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乘员加热的动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662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乘员加热的动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本公开涉及车辆加热,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加热车辆的客舱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1、一些类型的车辆仅包括产生推进扭矩的内燃发动机。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发动机以及一个或多个电动马达。一些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利用电动马达和内燃发动机来提高燃料效率。其它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利用电动马达和内燃发动机来实现更大的扭矩输出。

2、混合动力车辆的示例包括并联混合动力车辆、串联混合动力车辆和其它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在并联混合动力车辆中,电动马达与发动机并联工作,以将发动机的功率和范围优点与电动马达的效率和再生制动优点相结合。在串联混合动力车辆中,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以产生用于电动马达的电力,并且电动马达驱动变速器。这允许电动马达承担发动机的一些动力责任,这可允许使用更小且可能更有效的发动机。本技术可应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其它类型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特征中,一种车辆的客舱加热系统包括:客舱热交换器,所述客舱热交换器构造成将热量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内的流体传递至经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的空气;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被构造成将空气吹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并且吹入所述车辆的客舱中;壳体;所述壳体内的流体;以及螺旋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且由流体围绕,并且被构造成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从而温热壳体内的流体。

2、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泵被构造成将流体从壳体泵送到客舱热交换器。

3、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泵被构造成将流体从客舱热交换器泵送到壳体。

4、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所述螺旋桨被构造成:将所述流体推出所述壳体并推到所述客舱热交换器;以及将流体从客舱热交换器抽出并抽吸到壳体。

5、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轴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螺旋桨的旋转;第二轴被构造成与所述车轮一起旋转;并且离合器被构造成将第二轴联接到第一轴和从第一轴脱离联接。

6、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基于车辆速度致动离合器。

7、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当车辆速度大于预定速度时选择性地致动离合器并将第一轴联接到第二轴。

8、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当车辆速度小于预定速度时致动离合器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脱离联接。

9、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基于所述客舱内的空气的温度来致动离合器。

10、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当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选择性地致动离合器并将第一轴联接到第二轴。

11、在进一步的特征中,控制模块构造成当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致动离合器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脱离联接。

12、在一个特征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客舱加热方法包括: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吹过客舱热交换器并吹入所述车辆的客舱中,所述客舱热交换器被构造成将热量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内的流体传递至经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的空气;以及通过设置在壳体内并由流体包围的螺旋桨在壳体内旋转,从而温热壳体内的流体。

13、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将流体从壳体泵送至客舱热交换器。

14、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将流体从客舱热交换器泵送至壳体。

15、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通过螺旋桨:将所述流体推出所述壳体并推到所述客舱热交换器;以及将流体从客舱热交换器抽出并抽吸到壳体。

16、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通过离合器,选择性地将第二轴联接到第一轴和从第一轴脱离联接,第一轴构造成驱动螺旋桨的旋转,并且第二轴构造成与车轮一起旋转。

17、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基于车辆速度致动离合器。

18、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当车辆速度大于预定速度时,选择性地致动离合器并将第一轴联接到第二轴。

19、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当车辆速度小于预定速度时,致动离合器并使第一轴与第二轴脱离联接。

20、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基于客舱内的空气的温度致动离合器。

21、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客舱加热系统,包括:

22、客舱热交换器,所述客舱热交换器构造成将热量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内的流体传递至经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的空气;

23、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被构造成将空气吹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并且吹入所述车辆的客舱中;

24、壳体;

25、所述壳体内的流体;以及

26、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所述流体包围,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从而温热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流体。

27、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系统还包括泵,所述泵构造成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壳体泵送至所述客舱热交换器。

28、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系统还包括泵,所述泵构造成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泵送至所述壳体。

2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所述螺旋桨构造成:

30、将所述流体推出所述壳体并推到所述客舱热交换器;以及

31、将流体从客舱热交换器抽出并抽吸到所述壳体。

3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系统还包括:

33、第一轴,所述第一轴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螺旋桨的旋转;

34、第二轴,所述第二轴被构造成与所述车轮一起旋转;以及

35、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构造成将所述第二轴联接到所述第一轴和从所述第一轴脱离联接。

36、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构造成基于车辆速度来致动所述离合器。

37、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当所述车辆速度大于预定速度时选择性地致动所述离合器并且将所述第一轴联接到所述第二轴。

38、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当所述车辆速度小于所述预定速度时致动所述离合器并且使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脱离联接。

3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基于所述客舱内的空气的温度来致动所述离合器。

4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当所述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选择性地致动离合器并将所述第一轴联接至所述第二轴。

41、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中,所述控制模块构造成当所述温度大于所述预定温度时致动所述离合器并且使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脱离联接。

42、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客舱加热方法,包括:

43、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吹过客舱热交换器并吹入所述车辆的客舱中,所述客舱热交换器被构造成将热量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内的流体传递至经过所述客舱热交换器的空气;以及

44、通过设置在壳体内并由流体包围的螺旋桨在壳体内旋转,从而温热所述壳体内的流体。

45、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壳体泵送至所述客舱热交换器。

46、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泵送至所述壳体。

47、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螺旋桨:

48、将所述流体推出所述壳体并推到所述客舱热交换器;以及

49、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客舱热交换器抽出并抽吸到所述壳体。

50、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

51、通过离合器,选择性地将第二轴联接到第一轴和从第一轴脱离联接,所述第一轴构造成驱动所述螺旋桨的旋转,并且所述第二轴构造成与车轮一起旋转。

52、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基于车辆速度来致动所述离合器。

53、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辆速度大于预定速度时,选择性地致动所述离合器并且将所述第一轴联接到所述第二轴。

54、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车辆速度小于所述预定速度时,致动所述离合器并且使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脱离联接。

55、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特征中,客舱加热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客舱内的空气的温度来致动所述离合器。

56、本公开的进一步的应用领域从详细描述、权利要求和附图将变得显而易见。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旨在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