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4658发布日期:2023-08-05 20:2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轮胎胎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承载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位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农业机械的大型化发展,对农业子午线轮胎的需求快速增长,对轮胎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轮胎胎圈部位作为农业子午线轮胎的应力集中区域,在长期高负荷的条件下行驶时容易造成胎圈裂口和脱层等质量问题。

2、如图2,现有胎圈结构主要由钢丝圈、三角胶芯、钢丝圈包布、胎体帘布层、子口包布、子口护胶、内衬层和胎侧层组成,轮胎由高强度的钢丝圈向柔软的胎侧过渡,仅设置了一层子口护胶,这样在长期高负荷条件下行驶时,胎圈易发生曲挠变形,引起应力集中,造成胎圈裂口和脱层等质量问题。

3、因此需对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进行改进,增强胎圈部位刚性,减少胎圈部位变形,改善胎圈部位应力分布状况,提升轮胎圈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包括:钢丝圈、三角胶芯、钢丝圈包布、胎体帘布层、子口包布、第一子口护胶、第二子口护胶、内衬层、胎侧层;三角胶芯设置在钢丝圈的顶部;钢丝圈包布包覆于三角胶芯的外侧面的下部、钢丝圈的外侧面、钢丝圈的底部、三角胶芯的内侧面的下部和钢丝圈的内侧面;胎体帘布层包覆于三角胶芯的外侧面的上部、钢丝圈包布的外侧面和钢丝圈包布的底部;子口包布包覆于胎体帘布层的外侧面的下部及胎体帘布层的底部;第一子口护胶包覆于胎体帘布层的外侧面的中部、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部和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中部;第二子口护胶包覆于第一子口护胶的外侧面的下部、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下部和子口包布的底部;胎侧层包覆于胎体帘布层的外侧的上部、第一子口护胶的外侧面的上部和第二子口护胶的外侧面的上部;内衬层包覆于三角胶芯的内侧面的上部和钢丝圈包布、胎体帘布层、子口包布、第二子口护胶的内侧面。

3、进一步的,第一子口护胶的上端点的径向高度h2为0.60倍的h1至0.72倍的h1;第二子口护胶的上端点的径向高度h3为0.45倍的h1至0.55倍的h1;其中,h1为轮胎断面水平轴与轮辋着合点垂线距离。

4、进一步的,第一子口护胶的邵尔硬度为65至75。

5、进一步的,第二子口护胶的邵尔硬度为80至87。

6、进一步的,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位于轮胎胎踵的上下,与胎踵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

7、进一步的,第一子口护胶的下端点低于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8、进一步的,钢丝圈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高于子口包布的外侧的上端点,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9、进一步的,胎侧层的下端点位于轮胎胎踵的下方,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3毫米。

10、进一步的,胎体帘布层为单层或多层,其中,第一层胎体帘布层的反包端点的径向高度h5为0.75倍的h1至0.85倍的h1。

1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12、通过调整胎圈中的各部位结构设计来增强轮胎胎圈圈部的刚性和支撑性能,同时,通过在第二子口护胶与胎体帘布层和子口包布之间增加比第二子口护胶硬度稍低的第一子口护胶,实现了从钢丝圈到胎侧层之间的应力的均匀过渡,避免了车辆在行驶时造成轮胎胎圈部位的应力集中,保证了农业子午线轮胎在处于高承载状态时依然可以长期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圈裂、脱层等问题,保证了轮胎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口护胶的上端点的径向高度h2为0.60倍的h1至0.72倍的h1;所述第二子口护胶的上端点的径向高度h3为0.45倍的h1至0.55倍的h1;其中,h1为轮胎断面水平轴与轮辋着合点垂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口护胶的邵尔硬度为65至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口护胶的邵尔硬度为80至8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位于轮胎胎踵的上下,与胎踵之间的距离小于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口护胶的下端点低于所述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包布的外侧面的上端点高于所述子口包布的外侧的上端点,之间的距离为10至1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层的下端点位于轮胎胎踵的下方,之间的径向距离h4小于3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帘布层为单层或多层,其中,第一层所述胎体帘布层的反包端点的径向高度h5为0.75倍的h1至0.85倍的h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业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属于轮胎胎圈结构技术领域。该胎圈结构包括钢丝圈、三角胶芯、钢丝圈包布、胎体帘布层、子口包布、第一子口护胶、第二子口护胶、内衬层、胎侧层;第一子口护胶包覆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外侧面的中部、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上部和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中部;第二子口护胶包覆于第一子口护胶的外侧面的下部、子口包布的外侧面的下部和子口包布的底部;通过设置两层子口护胶,实现了从钢丝圈到胎侧层之间的应力的均匀过渡,避免了行驶时胎圈部位的应力集中,保证了农业子午线轮胎在高承载时的长期使用性能,有效降低圈裂、脱层等问题,保证了轮胎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惠文昌,杨善喆,任延春,杨加秀,李利苹,吕政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