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0888发布日期:2023-04-20 08:1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安检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安检,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检车。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保障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公共场所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会在临时场地设置安检车进行安全检查,以满足安检需求。

2、相关技术中,安检车采用的是燃油底盘车,而燃油底盘车在应急电源上一般采用的是燃油发电机,由于燃油发电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震动和尾气排放,影响安检车的使用体验;且燃油底盘车和发电机每年都需要保养,使安检车的维护费用增高;如果安检车长时间停放,燃油底盘车和发电机的电池有漏电和过度放电的问题,容易造成燃油车底盘和发电机无法启动,影响安检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安检车,所述安检车具有使用体验好、保养费用低和不易产生电池漏电和过度放电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检车,包括:车体总成,所述车体总成包括车体、动力电池和隔板,所述动力电池设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隔板将所述车体内分为驾驶室、安检室和操作室,所述驾驶室设于所述车体的前端;第一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操作室内,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安检人员监控被检物品和人员的扫描结果;安检装置,用于对待检物品和待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所述安检装置设于所述安检室内,所述安检装置的布设方向与所述车体的长度布设方向相垂直,所述安检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弱电电池关断开关,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弱电电池关断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弱电电池关断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电池漏电和过度放电。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检车,采用动力电池,不仅能够满足安检车在新能源方面的需求,且动力电池供电时,工作时间长,工作时无震动,噪声小,尾气排放更加清洁,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安检车的使用体验,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同时,采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安检车的保养的时间间隔也比较长,保养项目少,大大降低保养的成本;在长期不使用安检车时,可以通过关断弱电电池关断开关,使动力电池不易发生漏电和过度放电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检车使用体验好、保养费用低和不易产生电池漏电和过度放电。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检室与所述车体长度相平行的一侧开设有进口,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安检通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有第一车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监测待检测物品在所述安检装置上的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检通道内设有第一照明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上设有第二车门。

8、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安检室与所述操作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维修门,靠近所述操作室的隔板顶部设有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所述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用于对进出所述维修门的人员进行提醒。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设有第二照明灯和应急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安检室与所述操作室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有玻璃窗。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的车体上设有通风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作键盘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柜门,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电流变化的逆变器、与所述安检装置配套使用的工控机和物品中的至少一个。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气柜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气柜用于控制所述安检车的配电。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为厢式或方舱式中的一种。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空调,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空调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操作室和所述驾驶室内均开设有与所述空调相连通的出风口。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报警灯,一个所述报警灯设于所述车体前端的一角处,另一个所述报警灯设于所述车体后端的一角处,两个所述报警灯分别位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报警灯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遮阳棚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底部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踏板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快充接头,所述快充接头与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电连接。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电缆盘,所述电缆盘的一端与外部供电口可分离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可分离式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底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安检室的正下方,所述支撑腿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尾部设有爬梯。

2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安检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室与所述车体长度相平行的一侧开设有进口,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安检通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有第一车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监测待检测物品在所述安检装置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通道内设有第一照明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上设有第二车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检室与所述操作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维修门,靠近所述操作室的隔板顶部设有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所述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人体微动作感应开关用于对进出所述维修门的人员进行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设有第二照明灯和应急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检室与所述操作室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有玻璃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的车体上设有通风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内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作键盘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柜门,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电流变化的逆变器、与所述安检装置配套使用的工控机和物品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气柜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气柜用于控制所述安检车的配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厢式或方舱式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空调,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空调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操作室和所述驾驶室内均开设有与所述空调相连通的出风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报警灯,一个所述报警灯设于所述车体前端的一角处,另一个所述报警灯设于所述车体后端的一角处,两个所述报警灯分别位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报警灯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遮阳棚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部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踏板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快充接头,所述快充接头与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电缆盘,所述电缆盘的一端与外部供电口可分离式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可分离式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安检室的正下方,所述支撑腿能够收纳于所述车体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尾部设有爬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检车,包括:车体总成,所述车体总成包括车体、动力电池和隔板,所述动力电池设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隔板将所述车体内分为驾驶室、安检室和操作室,所述驾驶室设于所述车体的前端;第一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操作室内,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安检人员监控被检物品和人员的扫描结果;安检装置,用于对待检物品和待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所述安检装置设于所述安检室内,所述安检装置的布设方向与所述车体的长度布设方向相垂直,所述安检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弱电电池关断开关,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弱电电池关断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弱电电池关断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电池漏电和过度放电。

技术研发人员:祝家宁,孙洪波,张金宇,孙文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