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4515发布日期:2024-02-26 17:1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卷搬运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环保、高质量的优势,集装箱运输货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经过行业从业者的努力,单体重量大,圆筒状几何形状造成自体的稳定性不佳的钢卷,也越来越多的采用集装箱进行运输,但由于装拆箱环节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且对重量限制效多,因此,一直影响着钢卷运输的集装箱化发展。

2、目前,集装箱运输行业还使用配重式叉车进行装拆箱作业,由于配重式叉车的作业特点为当其作业时,其自身重量与货物重量全部集中在其叉齿端的叉车轮上,使叉车轮对集装箱底板压力超大,使得集装箱底板损坏时常发生,不仅增加了物流费用,还降低了集装箱周转效率;采用配重式叉车进行装拆箱作业时,由于钢卷重量大加之叉车自重也非常大,使用装箱作业时,为防止集装箱倒地、保证作业安全,整个作业不能在集卡上进行,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将集装箱吊到地面进行作业,这就对集装箱的作业环境有很高要求,也要求作业现场有重型起重设备,又要有大的空场地才能作业。而实际生产现场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行业的普遍做法是用车将钢卷从工厂运到具备集装箱起重条件的场所先将集装箱吊到地面,再进行装拆箱作业,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鉴于以上,为保护集装箱底板不被损坏,并保证正常作业,行业一直采取限制卷重的办法来减少叉车对集装箱底板的压力,以保护集装箱底板,这样又限制了集装箱运输钢卷的范围,行业中也一直在寻找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

3、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128734a、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6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为解决现有重型钢卷进行集装箱装卸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型钢卷搬运车,包括车架,在车架的后部安装有主机、转向系统、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两个支重轮组和位于车辆后部与转向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整车行走的两个驱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部呈u字形,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臂架,两个臂架之间具有容纳重型钢卷的容纳空间,每个臂架下方设置有支重轮组,每个支重轮组与对应的臂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举升车架前部的升降机构,每个臂架上均设置有一个向容纳空间用于向上挂钩重型钢卷内孔壁面的挂钩装置。该发明重型钢卷搬运车能够方便将重型钢卷装入集装箱,其作业结果符合公路运输重型钢卷放置及固定的习惯要求,但由于通用集装箱底架设计,使之不能承受太重的压力,所以限制了作业叉车的吨位,又使单体重量大的货物不易进行加固,当单体重量大的货物装入集装箱后,由于重力过于集中,会出现压坏底架的现象,这又限制了集装箱运输超重货物的能力,尤其是对于柱状重型货物,如卷钢,立式放入的话不易于取放作业;卧式放置的话,与集装箱接触面小,对集装箱产生压强过大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集装箱装拆钢卷使用配重叉车进行作业时,环节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对集装箱底板损坏大,对作业场地要求高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包括驾驶室,动力装置以及其后部设置的升降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钢卷的装卸,所述支撑装置呈框形架构,使得所运送钢卷的重量分布在支撑装置上,无需配重;所述框形架构底部设轮组ⅰ,以均匀分担车与货的重量,一方面减轻车体重量,以降低对集装箱底板的压力,从而解决损坏集装箱底板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运输更重钢卷,以解决集装箱运输超重货物的范围等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外侧面一端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驾驶室下方对称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既是动力轮也是方向控制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框形架构,所述框形架构靠近驾驶室与动力装置一端的横架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并通过驾驶室侧的液压站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所述框形架构两侧架下方等间距安装有承载轮组ⅰ,当升降装置和支撑装置抬起钢卷时,所运送钢卷的重量分布在支撑装置上,并传递到下方的承载轮组ⅰ,因此专用车无需采用配重,使车体重量与配重叉车相比大幅度减轻,承载轮组ⅰ分散了对集装箱底板的压力,保护了底板,也可以增加运输钢卷的重量。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杆和横杆,所述液压杆竖向设置在靠近驾驶室一侧的所述支撑装置上表面,所述液压杆上部伸缩部分的端部水平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用于挑起待运送的钢卷,并通过液压缸驱动液压杆以实现升降。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横架和侧架,所述横架在靠近驾驶室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横架两端部对称安装有侧架,所述支撑装置呈半封闭的框形架构,以便于钢卷的进出装卸。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架尾部下表面设置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下表面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承载轮ⅱ,以保证小车负载状态下,所述弹簧有压缩的余量,小车空载运行时,承载轮组ⅰ其它轮子悬空,所述承载轮ⅱ着地并与主动轮一起支撑车体,以方便进行导向作业,以实现支撑装置尾部的承载轮ⅱ具有导向作用,同时避免用于负重的承载轮组ⅰ与地面接触,从而利于车体转向。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内部竖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承载轮ⅱ固定连接,其上端竖直穿过所述侧架尾部的阶面,并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在所述侧架上,在小车空载时,所述伸缩杆在弹簧内部起到支撑与导向作用。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空载时,所述弹簧复原,以带动所述伸缩杆伸长,从而支撑所述侧架尾部使其与地面呈角度倾斜,使得中部承载轮组ⅰ悬空,此时所述主动轮和承载轮ⅱ承重,装载钢卷步骤如下:

11、步骤一、装载钢卷:将钢卷放置在集装箱门口,驾驶空载专用车至钢卷存放处,并准确对位,后专用车不再需要改变方向,专用车直线行驶,使钢卷进入两所述侧架正中,直至所述横杆插入所述钢卷内部时合适位置停止;

12、步骤二、启动升降装置:此时启动液压站以控制液压缸带动所述液压杆上升,进而带动所述横杆上升,使得所述钢卷悬挂在所述横杆上,完成钢卷的抬升作业。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卷装载在小车上后,小车负重,所述侧架下压,使得所述弹簧压缩,以带动所述伸缩杆缩短,此时所述侧架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所有承载轮均与地板接触,并与所述承载轮2共同起到承重作用,此时专用车只需要进行直线行驶,并能够带动所述升降装置和支撑装置上负载的钢卷进入集装箱合适位置,启动油缸以控制液压缸带动所述液压杆下降,专用车退出集装箱,完成钢卷装箱,其步骤如下:

14、步骤一、运输钢卷:驾驶负载钢卷的小车至集装箱处,调整好横杆与集装箱的角度与位置后,进入所述集装箱内部,通过所述承载轮ⅱ实现小车不同方向的调整,直至所述横杆与钢卷轴线对齐,并插入钢卷至合适位置;启动油缸以控制液压缸带动所述液压杆上升,进而带动所述横杆上升,使得所述钢卷悬挂在所述横杆上,完成钢卷的抬升作业;

15、步骤二、专用车退出集装箱,卸载钢卷:关闭液压站,所述液压杆下降以带动所述横杆下降,使得钢卷落在所述支撑架中部,此时所述横杆与钢卷的内壁不接触,专用车继续后退,完成钢卷的卸载。

16、3.有益效果

17、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油缸与驾驶室固定连接,所述油缸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

19、(2)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所述横杆用于挑起待运送的钢卷,并通过液压杆实现升降;

20、(3)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所述支撑装置呈半封闭的框形架构,方便小车装卸钢卷;

21、(4)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所述侧架尾部下表面设置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下表面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承载轮ⅱ,以保证小车负载状态下,所述弹簧有压缩的余量;

22、(5)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运输钢卷装拆箱专用车的使用方法,小车空载运行时,承载轮组ⅰ其它轮子悬空,所述承载轮ⅱ着地并与主动轮一起支撑车体,以方便进行导向作业,以实现支撑装置尾部的承载轮ⅱ具有导向作用,同时避免用于负重的承载轮组ⅰ与地面接触,从而利于车体转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