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9325发布日期:2023-01-03 20:3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系统,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车辆悬架是连接车架与车桥的弹性装置,主要用于缓和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目前,常规整体桥多连杆悬架上下推力杆布置于车桥同一侧,如整体桥为驱动桥,驱动桥的中部通常还设有差速器和主减速器的等部件,也需占用驱动桥上方的空间;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驱动桥会发生跳动,为避免产生干涉,需在驱动桥中部的上方预留较大的空间,由于现有的同侧布置的上推力杆占用驱动桥一侧较大空间,不便于驱动桥上方和前部的部件的安装,且使得车辆重心较高,车辆的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降低车辆整体高度和重心,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包括下推力杆组件、上推力杆组件、悬架弹性元件、限位块总成和稳定杆,所述上推力杆组件呈v型布置,设置于车桥的后部;下推力杆组件包括左下推力杆和右下推力杆,布置于车桥的前部下方两侧;所述左下推力杆和右下推力杆的一端分别与驱动桥总成下部球铰连接、且连接点布置在车辆车桥的两侧,另一端通过下推力杆安装支架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上推力杆组件一端与驱动桥总成的上部中间位置球铰连接,另一端通过上推力杆支架与车架横梁左右侧相连接;所述悬架弹性元件下部与车桥桥壳连接,上部通过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车桥固定座与车桥连接,其端部通过吊杆和吊杆安装支架与车架连接;下推力杆组件和上推力杆组件沿车辆纵向平面对称布置。
5.所述悬架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与减振器,减振器位于螺旋弹簧中间腔内。
6.所述下推力杆安装支架、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和吊杆安装支架均为左右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与车架总成上。
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车桥的轴转向特性可使车辆具有不足转向趋势,利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车桥与下推力杆组侧车架内部空间宽裕,利于整车其它配置低位布置,可降低车辆的整体高度和车辆重心高度,利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9.图中:1、车架总成;2、下推力杆组件;21、左下推力杆;22、右下推力杆;3、上推力杆组件;4、螺旋弹簧;5、减振器;6、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7、下推力杆安装支架;8、稳定杆;9、稳定杆车桥固定座;10、吊杆;11、吊杆安装支架;12、限位块总成;13、驱动桥总成;14、上推
力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包括下推力杆组件2、上推力杆组件3、悬架弹性元件、限位块总成12和稳定杆8,所述上推力杆组件3呈v型布置,设置于车桥的后部上方;下推力杆组件2包括左下推力杆21和右下推力杆22,布置于车桥的前部下方两侧;所述左下推力杆21和右下推力杆22的一端分别与驱动桥总成13下部球铰连接、且连接点布置在车辆车桥的两侧,另一端通过下推力杆安装支架7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上推力杆组件3一端与驱动桥总成13的上部中间位置球铰连接,另一端通过上推力杆支架14与车架横梁左右侧相连接;所述悬架弹性元件下部与车桥桥壳连接,上部通过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6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稳定杆8通过稳定杆车桥固定座9与车桥连接,其端部通过吊杆10和吊杆安装支架11与车架连接;下推力杆组件2和上推力杆组件3沿车辆纵向平面对称布置。
12.所述悬架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4与减振器5,螺旋弹簧4与减振器5集成布置,减振器5位于螺旋弹簧4中间腔内。
13.所述下推力杆安装支架7、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6和吊杆安装支架11均为左右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于车架总成1上。
14.安装时,首先将下推力杆安装支架7、螺旋弹簧安装左右支架6、稳定杆吊杆安装左右支架11通过紧固件安装与车架总成1上;然后将车桥安装附件如稳定杆车桥固定座9与驱动桥总成13安装到位;其次将左下推力杆21、右下推力杆22、上推力杆组件3连接于车架与车桥之间相应安装接口处;将螺旋弹簧4和减振器5先分装好,连接在车架与驱动桥相应安装接口处;最后安装稳定杆8和稳定杆吊杆10。
15.所述下推力杆组件2布置于车桥前部下方、上推力杆组件3布置于车桥后部上方,即悬架导向杆系呈车桥前后布置型式。
16.本实用新型车桥的轴转向特性可使车辆具有不足转向趋势,利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车桥与下推力杆组侧车架内部空间宽裕,利于整车其它配置低位布置,可降低车辆的整体高度和车辆重心高度,利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17.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推力杆组件(2)、上推力杆组件(3)、悬架弹性元件、限位块总成(12)和稳定杆(8),所述上推力杆组件(3)呈v型布置,设置于车桥的后部;下推力杆组件(2)包括左下推力杆(21)和右下推力杆(22),布置于车桥的前部两侧;所述左下推力杆(21)和右下推力杆(22)的一端分别与驱动桥总成(13)下部球铰连接、且连接点布置在车辆车桥的两侧,另一端通过下推力杆安装支架(7)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上推力杆组件(3)一端与驱动桥总成(13)的上部中间位置球铰连接,另一端通过推力杆支架与车架横梁左右侧相连接;所述悬架弹性元件下部与车桥桥壳连接,上部通过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6)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稳定杆(8)通过稳定杆车桥固定座(9)与车桥连接,其端部通过吊杆(10)和吊杆安装支架(11)与车架连接;下推力杆组件(2)和上推力杆组件(3)沿车辆纵向平面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4)与减振器(5),减振器(5)位于螺旋弹簧(4)中间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力杆安装支架(7)、螺旋弹簧上安装支架(6)和吊杆安装支架(11)均为左右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与车架总成(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桥多连杆悬架,包括下推力杆组件、上推力杆组件、悬架弹性元件、限位块总成和稳定杆,所述上推力杆组件呈V型,置于车桥后部;下推力杆组件包括左下推力杆和右下推力杆,置于车桥前部下方两侧;左下推力杆和右下推力杆的一端分别与驱动桥总成下部球铰连接、连接点布置在车桥两侧,另一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上推力杆组件一端与驱动桥总成上部中间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横梁左右侧连接;悬架弹性元件下部与车桥桥壳连接,上部与车架纵梁连接;稳定杆与车桥连接,其端部与车架连接;下推力杆组件和上推力杆组件沿车辆纵向平面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车辆整体高度和重心,提高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 周士兵 商现伟 张光亭 李曙光 陈子昂 李永帅 李忠贵 曹保金 朱静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