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桌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4566发布日期:2023-10-21 01:1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桌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设于在车厢内以在车辆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的座椅之间的车辆用桌子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设于车辆的地板上、被用于乘坐者的小件物品放置的桌子装置。

2、例如,在日本特开2021-062639中公开了交通工具用桌子装置,该交通工具用桌子装置具备:板状的桌子;以及板状的下层顶板,装配于比桌子低的位置,下层顶板的使用位置被设为比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缓冲垫的顶板部低的位置,并且作为落座乘坐者的放脚台。

3、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21-062639中,虽然对交通工具用桌子装置附加了小件物品放置以外的功能,但对于在紧急制动时、车辆碰撞时等,载置于桌子的物体会因惯性力而从桌子向车辆前后方向冲出这一设于车辆的桌子特有的问题点完全没有提及,在这一点上,日本特开2021-062639存在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用桌子装置中抑制载置于桌子的物体因惯性力而从桌子冲出并碰到乘坐者的技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车辆用桌子装置中,设为在紧急制动时、车辆碰撞时等,(1)用屏风将要从桌子冲出的物体与乘坐者之间分隔和/或(2)抑制物体将要从桌子冲出这一情况本身。

3、具体而言,本发明以设于在车厢内以在车辆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的座椅之间的车辆用桌子装置为对象。

4、并且,该车辆用桌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桌子主体,能在其上表面载置物体;以及冲出防止单元,防止在所述物体产生了从所述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冲出这样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该物体从该桌子主体冲出。

5、根据该构成,具备防止在物体产生了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冲出这样的加速度的情况下物体从桌子主体冲出的冲出防止单元,因此,能抑制载置于桌子主体的上表面的物体因例如紧急制动时、前面碰撞时、后面碰撞时的惯性力而从桌子主体冲出并碰到乘坐者。

6、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座椅被配置为供乘坐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面对面地落座,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板状的屏蔽部,该屏蔽部设于所述桌子主体的下侧,能在紧急制动时或前面碰撞时因惯性力而以与所述物体同等的加速度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移动,所述屏蔽部的上表面侧由不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并且下表面侧由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所述屏蔽部被配置为:当对下表面侧施加拉力时向上表面侧弯折,而在拉力消失时恢复为直线状,在所述桌子主体的前端部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一边对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移动的所述屏蔽部的下表面侧施加拉力,一边将该屏蔽部向上方引导。

7、根据该构成,在紧急制动时或前面碰撞时因惯性力而在物体产生了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冲出这样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屏蔽部也因惯性力而以与物体同等的加速度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移动。而且,在桌子主体的前端部设有引导部,因此,在桌子主体的前端部,通过引导部对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移动的屏蔽部的下表面侧施加拉力。

8、在此,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移动的屏蔽部被配置为:当对下表面侧施加拉力时向上表面侧弯折,而当拉力消失时恢复为直线状,因此,在从引导部通过时,向上表面侧弯折地向上方前进,并且在从引导部通过之后,由于拉力消失而恢复为直线状,成为向上方笔直地延伸的状态。

9、如此,屏蔽部成为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状态,由此,将要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冲出的物体会碰到这样的屏蔽部,因此,能抑制物体碰到面朝后地落座于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的座椅的乘坐者。

10、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板状的屏蔽部,该屏蔽部设于所述桌子主体的下侧,能在后面碰撞时因惯性力而以与所述物体同等的加速度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移动,所述屏蔽部的上表面侧由不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并且下表面侧由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所述屏蔽部被配置为:当对下表面侧施加拉力时向上表面侧弯折,而当拉力消失时恢复为直线状,在所述桌子主体的后端部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一边对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移动的所述屏蔽部的下表面侧施加拉力,一边将该屏蔽部向上方引导。

11、根据该构成,在后面碰撞时,因惯性力而在物体产生了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冲出这样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屏蔽部也因惯性力而以与物体同等的加速度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移动。而且,在桌子主体的后端部设有引导部,因此,在桌子主体的后端部,通过引导部对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移动的屏蔽部的下表面侧施加拉力。由此,正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移动的屏蔽部在从引导部通过时,向上表面侧弯折地向上方前进,并且在从引导部通过之后,由于拉力消失而恢复为直线状,成为向上方笔直地延伸的状态。

12、如此,屏蔽部成为从桌子主体的后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状态,由此,将要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冲出的物体会碰到这样的屏蔽部,因此,能抑制物体碰到面朝前地落座于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座椅的乘坐者。

13、再者,即使使屏蔽部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向上方突出,若行程至最后的屏蔽部因反弹等而恢复,则不再存在屏风,因此,如果时机不当,则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冲出的物体可能会碰到乘坐者。

14、因此,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恢复限制单元,该恢复限制单元限制所述屏蔽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或前侧的恢复移动,以使该屏蔽部维持比所述桌子主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15、根据该构成,即使行程至最后的屏蔽部因反弹等而恢复,也能通过恢复限制单元来限制屏蔽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或前侧的恢复移动,因此,能维持屏蔽部比桌子主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16、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恢复限制单元被配置为:能通过规定的操作来解除所述屏蔽部的恢复移动的限制。

17、根据该构成,能在抑制因反弹等而将要恢复的力,维持屏蔽部比桌子主体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之后,通过对恢复限制单元进行规定的操作来解除屏蔽部的恢复移动的限制,因此能使车辆用桌子装置恢复到原来的(紧急制动等之前的)状态。

18、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副屏蔽部,该副屏蔽部设于所述桌子主体的下侧,利用所述屏蔽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力来向与该屏蔽部相反的一侧移动,并从所述桌子主体中的、与该屏蔽部突出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

19、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紧急制动时/前面碰撞时或后面碰撞时,将要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冲出的物体碰到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屏蔽部一下之后,向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或前侧弹回,由于副屏蔽部从桌子主体的后端部或前端部向上方突出,因此也能抑制弹回的物体碰到落座于车辆前后方向后侧或前侧的座椅的乘坐者。

20、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施力单元,向与所述屏蔽部因惯性力而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对该屏蔽部施力;以及约束单元,对该屏蔽部的移动进行约束,所述约束单元具有质量构件,并且被配置为在因惯性力而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了规定量以上时,解除对所述屏蔽部的约束。

21、根据该构成,在因惯性力而在物体产生了从桌子主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冲出这样的加速度的情况下,质量构件也因惯性力而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能通过简单的构造来解除对屏蔽部的约束。由此,能通过施力单元的施加力来使屏蔽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高速地移动,从而更快速地建立屏蔽部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将要从桌子主体冲出的物体碰到乘坐者。

22、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具备对车辆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进行感测的感测单元,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引爆器,该引爆器向与所述屏蔽部因惯性力而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对该屏蔽部赋予驱动力,所述引爆器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情况下,被点火而产生驱动用气体。

23、根据该构成,当感测单元感测到车辆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时,引爆器被点火而产生驱动用气体,由此,能使屏蔽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更高速地移动,从而进一步快速地建立屏蔽部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24、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质量体,能因惯性力而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重量比所述屏蔽部重;以及齿轮机构,将该质量体的惯性力传递至该屏蔽部,所述齿轮机构具有:第一小齿轮,与形成于所述质量体的齿条齿啮合;以及第二小齿轮,与该第一小齿轮同轴地旋转并且齿数比该第一小齿轮多,与形成于所述屏蔽部的齿条齿啮合。

25、根据该构成,当相对重的质量体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移动时,与形成于质量体的齿条齿啮合的第一小齿轮旋转,并且与第一小齿轮同轴的第二小齿轮也旋转。由此,形成有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的齿条齿的屏蔽部也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移动,但第二小齿轮的齿数比第一小齿轮的齿数多,因此能使屏蔽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前侧或后侧高速地移动,从而更快速地建立屏蔽部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状态。

26、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是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桌子主体并且另一端部被配置为能连接于所述物体的绳状构件,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备:载置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是否载置有物体;连接判定单元,判定所述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是否与物体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对车辆的行驶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向乘坐者发出警告和/或将车辆的速度限制为规定速度以下。

27、根据该构成,通过将一端部被连接于桌子主体的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物体,能抑制载置于桌子主体的上表面的物体因惯性力而从桌子主体冲出。

28、当然,也考虑乘坐者忘记将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物体的情形,控制单元在通过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向乘坐者发出警告(和/或将车辆的速度限制为规定速度以下),因此,通过催促乘坐者将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物体(和/或本来就不使物体产生从桌子主体冲出这样的加速度),能抑制物体从桌子主体冲出。

29、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具备周期性地接收动态地图的通信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基于动态地图判定为车辆正在特定的道路行驶时,即使在通过所述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也不限制车辆的速度。

30、例如,在自动驾驶车专用道路上事故、紧急制动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据该构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基于动态地图判定为车辆正在特定的道路(自动驾驶车专用道路等)行驶时,即使在通过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也不限制车辆的速度,因此能抑制施加不必要的速度限制。

31、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描绘有肉眼不可见且能用红外线摄像机拍摄的专用图案,所述载置判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红外线摄像机所拍摄到的图像来判定在所述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是否载置有物体。

32、根据该构成,在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描绘有肉眼不可见的专用图案,由此,能在不损害桌子主体的外观设计性的情况下,提高在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是否载置有物体的判定精度。

33、此外,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具备测定载置于所述桌子主体的上表面的物体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所述重量传感器测定出的物体的重量来设定所述规定速度。

34、例如,如果载置于桌子主体的上表面的物体的重量相对轻,则即使从桌子主体冲出的物体碰到乘坐者也不会有大碍,因此,根据该构成,控制单元根据通过重量传感器测定出的物体的重量来设定规定速度,因此能抑制施加不必要的速度限制。

35、而且,在所述车辆用桌子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有:板状的屏蔽部,设于所述桌子主体的下侧,能因惯性力而以与所述物体同等的加速度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以及绳状构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桌子主体并且另一端部被配置为能连接于所述物体,所述冲出防止单元具备:载置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桌子主体的上表面是否载置有物体;连接判定单元,判定所述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是否与物体连接;以及控制单元,对车辆的行驶进行控制,就所述屏蔽部而言,上表面侧由不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并且下表面侧由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形成,所述屏蔽部被配置为:当对下表面侧施加拉力时向上表面侧弯折,而当拉力消失时恢复为直线状,在所述桌子主体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一边对所述屏蔽部的下表面侧施加拉力,一边将该屏蔽部向上方引导,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向乘坐者发出警告和/或将车辆的速度限制为规定速度以下。

36、根据该构成,控制单元在通过载置判定单元判定为载置有物体并且通过连接判定单元判定为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未与物体连接的情况下,向乘坐者发出警告,或者将车辆的速度限制为规定速度以下,因此,通过催促乘坐者将绳状构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物体,或者本来就不使物体产生从桌子主体冲出这样的加速度,能抑制物体从桌子主体冲出。

37、除此之外,具有从桌子主体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如屏风那样向上方突出的屏蔽部,因此,假设即使在存在连接判定单元等的误判定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抑制将要从桌子主体冲出的物体碰到乘坐者。

38、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桌子装置,能抑制载置于桌子的物体因惯性力而从桌子冲出并碰到乘坐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