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总成、热管理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1848发布日期:2023-06-04 17: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热管理总成、热管理方法及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热管理总成,特别是涉及热管理总成、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出现不同类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然而,目前的热管理系统普遍存在功耗较高的问题,降低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功耗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热管理总成、热管理方法及车辆。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总成,包括第一换热机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机构,其中,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回路,第一回路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一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第一换热水管上的电堆、第一水泵和电堆散热器,第一换热器连接于第一换热机构,第二换热机构与第一换热器连接,以通过第一换热器与第一换热机构换热。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水管上还连接有位于电堆散热器与电堆之间的第一三通比例水阀,第一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管,第一换热支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通比例水阀,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水泵与电堆散热器之间,第一换热器连接于第一支路。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机构包括第二回路,第二回路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二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第二换热水管上的中温系统和第一两通水阀,第一换热器连接于第二换热水管,其中,中温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中温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两通水阀开启,电堆能够给中温系统加热,当中温系统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两通水阀关闭,电堆停止给中温系统加热。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三回路,第三回路包括第三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第三换热水管上的动力电池和第二水泵,第三换热水管的两端均连接于第二换热水管,且第三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换热器的两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回路并联的第二支路,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换热支管,第二换热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中温系统的两侧,且第二换热支管上依次连接有中温系统散热器和第三水泵;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第三回路并联的第三支路,第三支路包括第三换热支管,第三换热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电池的两侧,且第三换热支管上连接有电池散热器;电堆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当电堆处于第三状态时,电堆散热器对电堆进行散热;当电堆处于第四状态时,中温系统散热器以及电池散热器,能够通过第一换热器协助电堆散热器对电堆进行散热。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回路并联的第二子支路,第二子支路包括第二子水管,且所述第二子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侧;第二子水管上设有依次串联的制动电阻和第四水泵,以使电堆散热器对制动电阻进行散热。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总成还包括用于驾驶室制冷的第四回路,第四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调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蒸发器,蒸发器用于吸收驾驶室的热量。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第三回路并联的第三子支路;第三子支路包括第三子水管和设于第三子水管上的第二换热器,且第三子水管的两端连接于动力电池的两侧;空调压缩机的两端并联有第四支路,第四支路上设有第二膨胀阀,且第二换热器连接于第四支路;和/或热管理总成还包括第五回路;第五回路包括第五换热水管和依次连接于第五换热水管的第二两通水阀、暖风散热器、第五水泵;其中,所述第五换热水管的两端相互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水管,并使第五水泵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两通水阀的一端与第四水泵连接。

10、根据本申请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述的热管理总成;启动电堆,并控制第一换热器工作,以使第一换热机构和第二换热机构换热。

11、根据本申请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总成。

12、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堆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换热机构中的第一换热水管和第二水泵输送至电堆散热器处将热量排出外界环境,另一方面,与第一换热机构连接的第一换热器也可以回收电堆产生的过多热量,并将其输送至第二换热机构,为第二换热机构提供所需的热量,从而合理地对电堆的热量进行了二次利用,降低了车辆热管理总成的功耗,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总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水管上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电堆散热器与所述电堆之间的第一三通比例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二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水管上的中温系统和第一两通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三回路,所述第三回路包括第三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三换热水管上的动力电池和第二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回路并联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换热支管,所述第二换热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温系统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换热支管上依次连接有中温系统散热器和第三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回路并联的第二子支路,所述第二子支路包括第二子水管,且所述第二子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总成还包括用于驾驶室制冷的第四回路,所述第四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空调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吸收所述驾驶室的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回路并联的第三子支路;所述第三子支路包括第三子水管,所述第三子水管上设有第二换热器,且所述第三子水管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两侧;

9.一种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热管理总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管理总成,包括第一换热机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机构,第一换热机构包括第一回路,第一回路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一换热水管以及依次连接于第一换热水管上的电堆、第一水泵和电堆散热器,第一换热器连接于第一换热机构,第二换热机构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电堆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换热水管和第二水泵输送至电堆散热器处将热量排出外界环境,另一方面,与第一换热机构连接的第一换热器可以回收电堆产生的过多热量,并将其输送至第二换热机构,为第二换热机构提供所需的热量,从而合理地对电堆的热量进行了二次利用,降低了车辆热管理总成的功耗,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峰,陈涛,郭平,廖庚华,刘晓丹,王阔,宋世达,由佳丽,郑阳,宋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