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散热装置

文档序号:33200278发布日期:2023-02-07 18:2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内散热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长时间停留下太阳下,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尤其是夏季天气,汽车内部的一些皮质坐垫,包皮在高温的温度下进行融化,且长时间的高温情况促使车内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发热,长时间下来影响寿命。
3.现在市面上的散热装置,通过对车内以及车外的空气引起对流从而实现降温需求,但是夏季室外温度也比较高,对流方式无法满足车内散热的需求,其次是实现对流的方式仅仅保持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一致,促使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散热装置,通过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表面套装的传动齿轮同步旋转,传动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发生啮合传动,且通过皮带带动圆柱齿轮进行运转,其中两组圆柱齿轮所旋转的方向相反,促使车内气流与车外气流进行交换的同时,车内气流循环于车内内部再流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内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挡板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出风腔和进风腔,所述出风口与进风腔呈连通状态设置,所述进风口与出风腔呈连通状态设置,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端架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两组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插装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和中心齿轮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且圆柱齿轮的旋转杆体贯穿箱体;
6.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圆柱齿轮位于箱体内部的杆体表面固定套装有风扇,所述风扇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风扇分别位于出风腔和进风腔。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位于出风腔的一侧贴合有冷风箱,所述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组冷风板,所述冷风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筛孔。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风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三组冷水管道,三组所述冷水管道贯穿冷风箱与三组冷风板呈连通状态设置,三组所述冷水管道的内部连通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的侧壁贴合有制冷片。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水箱的内部插装有移动挡板,所述冷水箱包含有冷水箱本体和伸缩式挡板,所述伸缩式挡板与移动挡板之间呈固定连接设置。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挡板朝向中心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
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装有双面齿轮,所述双面齿轮的顶端呈扩口设置,所述双面齿轮与圆柱齿轮之间呈啮合传动设置。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嵌齿轮,所述内嵌齿轮与双面齿轮之间呈啮合状态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杆滑动于矩形槽的内部。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侧壁竖直插装有抵杆,所述箱体一侧水平插装有硅胶球,所述抵杆、硅胶球以及双面齿轮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表面套装的传动齿轮同步旋转,传动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发生啮合传动,且通过皮带带动圆柱齿轮进行运转,其中两组圆柱齿轮所旋转的方向相反,促使车内气流与车外气流进行交换的同时,车内气流循环于车内内部再流出;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套装于丝杆表面的传动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发生啮合传动,通过皮带带动圆柱齿轮进行同步运转,促使双面齿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促使带动移动挡板同步上下移动,冷水管道内部的水体在不断的进行上下震动,均匀,促使冷风板内部的水体保持较低温度,用于给流经的气流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整体结构轴测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整体结构后视图。
21.附图标记为:1、箱体;2、出风口;3、进风口;4、抵杆;5、硅胶球;6、中心齿轮;7、传动齿轮;8、电机底座;9、弹簧;10、冷风箱;11、冷水管道;12、冷风板;13、冷水箱;1301、冷水箱本体;1302、伸缩式挡板;14、内嵌齿轮;15、风扇;16、通风孔;17、矩形槽;18、移动挡板;19、连接杆;20、皮带;21、圆柱齿轮;22、双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车内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为出风口2和进风口3,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箱体1的内腔通过挡板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出风腔和进风腔,出风口2与进风腔呈连通状态设置,进风口3与出风腔呈连通状态设置,如图1所示,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8,电机底座8的上端架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丝杆,丝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的表面啮
合有两组中心齿轮6,中心齿轮6插装于箱体1的内部,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圆柱齿轮21,圆柱齿轮21和中心齿轮6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20,且圆柱齿轮21的旋转杆体贯穿箱体1;
24.如图3所示,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孔16,通风孔16作为风流动进出的通道,圆柱齿轮21位于箱体1内部的杆体表面固定套装有风扇15,风扇15数量为两组,两组风扇15分别位于出风腔和进风腔。
25.在具体实际操作中,电机的型号为y80m1-2,将箱体1悬挂于挡风玻璃上,开启电机时,电机丝杆表面套装的传动齿轮7与丝杆进行同步旋转,传动齿轮7与中心齿轮6之间发生啮合传动设置,且通过皮带20带动圆柱齿轮21进行运转,其中两组圆柱齿轮21所旋转的方向相反,靠近进风口3的一组圆柱齿轮21带动与之相连的风扇15进行转动,引动车外的气流通过进风口3进入进风腔再由通风孔16流入车内,另外一组圆柱齿轮21带动与之相连的风扇15进行转动,促使车内的气流经过出风腔由出风口2进行流出,同时将通风孔16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较大程度的引动气流进行旋转之后再进行流出,同时利用一组电机即可直接引起车内气流进行流通。
26.实施例2:如图3所示,箱体1位于出风腔的一侧贴合有冷风箱10,冷风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组冷风板12,冷风板12的表面开设有多组筛孔。
27.如图3所示,冷风箱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三组冷水管道11,三组冷水管道11贯穿冷风箱10与三组冷风板12呈连通状态设置,三组冷水管道11的内部连通有冷水箱13,冷水箱13的侧壁贴合有制冷片。
28.如图2所示,冷水箱13的内部插装有移动挡板18,冷水箱13包含有冷水箱本体1301和伸缩式挡板1302,伸缩式挡板1302与移动挡板18之间呈固定连接设置。其中,冷水箱13通过移动挡板18将冷水箱13的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其中伸缩式挡板1302为伸缩式的板体,移动挡板18滑动用于改变两个腔室内部容积大小。
29.如图2所示,移动挡板18朝向中心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一端插装有双面齿轮22,双面齿轮22的顶端呈扩口设置,双面齿轮22与圆柱齿轮21之间呈啮合传动设置。
30.如图2所示,箱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嵌齿轮14,内嵌齿轮14与双面齿轮22之间呈啮合状态设置。
31.如图4所示,移动挡板1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17,连接杆19滑动于矩形槽17的内部。
32.如图4所示,箱体1的侧壁竖直插装有抵杆4,箱体1一侧水平插装有硅胶球5,抵杆4、硅胶球5以及双面齿轮22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弹簧9,弹簧9用于安装箱体1与挡风玻璃之间,防止散热装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震动,长久下来磨花玻璃。
33.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制冷片用于将冷水箱13内部的水体进行制冷,在将车外气流引入车内时,经过三组冷风板12的制冷效果进行制冷,促使车内空气进行流通的同时还用于将车内空气进行制冷,其中,当电机开始启动时,电机上套装的传动齿轮7与中心齿轮6之间发生啮合传动,通过皮带20带动圆柱齿轮21进行同步运转,此时由于圆柱齿轮21与双面齿轮22之间也处于啮合传动设置,双面齿轮22在下降的过程中开始远离箱体1进行平移,渐渐脱离圆柱齿轮21的啮合范围,与硅胶球5之间呈相抵状态,当脱离时,挤压所产生的弹力
达到最大值,弹力促使双面齿轮22快速上移与箱体1的顶端相碰撞,双面齿轮22贴合箱体1表面滑行,双面齿轮22与圆柱齿轮21之间重新回到啮合传动状态,带动双面齿轮22进行下移,进行反复运动,其中双面齿轮22的往复运动带动移动挡板18进行上下移动,促使冷水管道11内部的水体在不断的进行上下震动,均匀,促使冷风板12内部的水体保持较低温度,用于给流经的气流进行降温。
34.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5.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6.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