锁,使得解锁方式简单,同时可提高换电效率。
92.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40也可以是其他任意能够实现电池包10沿竖向(直上直下)挂接至电动车辆100的锁止机构40,例如涨珠式锁止机构、t型锁式锁止机构、钩挂式锁止机构等等。
93.实施例2
94.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支架的整体结构基本和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其不同的之处在于,支架本体30分别设有第一锁体8和第二锁体9,具体的,沿支架本体30的外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锁体9,以及在支架本体30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锁体8。因锁杆与锁孔沿竖直方向螺接,换电时需要在支架本体30与电池包10之间高度方向预留足够的换电空间,也就是支架本体30的z向上预留换电空间,所以第二锁体9位于支架本体30的边缘,以此避让电池包10中间部分,进而保证电池包10的高度。而且,这种锁止机构40需要借助专门的设备将锁杆拧入或拧出锁孔内以进行锁止或解锁,若是中轴上也设置第二锁体9,则需要在电池包对应位置预留供专门的设备工作的空间,不利于电池包10的整体性以及会减少电池包容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中轴上设置第一锁体8,以避免在电池包10中间贯穿安装锁杆,既不影响电池包容量,还使得电池包10结构简单,以及有利于提高电池安装的稳定性。
9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体8和第二锁体9的位置可以互换。
9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