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悬置通过橡胶的作用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发动机悬置可以有效地隔离或衰减动力总成的振动向底盘的传递,悬置仅有隔振功能,但是发动机的振动通过橡胶和减振液转化为热能扩散到大气中,振动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回收,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振动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回收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包括支撑壳体、内芯、平面轴承、运动磁轴、定子铁芯组件。支撑壳体与车体连接,支撑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主簧;内芯与发动机连接,内芯通过主簧与支撑壳体连接;平面轴承的上表面与内芯连接;运动磁轴的一端与平面轴承连接;定子铁芯组件固定于支撑壳体内,运动磁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定子铁芯组件的内圆内设置;其中,发动机振动可带动运动磁轴相对定子铁芯组件做往复运动,以使定子铁芯组件产生电流。
3、进一步地,支撑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上壳体与车体连接,上壳体顶部具有上通孔,内芯穿设于上通孔处,上壳体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开口,环形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环形折边;下壳体的第一端与上壳体连接,部分的下壳体延伸至环形折边形成的限位空间内,下壳体的第二端远离上壳体设置,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围设成容纳腔,主簧位于上壳体内,且部分的主簧位于内芯与上通孔的孔壁之间,定子铁芯组件与下壳体连接。
4、进一步地,发动机悬置还包括环形座圈,环形座圈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环形座圈的上端面与主簧的端部抵接,环形座圈的下端面与下壳体抵接。
5、进一步地,下壳体的远离上壳体一侧设置有环形安装腔,至少部分定子铁芯组件的外周面与环形安装腔的腔壁面过盈配合。
6、进一步地,环形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凹部,部分的运动磁轴延伸至避让凹部内。
7、进一步地,发动机悬置还包括限位橡胶,限位橡胶粘接固定于上壳体顶部的上通孔处。
8、进一步地,定子铁芯组件的朝向上壳体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密封罩。
9、进一步地,下壳体底部具有下开口,下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罩,密封罩的底部远离上壳体一侧设置以形成避让凹部。
10、进一步地,内芯、主簧与环形座圈一体注塑成型。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悬置,车辆包括怠速状态和行驶状态,在怠速状态下,发动机振动幅值小于预设值,定子铁芯组件连接导线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行驶状态下,发动机振动幅值超过预设值,定子铁芯组件连接导线的电路处于闭合状态。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壳体与车体连接,在支撑壳体内的容纳腔中设置主簧,与发动机连接的内芯通过主簧与支撑壳体连接,即主簧位于内芯与支撑壳体之间,主簧用于衰减内芯上的发动机传递给支撑壳体上连接的车体的振动,在此基础上,内芯通过平面轴承与运动磁轴连接,使得内芯上的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平面轴承传递给运动磁轴,进而带动运动磁轴相对于定子铁芯组件做往复运动,使得定子铁芯组件产生磁感应电流,从而将发动机的产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得以回收,避免造成能量的浪费。
1.一种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4)的远离所述上壳体(16)一侧设置有环形安装腔(141),至少部分所述定子铁芯组件(13)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安装腔(141)的腔壁面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腔(141)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凹部(142),部分的所述运动磁轴(15)延伸至所述避让凹部(1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组件(13)的朝向所述上壳体(16)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密封罩(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4)底部具有下开口(143),所述下开口(143)处设置有密封罩(42),所述密封罩(42)的底部远离所述上壳体(16)一侧设置以形成所述避让凹部(14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1)、所述主簧(17)与所述环形座圈(18)一体注塑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所述车辆包括怠速状态和行驶状态,在所述怠速状态下,发动机振动幅值小于预设值,所述定子铁芯组件(13)连接导线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行驶状态下,所述发动机振动幅值超过预设值,所述定子铁芯组件(13)连接导线的电路处于闭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