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8982发布日期:2023-06-29 16:2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用氧气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普及,选择自驾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自驾着会去一些海拔高的地方旅行,海拔高的地方容易缺氧。针对这个问题,申请号为201110060376.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燃机余电供给车载制氢氧机制氢氧气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能够制取氧气,解决缺氧问题。但是,该装置是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在氧气产生的同时也产生氢气,氢气具有易爆的特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该系统能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使用,工作时不会产生额外的气体,安全性高。

2、本发明保护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是否工作,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氧模块均设置在车辆的驾乘舱,所述制氧模块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备箱;

3、所述制氧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空压机、分子筛筒、储氧罐和缓冲储气罐,所述分子筛筒与所述储氧罐通过单向阀相连;

4、所述供氧模块包括数个出氧口和脉冲阀,所述脉冲阀与所述出氧口对应设置,每个出氧口通过所述脉冲阀与所述缓冲储气罐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分子筛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体阀;所述分子筛筒的侧面通过电磁阀和消声器与氮气出口相连。

6、进一步地,所述储氧罐和所述缓冲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

7、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空压机、所述一体阀和所述氧浓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脉冲阀电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分子筛筒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岛,所述阀岛通过消声器与氮气出口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储氧罐和所述缓冲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

10、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空压机、所述阀岛和所述氧浓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脉冲阀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子筛筒并联设置,两个所述分子筛筒之间通过节流阀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通过过滤器与空气入口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氧罐和所述缓冲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稳压阀和流量传感器。

14、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筒内填充有5a分子筛。

15、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分离氮氧的分子筛筒,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对氧气利用,不会产生额外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解水制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储氧罐和缓冲储气罐,将氧气分两部分储存,缓冲储气罐能直接给供氧模块供氧,储氧罐储存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两个部分互不干扰,实现缓冲储气罐稳定供氧。通过设置脉冲阀,实现脉冲式供氧,即能节约氧气的消耗量,还与人体呼吸节奏相近,提升氧气的吸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是否工作,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氧模块均设置在车辆的驾乘舱,所述制氧模块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备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与所述分子筛筒(1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体阀(4);所述分子筛筒(13)的侧面通过电磁阀(20)和消声器(12)与氮气出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15)和所述缓冲储气罐(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与所述分子筛筒(1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岛(19),所述阀岛(19)通过消声器(12)与氮气出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15)和所述缓冲储气罐(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筒(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子筛筒(13)并联设置,两个所述分子筛筒(13)之间通过节流阀(1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通过过滤器(1)与空气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罐(15)和所述缓冲储气罐(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稳压阀(5)和流量传感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筒(13)内填充有5a分子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氧气供给系统,属于车用氧气制备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控制模块、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制氧模块和供氧模块是否工作,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氧模块均设置在车辆的驾乘舱,所述制氧模块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备箱。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分离氮氧的分子筛筒,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对氧气利用,不会产生额外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解水制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琦伟,赵梓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实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