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9791发布日期:2023-03-15 08:0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点击驱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驱动器,是驱动机械结构完成动作的控制器,根据动力源的不同,驱动器分为电机驱动器、液压驱动器和气动驱动器三大类;电机驱动器的作用等同于开关,因为电机驱动电流很大或者电压很高,一般的开关或者电子元件不能作为控制电机的开关时就要加个驱动器来控制电机,电机驱动器的作用:电机驱动器的作用指通过控制电机的旋转角度和运转速度,以此来实现对占空比的控制来达到对电机怠速控制的方式。
3.电机驱动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安装盖打开不便影响对汽车电机驱动器内检修的问题,对于此问题,中国专利:cn201922452392.6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脚和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实现了安装盖与汽车电机驱动器的打开,取代了以往螺栓固定的方式,设置了线槽盖、定位杆以及定位孔二,定位杆进入到定位孔二的内部,可对线槽盖固定,线束得到了分类放置,避免线束出现冗乱的现象。
4.此专利仅是针对电机驱动器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变,以及增加了线束整理的功能,但仍存在其他问题,例如电机驱动器关闭电源后,在5分钟内如果触摸端子,残留的电压可能会导致触电。
5.对于电机驱动器在关机后端子残留电压产生的安全隐患,需要提出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电机驱动器在关机后端子残留电压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包括有本体,本体包括有外壳和接线口;以及接线口外壁开设有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接小孔;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还包括有用以电传导的引脚,引脚通过搭铁线与汽车车架电连接;以及用以限制引脚移动方向的放电引导模块,放电引导模块安装于外壳上;以及用以控制引脚穿过外接小孔与接线口内端子连接的热控膨胀驱动组件,热控膨胀驱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散热片连接,热控膨胀驱动组件安装于外壳上,本体关闭时热控膨胀驱动组件开始工作;以及防误触保护模块,防误触保护模块安装于外壳上,引脚与接线口连接时防误触保护模块限制接线头处于接线口内。
8.优选的,放电驱动模块包括有支撑框,支撑框固定安装于外壳上,支撑框上滑动设置有拨动板,至少一个引脚安装于拨动板上,支撑框上还设有用以推动拨动板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与热控膨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9.优选的,支撑框包括有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通过侧板连接,侧板固定安装于外壳上,上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筒,导向筒朝向外接小孔,引脚处于导向筒
的内部,拨动板与侧板滑动连接,第一气囊设置于下面板上,第一气囊膨胀时拨动板驱动引脚进入接线口,拨动板通过第一弹簧与上面板弹性连接。
10.优选的,热控膨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导热片,本体还包括有散热片,第一导热片与散热片贴合;以及用于蓄能的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安装于外壳上,第一导热片通过第一导热丝与第二气囊连接,第二气囊的出气端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为常开式电磁阀,第一气囊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
11.优选的,热控膨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固定安装于外壳上;以及第一导热片,第一导热片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与第一支撑架滑动连接,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导热片连接;以及用以吸引第二导热片靠近的电磁铁,电磁铁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第二导热片上还设有第二导热丝,第二导热丝的输出端设置于第一气囊的内部,第一气囊的内部装有热膨胀系数高的气体。
12.优选的,防误触保护模块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排列设置有至少一个理线槽,理线槽朝向接线口位置,离线槽的靠近接线口的一端开设有容纳口。
13.优选的,防误触保护模块还包括有压紧架,压紧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过线口,压紧架和第二支撑架合拢时,理线槽和过线口组成过线通道,以及用以驱动压紧架与第二支撑架合拢的包裹驱动组件,包裹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二支撑架上。
14.优选的,包裹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安装于拨动板上;以及转动杆,转动杆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转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以及引导块,引导块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压紧架与引导块滑动连接,引导块上滑动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上滑动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底端与压紧架固定连接,限位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触齿条和限位杆的顶端。
15.优选的,压紧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过线口内开设有内凹槽,压紧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与引导块滑动连接,滑动板的底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贯穿过线口,连接杆的底端设有弹片,弹片的两端与内凹槽两端固定连接,压紧架的内部设有用于推动滑动板上移的第四弹簧。
16.优选的,引导块上设有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均为同向倾斜设置,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压紧架上设有第一凸柱,滑动板上设有第二凸柱,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分别与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滑动连接。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引脚、搭铁线、放电引导模块、热膨胀驱动组件和防误触保护模块的设置,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接线头端部,并且在引脚和搭铁线电传导的作用下将电机驱动器端子残留的电压进行释放,解决了电机驱动器在关机后端子残留电压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对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片产生的热能进行利用,可以作为推动引脚与电机驱动器端子连接的驱动力,有效的利用了电机驱动器自身产生的能力,避免了额外加装其他驱动元件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放电引导模块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架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放电引导模块和防误触保护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处放大图;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架、压紧架和引导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架、压紧架和引导块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架、压紧架和引导块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标号为:1-本体;11-外壳;12-接线口;13-散热片;2-引脚;3-搭铁线;4-放电引导模块;41-支撑框;411-上面板;4111-导向筒;412-下面板;413-侧板;4131-导轨;42-拨动板;421-第一弹簧;43-第一气囊;5-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1-第一导热片;511-第一导热丝;52-第二气囊;53-电磁阀;54-气管;55-第一支撑架;56-第二导热片;57-导向杆;571-第二弹簧;58-电磁铁;59-第二导热丝;6-防误触保护模块;61-第二支撑架;611-理线槽;612-容纳口;62-压紧架;621-过线口;622-滑动板;6221-第四弹簧;6222-第二凸柱;623-连接杆;6231-弹片;624-第一凸柱;63-包裹驱动组件;631-第一齿条;632-转动杆;633-第一齿轮;634-第二齿轮;635-引导块;6351-第一引导槽;6352-第二引导槽;636-第二齿条;637-限位杆;638-第三弹簧。
实施方式
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0.如图1、图2、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机驱动器安装结构,包括有本体1,本体1包括有外壳11和接线口12,接线口12外壁开设有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接小孔,还包括有用以电传导的引脚2,引脚2通过搭铁线3与汽车车架电连接;以及用以限制引脚2移动方向的放电引导模块4,放电引导模块4安装于外壳11上;以及用以控制引脚2与接线口12连接的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的输入端与散热片13连接,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安装于外壳11上,本体1关闭时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开始工作;以及防误触保护模块6,防误触保护模块6安装于外壳11上,引脚2与接线口12连接时防误触保护模块6限制接线头处于接线口12内;
放电驱动模块包括有支撑框41,支撑框41固定安装于外壳11上,支撑框41上滑动设置有拨动板42,多个引脚2排列安装于拨动板42上,支撑框41上还设有第一气囊43,第一气囊43与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气囊43处于拨动板42的下方;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包括有第一导热片51,本体1还包括有散热片13,第一导热片51与散热片13贴合,以及第二气囊52,第二气囊52的内部装有热膨胀系数高的气体,例如乙醇但不仅限于此,第二气囊52安装于外壳11上,第一导热片51通过第一导热丝511与第二气囊52连接,第二气囊52的出气端设有电磁阀53,电磁阀53为常开式电磁阀53,第一气囊43通过气管54与电磁阀53连接;防误触保护模块6包括有第二支撑架61,第二支撑架61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理线槽611,理线槽611朝向接线口12位置,离线槽的靠近接线口12的一端开设有容纳口612。
21.具体的,为了解决电机驱动器在关机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在汽车熄火后相应的电机驱动器也会停止工作,由于电机驱动器关闭电源后,在5分钟内如果触摸端子,残留的电压可能会导致触电,所以为了避免驾驶员或操作人员直接手动操作断开电机驱动器与电机的连接线,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在电机驱动器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与散热片13接触的第一导热片51将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第一导热片51通过第一导热丝511将热量传导至第二气囊52的内部,通过产生的热量对第二气囊52内部的乙醇进行加热,乙醇气体受热后造成第二气囊52内的气压上升,在电机驱动器未关机前,第二气囊52内部将一直处于压强较高的状态,在电机驱动器关闭时与电磁阀53连通的电路也同时关闭,由于电磁阀53为常开式电磁阀53,其特点为线圈通电时电磁阀53关闭,线圈断电后电磁阀53开启,所以在电磁阀53关闭时其通路将打开,第二气囊52内的高压气体将通过气管54注入至第一气囊43的内部,第一气囊43开始膨胀并推动拨动板42上升,拨动板42在上升的过程中将推动引脚2上升,引脚2上升穿过外接小孔进入接线口12内部与端子相接触,端子位置残留的电流将通过引脚2传导至搭铁线3,搭铁线3再将电流传导至汽车车架,由于汽车车架可以听过拖地线进行静电释放,所以可以很好将电机驱动器接线口12处端子产生的残留电压进行释放,由于电机驱动器已关机所以散热片13的产生的热量无持续存在,所以降温会导致在第二气囊52内的乙醇气体气压下降,第一气囊43也因无法继续保持膨胀状态而出现收缩并导致拨动板42下降,引脚2下降并脱离与接线口12端子的接触,由于外接线束的接线头需要处于第二支撑架61的容纳口612内,容纳口612正好可以使接线头放入,线束也处于理线槽611的内部,通过直接推动或拉拔靠近接线头处的线束使得接线头插入接线口12或者,因为空间的限制所以在需要拔出接线头时无法直接接触接线头的端部,也就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会接触到电机驱动器端子导致触电的可能性。
22.如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框41包括有上面板411和下面板412,上面板411和下面板412之间通过侧板413连接,侧板413固定安装于外壳11上,上面板411处于接线口12的下方,上面板411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筒4111,导向筒4111的顶端朝向外接小孔,引脚2处于导向筒4111的内部,侧板413上设有导轨4131,拨动板42与导轨4131滑动连接,且拨动板42处于上面板411和下面板412之间,第一气囊43设置于下面板412的顶部,且第一气囊43处于拨动板42的下方,拨动板42上设有第一弹簧421,第一弹簧421的一端与上面板411底部连接,第一弹簧421的另一端与拨动板42顶部连接。
23.具体的,为了解决避免引脚2在反复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弯折,以及引脚2无法及时从接线口12内部脱出的技术问题,上面板411、下面板412和侧板413均用支撑和固定,导轨4131用于对拨动板42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导向筒4111用于对引脚2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并对其结构进行支撑保护,当第一气囊43也因无法继续保持膨胀状态而出现收缩并导致拨动板42下降,第一弹簧421辅助推动拨动板42加速下降,从而避免拨动板42由于结构之间润滑度不够而卡住无法下降。
24.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热控膨胀驱动组件5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5,第一支撑架55固定安装于外壳11上,以及第一导热片51,第一导热片51上对称设有导向杆57,导向杆57与第一支撑架55滑动连接,导向杆57上套设有第二弹簧571,第二弹簧57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55和第二导热片56连接,以及电磁铁58,电磁铁58安装于第一支撑架55上,第二导热片56朝向电磁铁58的一侧附有金属材料,第二导热片56上还设有第二导热丝59,第二导热丝59的一端与第二导热片56连接,第二导热丝59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气囊43的内部,第一气囊43的内部装有热膨胀系数高的气体,例如乙醇但不仅限于此。
25.具体的,为了解决如何利用电机驱动器产生热量对拨动板42进行驱动的技术问题,在电机驱动器工作状态下,电磁铁58也处于得电状态,电磁铁58吸引第二导热片56靠近,使得第二导热片56远离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片13,当电机驱动器关机后电磁铁58的通电回路也同时关闭,第二弹簧571推动第二导热片56靠近并与散热片13相接触,第二导热片56通过第二导热丝59将热量传导第一气囊43的内部,乙醇受热后使第一气囊43开始膨胀并推动拨动板42开始上升,第一支撑架55用于固定支撑,导向杆57用于对第二导热片56的移动方向进行引导。
26.如9至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防误触保护模块6还包括有压紧架62,压紧架62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过线口621,压紧架62和第二支撑架61合拢时,理线槽611和过线口621组成过线通道,以及包裹驱动组件63,包裹驱动组件63安装于第二支撑架61上,包裹驱动组件63的受力端与拨动板42传动连接,包裹驱动组件63的输出端与压紧架62传动连接;包裹驱动组件63包括有第一齿条631,第一齿条631对称安装于拨动板42的两端,以及转动杆632,转动杆632对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61的两端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转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633和第二齿轮634,第一齿条631与第一齿轮633啮合,以及引导块635,引导块635对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61的两端,压紧架62与引导块635滑动连接,引导块635上滑动设置有第二齿条636,第二齿条636与第二齿轮634啮合,第二齿条636上滑动设置有限位杆637,限位杆637底端与压紧架62固定连接,限位杆637上套设有第三弹簧638,第三弹簧638的两端分别与抵触齿条和限位杆637的顶端;压紧架6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过线口621内开设有内凹槽,压紧架6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622,滑动板622与引导块635滑动连接,滑动板622的底部设有连接杆623,连接杆623的底端贯穿过线口621,连接杆623的底端设有弹片6231,弹片6231的两端与内凹槽两端固定连接,压紧架62的内部设有第四弹簧6221,第四弹簧6221的顶端与滑动板622的底部连接;引导块635上设有第一引导槽6351和第二引导槽6352,第一引导槽6351和第二引
导槽6352均为同向倾斜设置,第一引导槽6351和第二引导槽6352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引导槽6351和第二引导槽6352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压紧架62上设有第一凸柱624,滑动板622上设有第二凸柱6222,第一凸柱624和第二凸柱6222分别与第一引导槽6351和第二引导槽6352滑动连接。
27.具体的,为了解决操作人员可能或直接拔线,从而使得线束和接头连接处承受力过大产生断裂,以及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电机驱动器在关机后一定时间内操作人员接触外接线束接线头导致触电可能性的技术问题,在拨动板42驱动引脚2接触接线口12端子的过程中,拨动板42还推动第一齿条631进行上升,第一齿条631在上升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633转动,第一齿轮633带动转动,第一齿轮633通过转动杆632带动第二齿轮634转动,第二齿轮634通过第二齿条636带动压紧架62水平移动,压紧架62带动过线口621内部的弹片6231随其靠近接线口12处,压紧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凸柱624受到第一引导槽6351的导向,从而使压紧架62可以直接覆盖于第二支撑架61的顶部,并使得理线槽611和过线口621组成过线通道,与接线头连接的线束就处于过线通道内,滑动板622随压紧架62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凸柱6222受到第二引导槽6352的导向,使得滑动板622下降的程度大于压紧架62下降的程度,从而使得滑动板622可以通过连接杆623压迫弹片6231形变,弹片6231将过线通道内的线束压紧,第四弹簧6221用于避免滑动板622在压紧架62内上下晃动,第三弹簧638用于增强压紧架62与引导块635连接的稳定性。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