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68210发布日期:2023-10-27 22:3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在充电桩提供的充电功率较小,如1.5kw/3.5kw/7kw/11kw等,用户插枪充电,并在车内等待开启了乘员舱热管理,通常热管理功率较大,需求功率大于了充电桩提供的功率,需要电池对外放电补充额外的功率需求,导致车辆在充电的时候,电量持续下降,电量越充越少,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时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如果桩端或者提供的充电功率小于车辆的用电功率时,动力电池对外放电弥补功率不足的问题,将会导致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电量越冲越少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其包括:当汽车处于充电模式且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识别汽车充电的能源来源类型;获取汽车上低压系统与热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能耗信息;基于实时能耗信息与能量来源类型,确定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充电场景包括交流充电前预热场景、交流充电场景、直流充电前预热场景和直流充电场景,其中,每个充电场景预设有至少一个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装置,其包括:识别模块,被配置为当汽车处于充电模式且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识别汽车充电的能源来源类型;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汽车上低压系统与热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能耗信息;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实时能耗信息与能量来源类型,确定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充电场景包括交流充电前预热场景、交流充电场景、直流充电前预热场景和直流充电场景,其中,每个充电场景预设有至少一个能量管理策略;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

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至少包括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低压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装置,车载充电机设有交流充电口,动力电池分别与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连接,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连接,整车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5、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述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当汽车处于充电模式且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识别汽车充电的能源来源类型;获取汽车上低压系统与热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能耗信息;基于实时能耗信息与能量来源类型,确定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充电场景包括交流充电前预热场景、交流充电场景、直流充电前预热场景和直流充电场景,其中,每个充电场景预设有至少一个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由此来实现汽车充电能量管理,保证车辆在低电量充电时电池电量不会下降,避免为用户带来电越充越少的疑惑和电量焦虑。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实时能耗信息与能量来源类型,确定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为交流充电前预热场景时,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所述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功率阈值为1kw,第二功率阈值为3.3kw,第三功率阈值为3kw,第一预设比例为20%,第二预设比例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为交流充电场景时,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所述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为直流充电前预热场景时,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所述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为直流充电场景时,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所述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为20kw,所述第一比例阈值为6%,所述第二比例阈值为5%。

9.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动汽车,至少包括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低压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装置,车载充电机设有交流充电口,动力电池分别与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连接,整车控制装置分别与直流充电口、车载充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整车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该方法包括:当汽车处于充电模式且汽车处于停止状态时,识别汽车充电的能源来源类型;获取汽车上低压系统与热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能耗信息;基于所述实时能耗信息与能量来源类型,确定汽车当前所处的充电场景,所述充电场景包括交流充电前预热场景、交流充电场景、直流充电前预热场景和直流充电场景,其中,每个充电场景预设有至少一个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汽车当前所处充电场景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对所述低压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的能耗进行管控。本申请用于汽车充电能量管理,保证车辆在低电量充电时电池电量不会下降,避免为用户带来电越充越少的疑惑和电量焦虑。

技术研发人员:曹鸿圣,陈轶,汪自强,师合迪,周正伟,张洪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