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5676发布日期:2022-12-31 10:5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新型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万向脚轮。


背景技术:

2.万向脚轮是小型运输设备上重要的组成部件。传统的万向脚轮一般是采用普通的轮子,而在轮子的安装架上设置旋转结构,从而能够将轮子旋转至行进方向。一般在使用时,万向脚轮与固定脚轮搭配使用,比如手推车的结构是前边两个固定脚轮,后边靠近推动扶手的是两个万向脚轮。但是这样的结构不够灵活,在进行变换方向时,需要一定的空间才能控制旋转结构的转动。如果是在狭小空间内,当推车需要原地向其它方向移动时,经常因为空间不足造成万向脚轮难以转动,使用效果不好。
3.在专利cn211901393u一种带自动制动的精密万向轮中,采用球体与滚珠联动的方式实现了车轮在在原地就能够进行各个方向的行进。但这种两层球体传动的形式稳定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卡顿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以解决上述问题。
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包括: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包括:壳体、弹簧、球架、联动承托球、联动球和移动球;壳体为底部开口结构,壳体的内顶面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球架上表面连接,球架的底面为弧形结构,球架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内嵌有联动承托球,球架下方设置有联动球,联动承托球与卡槽内表面以及联动球表面滚动接触,联动球下方滚动接触有三个移动球,三个移动球位于同一水平面,三个移动球之间相互滚动接触,三个移动球的表面与壳体底端滚动接触。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1、移动球、联动球和联动承托球组成三层球体联动系统。移动球与联动球的联合使用,当其中一颗或两颗移动球发生卡死状态时,剩余正常转动的一颗移动球会将转动传导至联动球,而后由联动球带动不转的移动球,使其解除卡死状态,正常工作。此种设计,能更好的使三颗移动球联合工作,使三颗移动球保持同步转动。如此的三层设计比单纯的两层传动更具使用的稳定性,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
8.2、弹簧与球架连接,调节整个转轮系统的压紧力度,使下方球体更好的贴合、传动,使整个万向脚轮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颠簸。
9.进一步地,壳体底端向内弯折,壳体端部与移动球下部相抵;防止移动球从壳体中脱落。
10.进一步地,各个联动承托球的球心与联动球球心位于同一平面。
11.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螺栓和紧固螺母,螺栓连接在壳体的上表面,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用于与运输设备连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万向脚轮示意图。
13.图中标记为:1、螺栓;2、紧固螺母;3、壳体;4、弹簧;5、球架;6、联动承托球;7、联动球;8、移动球。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由壳体3、弹簧4、球架5、联动承托球6、联动球7、移动球8、螺栓1和紧固螺母2等组成。螺栓1固定连接在壳体3的上表面,螺栓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用于将万向脚轮固定连接在运输工具底部。通过紧固螺母2将螺栓1与运输设备锁死,防止万向脚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发生脱落。
16.壳体3采用不锈钢材质,使壳体3更加结实、耐用,具备耐冲击、磕碰的防护功能。壳体3内部包含弹簧4、球架5、若干个联动承托球6、联动球7以及三颗移动球8。壳体3为底部开口的圆柱结构,壳体3的内顶面与弹簧4一端固定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球架5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4为不锈钢材质,选用行程较小且刚度较大的弹簧4,进行微量调整,避免因过度压紧导致底层球体移位或错位。
17.球架5的底面为弧形结构,球架5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内嵌有联动承托球6。卡槽的开口小于联动承托球6直径,防止联动承托球6从卡槽中脱落。联动承托球6为金属材质。球架5内涂有润滑脂,联动承托球6可在卡槽内任意转动。各个联动承托球6均匀分布,可以是球架5底面布满联动承托球6,各个联动承托球6等间距分布,也可以是几个联动承托球6位于同一弧线上。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承托球6设置有六个,各个联动承托球6的球心与联动球7球心位于同一平面。
18.球架5下方设置有一个联动球7,联动承托球6与卡槽内表面以及联动球7表面滚动接触。联动球7为金属外包橡胶材质,可360度无死角全方位转动。联动球7下方滚动接触有三个移动球8,三个移动球8位于同一水平面,三个移动球8之间相互滚动接触。壳体3底端向内弯折,壳体3端部与移动球8下部相抵,也就是壳体3端部开口小于三个移动球8直径位置的周长,从而使三个移动球8的表面与壳体3底端滚动接触,不会掉出。三个移动球8用于与地面接触,并提供承载力。移动球8采用金属外包橡胶的材质,从而与地面有更好的摩擦力,可将转动传导向上方的联动球7。
19.制作时,可以按照以下规格制作:规格m12
×
30的螺栓1及配套紧固螺母2、规格
ø
52
×
76的壳体3、规格
ø4×
42
×
28
×
4的弹簧4、规格
ø
50
×
12圆盘状球架5、六个规格
ø
8的金属球作为联动承托球6、规格
ø
36的内金属外包橡胶球作为联动球7、三个规格
ø
24的内金属外包橡胶球作为移动球8。
20.在使用中,每个运输工具最少安装三个万向脚轮,同时可按承载要求安装任意数量的脚轮,不限数量、方向和位置,可任意使用。移动球8、联动球7和联动承托球6依靠联动传动,实现脚轮装置的自由移动。运输工具移动过程中,三颗移动球8按运输工具移动方向进行运动,呈等边三角形平面排布,将转动上传至联动球7,使四球联动旋转。此结构,可使最底部的移动球8360度无死角全方位转动,增加了移动的灵活性。联动承托球6卡接于球架
5中,与联动球7紧密滚动连接,为下方的四球联动转动提供了支撑力。弹簧4与球架5连接,调节整个转轮系统的压紧力度,使下方球体更好的贴合、传动,使整个万向脚轮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颠簸。
21.移动球8、联动球7和联动承托球6组成三层球体联动系统。移动球8与联动球7的联合使用,当其中一颗或两颗移动球8发生卡死状态时,剩余正常转动的一颗移动球8会将转动传导至联动球7,而后由联动球7带动不转的移动球8,使其解除卡死状态,正常工作。此种设计,能更好的使三颗移动球8联合工作,使三颗移动球8保持同步转动。如此的三层设计比单纯的两层传动更具使用的稳定性,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
22.因此,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万向脚轮在狭窄空间使用时,存在的推拉行程长、转弯不便、难以用力、过程颠簸等弊端。有效提高了装备该脚轮的运输推车通过障碍物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运输安全。这种万向脚轮可以在任意狭窄或障碍物多的场所进行使用,广泛适用于机械设备、生产流水线、大型超市等众多行业和各种领域。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