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6222发布日期:2023-03-25 01:4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一些车型的汽车会在座椅中加装加热垫,加热垫通过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加热模块上设置用于与加热垫连接的线束,加热模块和线束需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安装。
3.目前的加热模块安装支架结构复杂,支架四周都设置包边,将周围包裹之后再安装在座椅上;这样的支架结构,对工艺要求高,使安装过程也复杂、线束固定不方便,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安装支架采用的钢材比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目前的加热模块安装支架结构复杂,对工艺要求高,使安装过程也复杂、线束固定不方便,生产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以使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方便安装,并保证实现对加热模块及线束的安装。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
6.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平台和与安装平台一体成型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第四折弯部;
7.所述安装平台一侧设置第一折弯部、第四折弯部,另一侧设置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
8.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分别呈“l”型;所述第四折弯部的高度小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的高度;
9.所述第一折弯部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折弯部上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折弯部上开设第三安装孔;
10.所述第四折弯部开设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中卡接线束固定卡子。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13.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折弯部同侧;
14.所述第一突出部中开设第一线束卡孔,所述第二突出部中开设第二线束卡孔。
15.优选的,所述安装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16.所述安装平台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三加强筋。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安装平台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三角筋。
18.优选的,所述线束固定卡子中设置线束固定安装孔。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
下优点:
20.1、由于加热模块和线束质量较轻,加热模块的安装固定支架不需要复杂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量轻,安装平台能够放置加热模块,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能够与座椅骨架的筋板连接,第四安装孔中卡接线束固定卡子,线束固定卡子中可插入线束卡子,对线束进行固定;第一线束卡孔和第二线束卡孔中可插入线束卡子,对线束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加热模块及线束的安装。
21.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的几个折弯部,无复杂包边,易冲压成型,易加工,易装配。支架本体由一块钢板通过冲压模具多次成型完成最终的产品,采用合理的结构特征,加工精度高。支架本体采用高强钢板,同时降低钢板厚度,重量轻,满足了强度需求,同时达到减重的目的。
22.3、本实用新型在折弯部与安装平台的连接处设置三角筋,在安装平台设置多处加强筋,在减轻质量的同时保证支架强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正面);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底面);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的侧视图。
26.附图标记:1、安装平台;2、线束固定卡子;3、第一折弯部;4、第一安装孔;5、第二折弯部;6、第二安装孔;7、第三折弯部;8、第三安装孔;9、线束固定安装孔;10、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第三加强筋;15、第一线束卡孔;16、第二线束卡孔;17、第四折弯部;18、三角筋。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2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加热模块安装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
29.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安装平台1和与安装平台1一体成型的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第四折弯部17。
30.所述安装平台1用于放置加热模块。在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的作用下,安装平台1相当于一个槽,加热模块放置在这个槽中。第一折弯部3和第二折弯部5之间的距离与加热模块的宽度相匹配,加热模块不需要额外的固定。
31.所述安装平台1一侧设置第一折弯部3、第四折弯部17,另一侧设置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所述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分别呈“l”型;所述第四折弯部17的高度小于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的高度,方便线束卡子的安装。所述
第一折弯部3上开设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折弯部5上开设第二安装孔6,所述第三折弯部7上开设第三安装孔8;所述第四折弯部17开设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中卡接线束固定卡子2。
32.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用来与座椅骨架的筋板连接,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的高度不一致,具体高度根据要连接的座椅骨架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6、第三安装孔8用来固定连接。所述线束固定卡子2中设置线束固定安装孔9,线束固定卡子2中可插入线束卡子,线束卡子插入后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安装孔9中,实现对线束进行固定。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7与安装平台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三角筋18,对各折弯部进行加强。所述安装平台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安装平台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三加强筋14,设置多处加强筋对支架结构进行加强。
3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台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第二折弯部5同侧;所述第一突出部中开设第一线束卡孔15,所述第二突出部中开设第二线束卡孔16。第一线束卡孔15和第二线束卡孔16中可插入线束卡子,对线束进行固定。
35.另外,所述安装平台1上开设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1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进行折弯部平面度测试时进行定位。
36.本实施例的支架本体,可采用hc420la钢板,厚度为1.2mm。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