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8098发布日期:2023-05-25 03: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维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增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底盘会产生异响,车辆底盘异响是由安装在平衡杆上的减震件损坏引起,减震件和平衡杆是过盈配合的,需液压机床进行更换,而单条平衡杆为长度约2.5米,由直径5cm的实心钢材制成,约40公斤重,在维修人员对安装在平衡杆上的减震件进行更换时,平衡杆与液压机床配合困难使减震件更换效率底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用于解决平衡杆在维修时与液压机床配合困难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包括:基座、动力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装载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装载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装载机构用于装载平衡杆。

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推杆及导向固定座;所述导向固定座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推杆套设于所述导向固定座,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及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y轴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x轴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y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升降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三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装载机构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升降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连接件及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旋转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旋转部包括:第一底板、固定轴、衔接件、转动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衔接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衔接件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装载机构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紧固件、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连接,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平衡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及插轴,所述插轴穿设于所述左安装座和所述右安装座。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二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合围成第一容纳槽。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底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共同合围成第二容纳槽。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4、通过基座、动力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装载机构组成的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操作简单,实现了平衡杆与液压机床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减震件在平衡杆上的更换效率。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动力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装载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装载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装载机构用于装载平衡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推杆及导向固定座;所述导向固定座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推杆套设于所述导向固定座,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及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y轴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x轴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部使所述装载机构绕y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升降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三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装载机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升降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连接件及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旋转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部包括:第一底板、固定轴、衔接件、转动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衔接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衔接件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装载机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紧固件、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连接,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平衡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及插轴,所述插轴穿设于所述左安装座和所述右安装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二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合围成第一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底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共同合围成第二容纳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包括:基座、动力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装载机构;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装载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装载机构用于装载平衡杆。通过基座、动力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装载机构组成的车辆平衡杆移载装置操作简单,实现了平衡杆与液压机床的相互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煌,陈超如,李嘉俐,周宏宇,潘志军,廖伟基,陈周波,肖玉喜,邓明利,黄海洋,樊永涛,彭梓锋,刘武波,陈锦光,张流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