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及无骨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5794发布日期:2023-08-18 02: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及无骨雨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擦拭风挡玻璃的雨刷汽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及装载该弹性支承部件的无骨雨刷。


背景技术:

1、习用的无骨雨刷至少包括一弹性支承部件,该弹性支承部件为预制的弧形片状体,该弧形片状体的曲率半径自中部至两端逐步增大,即弹性支承部件在未受外力作用下可处于自然舒展状态,其 中部拱起的弧度最大,两端逐步平直;一般在弹性支承部件的中部位置加载一用于铰接雨刮臂的雨刷连接装置,雨刮臂经由雨刷连接装置施加至弹性支承部件上的推压力,使弹性支承部件可自由弹性变形地作用于雨刷胶条上,确保雨刷胶条的刮刃能始终与风挡玻璃的表面接触,实现对风挡玻璃的擦拭。但习用雨刷连接装置的长度较短,其长度一般小于雨刷胶条总长的1/3,雨刷连接装置作用于弹性支承部件的上的支撑点往往集中在弹性支承部件的中部,因此位于弹性支承部件两端的雨刷胶条的推压力最小,且由于风挡玻璃两侧边缘的弧度逐步增大,最终导致雨刷胶条的两端无法与风挡玻璃的表面紧密贴合,影响雨刷的刮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优的曲率半径设计的弹性支承部件,通过该弹性支承部件可驱使雨刷胶条更紧密与挡风玻璃面的贴合。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刷洁净度高的无骨雨刷。

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更稳定的无骨雨刷。

4、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曲率的弧形片状体,该弹性支承部件用于让雨刷胶条产生预弯曲,当弹性支承部件处于自然舒展状态下沿水平方向静置时,所述弹性支承部件以侧向中轴线y为分界,分别向两端形成第一弧形构件及第二弧形构件,所述第一弧形构件具有第一弯曲基点,所述第二弧形构件具有第二弯曲基点,所述第一弧形构件在位于第一弯曲基点的曲率半径最小,所述第二弧形构件在位于第二弯曲基点的曲率半径最小,所述第一弯曲基点和第二弯曲基点连线的离地高度小于中心点o的离地高度。

5、关于侧向中轴线y的定义为将弹性支承部件沿长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间线;关于弯曲基点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弹性支承部件纵向中轴线或与之平行的纵向线上每个点前后一定长度的弧长段,比方以弧长段20mm为例,即测量每个点前后各10mm弧长段所对应的曲率半径,即为该点的曲率半径,选择其中曲率半径最小的点作为弯曲基点(弹性支承部件两端部10mm弧长的点忽略不计),选取弧长段的长短与弹性支承部件的总长关联,长度越长,弧长段所选取的跨度越大。

6、进一步,当弹性支承部件受压与水平面相互贴合时,所述第一弯曲基点至第二弯曲基点的长度m1介于弹性支承部件总长l2的1/3至2/3之间。

7、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骨雨刷,它包括:

8、一雨刷接头支架,其中部设有用于接收刮臂的安装部,至少在安装部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构建出向下敞口的罩体构件,所述罩体构件的内腔壁包括两个引导限位构件及至少一个纵向限位部;

9、至少一前述的弹性支承部件,所述弹性支承部件直接或通过中间连接件间接装配于两引导限位构件内,所述弹性支承部件上还开设一用于与纵向限位部实现纵向限位配合的卡接部;

10、其中两所述引导限位构件分别与第一弯曲基点及第二弯曲基点位置相对,使雨刷接头支架通过引导限位构件向弹性支承部件传递刮臂施加其上的推压力;

11、一雨刷胶条,该雨刷胶条可直接或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弹性支承部件相连,并承接弹性支承部件所传递的推压力;

12、两护套,其设置于雨刷接头支架的两端,且用于包裹弹性支承部件自雨刷接头支架向外延伸的部分,同时所述护套与雨刷接头支架的外侧表面共同形成有利于降低雨刷刮刷过程中所产生风阻的导流面。

13、采用上述结构,使本发明所揭示的雨刷存在如下已现有雨刷不同的创新点:

14、将雨刷接头支架(硬质材料)构建成具有向下敞口的罩体构件,该罩体构件的整体长度至少大于弹性支承部件总长的1/3,且在罩体构件的外表面形成有利于降低风阻的导流面;

15、在雨刷接头支架内腔内设置两个跨距足够大的引导限位构件,其跨距长度l1至少大于等于弹性支承部件长度l2的1/3;

16、通过将弹性支承部件预制的曲率半径最小的弧度调整至与引导限位构件的受力部位置相匹配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增加弹性支承部件在受到引导限位构件所施加至第一弯曲基点及第二弯曲基点的推压力时,上述推压力分别向第一弧形构件及第二弧形构件的两端进行传递,进一步使雨刷胶条更好与风挡玻璃贴合的技术效果。

17、通过人为增加雨刷接头支架的长度,使其内腔中具有足够长的空间用于布置两个长跨距的引导限位构件,通过上述两个长跨距的引导限位构件分别向弹性支承部件的第一弯曲基点及第二弯曲基点所在的位置施加推压力,能够确保耦接于弹性支承部件上的雨刷胶条更好地与风挡玻璃的外表面进行贴合,尤其是位于弹性支承部件的首尾端的区域。

18、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所述纵向限位部被设置在远离安装部的位置,这样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装配好的雨刷,其弹性支承部件的卡接部与纵向限位部非必要的相互脱离,增加雨刷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曲率的弧形片状体,该弹性支承部件(2a、2b)用于让雨刷胶条(3)产生预弯曲,其特征在于:当弹性支承部件(2a、2b)处于自然舒展状态下沿水平方向静置时,所述弹性支承部件(2a、2b)以侧向中轴线y为分界,分别向两端形成第一弧形构件(i)及第二弧形构件(ii),所述第一弧形构件(i)具有第一弯曲基点(g1),所述第二弧形构件(ii)具有第二弯曲基点(g2),所述第一弧形构件(i)在位于第一弯曲基点(g1)的曲率半径最小,所述第二弧形构件(ii)在位于第二弯曲基点(g2)的曲率半径最小,所述第一弯曲基点(g1)和第二弯曲基点(g2)连线的离地高度小于中心点o的离地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构件(i)及第二弧形构件(ii)沿弹性支承部件(2a、2b)的侧向中轴线y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弧形构件(i)的曲率半径自第一弯曲基点(g1)向两端分别逐步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当弹性支承部件(2a、2b)受压与水平面相互贴合时,所述第一弯曲基点(g1)至第二弯曲基点(g2)的长度m1介于弹性支承部件(2a、2b)总长l2的1/3至2/3之间。

4.一种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引导限位构件(12a、12b)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弯曲基点(g1)至第二弯曲基点(g2)的长度m1,其为150mm≤l1≤300mm,所述弹性支承部件(2a、2b)总长l2与两引导限位构件(12a、12b)之间的距离l1长度正相关,其设置的范围为300mm≤l2≤80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引导限位构件(12a、12b)之间的距离l1为【175mm 250mm】,所述弹性支承部件(2a、2b)总长l2设置的范围为【350mm 70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部(13a、13b)被设置在远离安装部(11)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限位部(13a、13b)设置在与引导限位构件(12a、12b)相互重叠及邻接位置。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它不包括中间连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滑槽(120a)包括顶边(1201a)、侧边(1202a)、底边(1203a)及定位筋条(1204a),其中所述侧边(1202a)凸设于边壁(10)的内侧端面,所述顶边(1201a)、侧边(1202a)及底边合围形成u字型构件,且每所述滑槽(120a)的顶边(1201a)相互连接构建出一个横向连接段(a),所述定位筋条凸设于顶边的内侧端面,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边及第二直边,所述第一直边与雨刷接头支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直边与底边平行且交错设置,所述第二直边两端分别连接侧边及第一直边,该定位筋条至底边之间垂直间距与弹性支承部件的厚度相匹配。

11.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连接件(7),所述中间连接件为一承载夹板(7),所述承载夹板(7)呈长条状,其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容置槽(71)及第二容置槽(72),所述第一容置槽(71)用于穿置弹性支承部件(2b),且在第一容置槽(71)的顶部至少开设一供弹性支承部件(2b)卡接部(21b)外露的开口端,所述的第二容置槽(72)的底部形成一供雨刷胶条(3)穿置缺口(73),同时在第一容置槽(71)及第二容置槽(72)的交界处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边翼(74);

12.所述雨刷胶条(3)穿置于承载夹板(7)的第二容置槽(72)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骨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3b)由凸设于连接片(121b)上的定位块(131a)构成,该定位块(13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面形成限位配合面(1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弹性支承部件,其以侧向中轴线Y为分界,分别向两端形成第一弧形构件及第二弧形构件,所述第一弧形构件具有第一弯曲基点,所述第二弧形构件具有第二弯曲基点,所述第一弧形构件在位于第一弯曲基点的曲率半径最小,所述第二弧形构件在位于第二弯曲基点的曲率半径最小;同时本发明还揭示了使用该弹性支承部件的无骨雨刷,它包括雨刷接头支架、弹性支承部件、雨刷胶条及两护套,所述雨刷接头支架的内腔设置两引导限位构件及至少一个纵向限位部,所述两引导限位构件之间的间距L1介于弹性支承部件总长L2的1/3至2/3之间,两护套设置于雨刷接头支架的两端,且用于包裹弹性支承部件自雨刷接头支架向外延伸的部分,同时所述护套的外侧表面形成有利于降低雨刷刮刷过程中所产生风阻的导流面。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