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3171发布日期:2023-10-12 16: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传动系统作为汽车重要组成结构之一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变速器、分动器、前桥、后桥等部件。随着汽车的长时间行驶,传动系统中的各部件会长时间运行升温,导致传动系统内部的油液和蒸汽受热膨胀,使得各部件内的压强增大,此时需要通过设置在各部件上的通气孔与外界进行通气,以免出现高压油冲压油封、部件出现漏油等故障。目前,传动系统各部件能够与外界交流通气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设置在各部件上的独立通气孔实现的,由于各部件的独立通气孔设置在车辆上的高度不一致,导致难以对整车涉水深度进行统一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传动系统各部件的独立通气孔设置在车辆上的高度不一致,导致难以对整车涉水深度进行统一规范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分动器、前桥和后桥,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集成管和集成通气阀,所述集成管包括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通气管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四通气管的第一端口均与所述集成通气阀的第一通气道连通;

4、所述变速箱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分动器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前桥设置有第三通气孔,所述后桥设置有第四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第三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气孔与所述第四通气管连通。

5、可选地,所述集成通气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阀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通气道,且所述第一阀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一阀体外部空间的通气组件;

6、在所述第一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用于自远离所述第一通气道向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运动。

7、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远离所述第一通气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的第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8、在所述第一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阀杆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阀杆的运动方向为自所述第一阀杆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一腔体向伸入所述第一凹槽的方向运动。

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气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凸起,在所述第一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10、可选地,所述集成通气阀包括通过第二通气道与所述第一阀体连通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通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腔体连通;

11、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覆盖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处将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二阀体外部空间分隔,在所述第二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小于所述第二阀体外部空间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隔板用于自远离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向所述第二腔体内部运动。

12、可选地,所述第二阀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13、在所述第二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小于所述第二阀体外部空间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隔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阀杆运动,其中,所述第二阀杆的运动方向为自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向伸入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运动。

14、可选地,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凸起的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小于所述第二阀体外部空间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隔板覆盖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阀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周沿;

16、所述第二阀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阀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周沿。

1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上安装有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结构。

18、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底盘地板,所述第一通气管穿过所述底盘地板与集成通气阀连接,所述集成通气阀设于所述底盘地板上。

19、在本申请实施中,可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由集成管和集成通气阀两部分组成,集成管通过与传动系统的各部件连接,而集成管与集成通气阀连接,并将集成通气阀安装在汽车上,统一各部件通气的高度。这样,由一个集成通气阀和一根集成管将传动系统的各部件联系起来,防止水、泥沙等进入各部件的通气孔内,统一整车通气孔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分动器、前桥和后桥,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集成管和集成通气阀,所述集成管包括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通气管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四通气管的第一端口均与所述集成通气阀的第一通气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通气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用于将所述第一阀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通气道,且所述第一阀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一阀体外部空间的通气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远离所述第一通气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的第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凸起,在所述第一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通气阀包括通过第二通气道与所述第一阀体连通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通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凸起的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通气道内的气体压强小于所述第二阀体外部空间的压强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隔板覆盖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6所述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阀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周沿;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底盘地板,所述第一通气管穿过所述底盘地板与集成通气阀连接,所述集成通气阀设于所述底盘地板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传动系统的通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分动器、前桥和后桥,通气结构包括集成管和集成通气阀,集成管包括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第一通气管的第一端口、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口、第三通气管的第一端口以及第四通气管的第一端口均与集成通气阀的第一通气道连通;变速箱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分动器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前桥设置有第三通气孔,后桥设置有第四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与第一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通气孔与第二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三通气孔与第三通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第四通气孔与第四通气管连通。本申请能够统一车辆上传动系统中各部件的通气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殷石杰,李建通,张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