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装置及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1557发布日期:2023-04-26 23:2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换电装置及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尤其涉及换电装置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1、轻卡物流车对于换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轻卡物流车中的电池包大多布置在车架的两侧,车架上设置承载电池模组的托架,多个电池模组承载在托架的底托上,且底托上设置锁体,电池模组的框架上设置锁芯,通过锁体和锁芯配合实现电池模组与底托的固定。在现有的换电方案中,换电服务能力大,但成本高,面对局部地区、换电需求量小的区域不利于全自动换电方案的实施。

2、因此,亟需换电装置和换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换电装置及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小,能对车辆局部进行换电,对接难度较低,使用灵活性较高,成本较低,能够对不同车型进行换电作业。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换电装置,包括:

4、主体架;

5、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

6、货叉,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货叉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货叉随高度变化抬起或放下电池模组;

7、加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货叉上,所述加解锁机构的输出端能沿x轴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电池模组锁紧至底托上或从所述底托上解锁。

8、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9、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能沿z轴方向伸缩;

10、链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上;

11、链条,绕过所述链轮,所述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架或所述驱动件的外壳,所述货叉固定于所述链条的另一端。

12、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加解锁机构包括:

13、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货叉上;

14、推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板沿x轴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电池模组。

15、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16、转动螺杆,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

17、两个滑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转动螺杆上;

18、四个连杆,其中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滑块,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货叉,另外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滑块,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推板,所述转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或远离,并带动所述推板沿x轴方向移动。

19、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20、托盘,设置在所述货叉上,所述托盘所在平面与z轴方向垂直,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托盘抬起所述电池模组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框架配合卡接。

21、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限位块,每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电池模组的框架卡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22、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23、至少两个悬臂梁,沿y轴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货叉的相对两侧;

24、至少两个吊环,每个所述悬臂梁上至少沿y轴方向移动设置一个所述吊环;

25、至少两个圆环链,每个所述吊环上活动设置一个所述圆环链,所述圆环链用于与所述底托连接。

26、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悬臂梁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沿y轴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吊环通过销轴沿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悬臂梁。

27、作为换电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28、行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架的底端。

29、换电站,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换电装置。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实用新型提供换电装置,该换电装置包括主体架、第一驱动组件、货叉和加解锁机构,在对车辆上的电池模组进行换电时,将主体架移至货叉对准电池模组,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货叉沿z轴方向移动,以使得货叉承托电池模组,并通过加解锁机构的输出端沿x轴方向移动推动货叉上的电池模组使得电池模组移动以从底托上解锁,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货叉移动抬起解锁后的电池模组,将电池模组从底托上移出。换上满电电池模组时,将满电的电池模组放在货叉上,移动货叉至电池模组对准底托,通过加解锁机构推动电池模组使得电池模组锁紧至底托上,然后移动货叉远离,完成换电。该换电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较小,还能对车辆局部进行换电,对接难度较低,使用灵活性较高,成本较低,能够对不同车型进行换电作业。

3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换电站,该换电站包括上述的换电装置,换电灵活性较高,能对车辆局部进行换电,以及能够适用于不同车型。



技术特征:

1.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机构(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限位块(6),每两个所述限位块(6)之间形成一个限位槽(60),所述电池模组的框架卡接于所述限位槽(60)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悬臂梁(7)上开设有调节孔(70),所述调节孔(70)的长度沿y轴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吊环(8)通过销轴沿所述调节孔(70)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悬臂梁(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公开换电装置及换电站。该换电装置包括主体架、第一驱动组件、货叉和加解锁机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架上,货叉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货叉沿Z轴方向移动,货叉随高度变化抬起或放下电池模组,加解锁机构设置在货叉上,加解锁机构的输出端能沿X轴方向移动,以推动电池模组锁紧至底托上或从底托上解锁。换电站包括上述的换电装置。该换电装置及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小,能对车辆局部进行换电,对接难度较低,使用灵活性较高,成本较低,能够对不同车型进行换电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韩冲,高敏,于博,侯艳丽,李玉军,王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