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6727发布日期:2024-03-13 20:54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驶安全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该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各种形式的交通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开门下车时与后方来车发生的碰撞事故占很大一部分。发生此类事故轻则造成车辆损坏,重则造型人员伤亡。

2、为了尽可能规避此类事故的发生,现在流行一种“荷式开门法”,即:开车门时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去开,这样开门者在开门过程中上半身会随之惯性转动,头部和肩膀也会自然转动,转动过程中眼睛会通过后视镜或车门打开一条缝往后看,整个完整的动作就能更好的看到车辆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车辆即将经过,进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如图1所示。由于乘车人员采用了“荷式开门法”,图中的右手开启车门5,所以,他(她)打开车门5时,必须要将身体向左侧偏转,其乘员视线范围9正好落在其后方的车外移动物体11,实际上就是同向速度较快的骑车人;因此,车上乘员12可以发现这一情况,不会将车门10完全打开,避免危险发生。但是,这是在车上乘员12有意识的情况出现的状态。

4、相反,如果其受到其它情况干扰,或者注意力未集中,就可能有意外发生。会出现用距离车门较近的手去开车门,身体不再需要侧偏转;如果没有特别注意后方情况,驾驶员很自然将车门直接向外推,来不及观察侧后方情况,导致事故发生。

5、现有技术的缺陷:

6、关于“荷式开门法”,当前现状只能依靠驾驶员或者乘客自身习惯,汽车自身暂无相关提示装置或约束装置。

7、采用“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方法”等关键词,对现有公开的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得到以下结果:

8、1、中国专利文献:“一种车门开启时防撞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83130.2,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9、“当在检测到车门周边第一预设范围内有障碍物时,即发出最高级报警信号,安全性和及时性好;同时,在检测到车门周边第一预设范围内没有障碍物,但在车门周边第二预设范围内有障碍物时,才开启检测第二预设范围内的障碍物相对于车门的运动速度和相对距离,并根据运动速度和相对距离确定对应等级的报警信号,其中,报警信号的等级和运动速度正相关,并与相对距离反相关”;

10、其记载的技术效果是:

11、“该方法和装置实现了主动探测车门周边以及后方是否有障碍物,并发出对应的报警提示,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车门撞到障碍物;同时,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减轻了控制模块的处理负担,提高了运算效率”。

12、2、中国专利文献:“一种车辆及车门开启防撞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2011096726.1,其记载的技术方案是:

13、“车辆和车门开启防撞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辆门板上朝向车辆后方的红外传感器组,红外传感器组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红外发光二极管前方的用于将红外光聚集成窄光束发射出去的第一聚光透镜、设置于第一聚光透镜旁边的用于将不同角度反射回的红外光汇聚的第二聚光透镜以及设置于第二聚光透镜后方的用于接收反射回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传感器,还包括与红外传感器组连接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还连接有用于当红外传感器组检测到车门开启时后方出现障碍物时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部件”;

14、其记载的技术效果是:

15、“该车辆及车门开启防撞装置能够检测车门外侧各种可以反射红外光的物体,有效扩大检测障碍物的种类,结构简单,成本也较低,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16、但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文献记载的现有技术方案,没有解决其存在的在采用“荷氏开门法”,由于“汽车自身无相关提示装置或约束装置”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目的是避免发生停车开门时行人车辆撞击的事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应用于乘用车,所述的乘用车包括车身、控制单元,所述的车身内部,设置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在所述的前排座位的前方和后排座位的前方,分别设置前排摄像头和后排摄像头;所述的前排摄像头和后排摄像头通过信号线路与控制单元连接。

4、所述的前排摄像头拍摄范围为前排乘员的上部身体范围;所述的后排摄像头拍摄范围为后排乘员的上部身体范围。

5、所述的前排摄像头设置的位置是仪表台、a柱、顶棚、阅读灯、内后视镜的一处或多处。

6、所述的后排摄像头设置的位置是b柱、前排座椅靠背后方、顶棚的一处或多处。

7、所述的乘用车的中控台上,设置用于车门开启防撞的音响报警器。

8、所述的音响报警器通过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

9、所述的乘用车的中控台上,设置用于车门开启防撞的灯光报警器。

10、所述的灯光报警器通过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

11、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12、通过摄像头监控驾驶员与乘客下车开门动作;在识别驾驶员或乘客下车时开门动作不正常时,进行“声”、“光”提示,并自动锁住车门;当驾驶员、乘客开门动作正确时,车门正常打开;或者开启车门的错误动作纠正后,自动取消“声”、“光”提示,车门正常打开。

13、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是:

14、所述的前排摄像头和后排摄像头监控驾驶员和乘客下车开门动作,将图像信息反馈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识别、判断驾驶员和乘客开门动作是“反手开门”,还是“顺手开门”;

15、所述的“反手开门”,是正确的开门方式,即采用人体远离车门一侧的手掌进行开门;所述的“顺手开门”,是错误的开门方式,即采用人体靠近车门一侧手掌进行开门;

16、如果为“反手开门”,车门可以正常打开,否则车内会有声音提醒或者灯光闪烁警示,即:“声”、“光”提示,车门自动锁住不会被打开;直到驾驶员或者乘客更改开门姿势后,即将“顺手开门”改变为“反手开门”后,“声”、“光”提示取消,车门可以被正常打开。

1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停车开门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通过提醒装置提示乘车人员,纠正驾驶人和乘客下车错误的开门习惯,提高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应用于乘用车,所述的乘用车包括车身(5)、控制单元(6),所述的车身(5)内部,设置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排座位的前方和后排座位的前方,分别设置前排摄像头(1)和后排摄像头(3);所述的前排摄像头(1)和后排摄像头(3)通过信号线路与控制单元(6)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排摄像头拍摄范围(2)为前排乘员的上部身体范围;所述的后排摄像头(4)拍摄范围为后排乘员的上部身体范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排摄像头(1)设置的位置是仪表台、a柱、顶棚、阅读灯、内后视镜的一处或多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排摄像头(3)设置的位置是b柱、前排座椅靠背后方、顶棚的一处或多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用车的中控台上,设置用于车门开启防撞的音响报警器(7)。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响报警器(7)通过电路与控制单元(6)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用车的中控台上,设置用于车门开启防撞的灯光报警器(8)。

8.按照权利要求7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光报警器(8)通过电路与控制单元(6)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是:通过摄像头监控驾驶员与乘客下车开门动作;在识别驾驶员或乘客下车时开门动作不正常时,进行“声”、“光”提示,并自动锁住车门;当驾驶员、乘客开门动作正确时,车门正常打开;或者开启车门的错误动作纠正后,自动取消“声”、“光”提示,车门正常打开。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开启防撞提醒装置,应用于乘用车,乘用车包括车身(5)、控制单元(6),车身(5)内部,设置前排座位和后排座位;在前排座位的前方和后排座位的前方,分别设置前排摄像头(1)和后排摄像头(3);前排摄像头(1)和后排摄像头(3)通过信号线路与控制单元(6)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提醒装置的应用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停车开门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通过提醒装置提示乘车人员,纠正驾驶人和乘客下车错误的开门习惯,提高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雷,邵发志,李春,何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