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8586发布日期:2023-08-31 21: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汽车遮阳板一般包括壳体和导轨系统。导轨系统包含导轨和止动弹簧,导轨系统能使壳体沿导轨系统轴线方向转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端与导轨系统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这种汽车遮阳板在组装时,导轨外侧需要包裹塑料件,塑料件通过钢丝件固定于壳体上,设置的钢丝件及塑料件均会造成汽车遮阳板厚度的增加,且该汽车遮阳板的组装工序繁杂,零部件多。

2、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厚度薄,且组装方便。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

4、壳体总成,所述壳体总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扣合连接形成所述壳体总成的内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凹口,两个所述凹口拼接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凹口的至少一端设置插入部,所述内腔中设置限位部;

5、滑轨总成,所述滑轨总成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插入部插接于所述导轨的端部,所述导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移动。

6、作为优选,所述导轨包括外形框架,所述插入部插接于所述外形框架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外形框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一端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内。

7、作为优选,所述外形框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肋状凸起,所述肋状凸起沿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肋状凸起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外形框架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卡接于所述卡扣内。

9、作为优选,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止动弹簧和转轴,所述止动弹簧和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形框架内,所述止动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汽车顶棚总成上,所述止动弹簧与所述壳体总成连接,且所述止动弹簧能使所述壳体总成绕所述转轴旋转并停留在任意位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形框架内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止动弹簧连接,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置于所述外形框架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

11、作为优选,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总成外侧的织物外套,所述外形框架在高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织物外套的缝合针脚。

12、作为优选,设有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插入部的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具有弹性,且设有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插入部的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导轨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凹口贯通。

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中的内侧的凸起,两个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口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凸起分别抵接于所述导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14、一种汽车,包括支架,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汽车遮阳板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的顶棚总成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遮阳板,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连接形成壳体总成的内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有凹口,两个凹口拼接形成容纳槽,容纳槽与内腔连通,凹口的至少一端设置插入部,内腔中设置限位部;滑轨总成包括导轨,导轨置于容纳槽内,插入部插接于导轨的端部,导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内腔中,且限位部用于限制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该汽车遮阳板在组装时,插入部插接于导轨端部,限位部限制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导轨外侧不需要包裹塑料件,使遮阳板整体厚度变薄,导轨置于容纳槽内且部分置于内腔中,因此不需要通过钢丝件便可以直接固定于壳体上,因此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且组装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包括外形框架(211),所述插入部(112)插接于所述外形框架(211)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外形框架(211)在高度方向上的一端置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框架(21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111),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肋状凸起(113),所述肋状凸起(113)沿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肋状凸起(113)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框架(211)置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内的一端设有卡扣(212),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固定部(114),所述固定部(114)卡接于所述卡扣(2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总成(2)还包括止动弹簧(22)和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一端和所述止动弹簧(22)置于所述外形框架(211)内,所述止动弹簧(22)套设于所述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汽车顶棚总成上,所述止动弹簧(22)与所述壳体总成(1)连接,且所述止动弹簧(22)能使所述壳体总成(1)绕所述转轴(23)旋转并停留在任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总成(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形框架(211)内的第一连接件(24),所述第一连接件(24)一端与所述止动弹簧(21)连接,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内侧设有第二连接件(11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11)能置于所述外形框架(211)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4)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总成(1)外侧的织物外套,所述外形框架(211)在高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112),所述第二凹槽(2112)用于容纳所述织物外套的缝合针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限位部(111)和所述插入部(112)的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具有弹性,且设有所述限位部(111)和所述插入部(112)的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开口(115),所述开口(115)沿所述导轨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开口(115)与所述凹口(14)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中的内侧的凸起(111),两个所述凸起(111)设置于所述凹口(13)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凸起(111)分别抵接于所述导轨(21)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10.一种汽车,包括支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遮阳板,所述支架(3)的一端与所述汽车遮阳板连接,所述支架(3)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的顶棚总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汽车遮阳板,包括壳体总成和滑轨总成。壳体总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连接形成壳体总成的内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有凹口,两个凹口拼接形成容纳槽,容纳槽与内腔连通,凹口的至少一端设置插入部,内腔中设置限位部;滑轨总成包括导轨,导轨置于容纳槽内,插入部插接于导轨的端部,导轨至少部分置于内腔中,且限位部用于限制导轨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该汽车遮阳板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厚度薄,且组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卞媛媛,宋存立,张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通林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