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9851发布日期:2023-04-30 02:0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吸音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


背景技术:

1、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较低,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各大轮胎厂商都推出了吸音绵轮胎产品。

2、目前采用双面胶式吸音绵敷贴的轮胎,其特点在于吸音绵由绵、双面胶和隔离纸贴合在一起而组成一种绵复合体,见图1。在手动贴绵过程中,首先要把隔离纸与双面胶进行分离,分离后再进行敷贴。在分离过程中,由于隔离纸和双面胶贴合紧实且裁切整齐,因此不易分离。通常采用紧捏绵复合体的边角,使边角产生大的形变,并对此边角进行多次紧捏,然后用手指甲对此区域的的双面胶和隔离纸进行分离。此方法的缺点在于边角处的双面胶经多次紧捏后,不仅会发生部分双面胶粘合在一起的现象,而且还会发生手指/指甲接触双面胶的现象,降低后续敷贴时双面胶与轮胎的贴合性能;同时此方法还存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既能保证双面胶与轮胎的贴合性能,又能保证贴合过程的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包括:

4、主体绵;

5、边部绵,通过粘合胶黏合于所述主体绵的一侧;

6、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

7、隔离纸,覆盖于所述胶体的下方,且隔离纸的上设有一延伸至所述边部绵处胶体外的凸出部;

8、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颜色不一致,且所述主体绵的压陷硬度小于所述边部绵压陷硬度。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颜色色差不小于2△e。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体包括第一胶体和第二胶体;

11、所述第一胶体或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胶体的撕裂强度大于所述第一胶体的撕裂强度。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的材质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胶体的厚度。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之间啮合卡嵌相接。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绵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边部绵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块二者卡嵌连接。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块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形成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状。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绵、所述边部绵、所述胶体和所述隔离纸的宽度相一致,并为轮胎名义断面宽度的60%-80%。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呈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弧形。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相接端面呈倾斜状结构设置,所述相接端面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40°-50°。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通过采用主体绵和边部绵的结构形式和色差,便于让操作者快速分辨,并通过凸出部快速将隔离纸撕下,同时主体绵的压陷硬度小于边部绵压陷硬度,从而有效减少边部绵的变形,提高双面胶与轮胎的粘合性能。

23、2、通过优化胶体的结构形式及设置,从而保证主体绵和边部绵之间的黏合强度,以避免吸音绵轮胎行驶过程中,因接头间距小造成应力集中产生的绵胶断裂现象。

24、3、通过改进主体绵和边部绵之间的连接形式,提升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接头部位的抗撕裂/抗拉伸性能。

25、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7、图1为背景技术中双面胶式吸音绵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绵和边部绵相接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颜色色差不小于2△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包括第一胶体和第二胶体;所述第一胶体或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胶体的撕裂强度大于所述第一胶体的撕裂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之间;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的材质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胶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之间啮合卡嵌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绵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边部绵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块二者相适配卡嵌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的两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凹槽二者相适配卡嵌连接;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形成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绵、所述边部绵、所述胶体和所述隔离纸的宽度相一致,并为轮胎名义断面宽度的6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呈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相接端面呈倾斜状结构设置,所述相接端面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用双面胶式吸音绵,具体包括主体绵;边部绵,通过粘合胶黏合于所述主体绵的一侧;胶体,设于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下方;隔离纸,覆盖于所述胶体的下方,且隔离纸的上设有一延伸至所述边部绵处胶体外的凸出部;所述主体绵和所述边部绵的颜色不一致,且所述主体绵的压陷硬度小于所述边部绵压陷硬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保证双面胶与轮胎的贴合性能,又能保证贴合过程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王君,徐伟,卢艳伟,刘俊杰,张军华,苏明,张琳,赵笑燕,许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