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拖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8044发布日期:2023-04-19 12:5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拖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拖挂,具体涉及一种牵引拖挂装置。


背景技术:

1、牵引拖挂装置是安装在汽车尾部的装置,用于对后方的车辆或挂车进行牵引,现有的球头拖挂器由一个球头和连接杆组成,拖挂器一般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车辆尾部的防撞梁上,后方挂车上的适配器或后方的车辆通过绳索挂在球头上,前车向前运动从而实现牵引。

2、如中国专利cn215751760u中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高度拖挂装置,包括与拖挂车连接的球头连接件、与汽车连接的l型连接件、用于连接球头连接件和l型连接件的连接座,l型连接件上设有若干个与连接座连接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座上设有供球头连接件穿过的第一通孔,l型连接件与连接座通过固定件连接。该装置能够调节l型连接件与连接座之间的高度位置,达到调节球头连接件和l型连接件之间的高度位置的目的,使得该拖挂装置适应不同类型的拖挂车,适用范围广。

3、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发现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装置突出固定在车辆的后保险杠后方,无法进行折叠,一旦发生追尾事故,拖挂装置会对后方的车辆造成严重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牵引拖挂装置,不仅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拖挂车,还能保证在追尾时,拖挂装置不会对后方的车辆造成严重的损伤。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牵引拖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后防撞梁前侧面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架内设置有能带动第二连接杆向前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牵引球头。

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架内,所述螺纹杆上螺接有能在第一连接架内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能随着滑块一起上下移动的齿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下端设置有供不完全齿轮中心轴安装的第二连接架。

4、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下端向下延伸到不完全齿轮的下端,所述齿条滑动设置在限位架内,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滑块的前端穿过第三滑槽后与齿条的上端连接。

5、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二滑槽,且第一连接杆的后端能插入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端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上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左右贯穿且穿过第二滑槽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二调节孔和第一固定孔后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

6、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前后延伸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牵引球头上设置有前后延伸且能伸入到第一滑槽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前端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前后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左右贯穿且穿过第一滑槽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牵引球头通过第二固定件穿过第一调节孔和第二固定孔后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有能带动牵引球头转动的驱动机构,在车辆发生追尾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牵引球头向前进行转动,从而将牵引球头和第二连接杆折叠倒后防撞梁的前侧,避免牵引球头突出后防撞梁的后侧,避免对后方的车辆造成额外的损伤,从而能有效的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牵引拖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后防撞梁(1)前侧面上的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下方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第一连接架(3),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连接座(2)和第一连接架(3)内设置有能带动第二连接杆(4)向前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设置有牵引球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牵引拖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2)内的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架(3)内,所述螺纹杆(8)上螺接有能在第一连接架(3)内上下移动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上固定设置有能随着滑块(9)一起上下移动的齿条(10),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上端设置有与齿条(10)啮合的不完全齿轮(4a),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下端设置有供不完全齿轮(4a)中心轴安装的第二连接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牵引拖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架(12),所述限位架(12)的下端向下延伸到不完全齿轮(4a)的下端,所述齿条(10)滑动设置在限位架(12)内,所述第一连接架(3)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滑槽(3a),所述滑块(9)的前端穿过第三滑槽(3a)后与齿条(10)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牵引拖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二滑槽(4b),且第一连接杆(5)的后端能插入到第二滑槽(4b)内,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后端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a),所述第二连接杆(4)上上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左右贯穿且穿过第二滑槽(4b)的第二调节孔(4c),所述第一连接杆(5)通过第一固定件(13)穿过第二调节孔(4c)和第一固定孔(5a)后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牵引拖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前后延伸设置有第一滑槽(5b),所述牵引球头(6)上设置有前后延伸且能伸入到第一滑槽(5b)内的调节杆(6a),所述调节杆(6a)的前端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6b),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前后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左右贯穿且穿过第一滑槽(5b)的第一调节孔(5c),所述牵引球头(6)通过第二固定件(14)穿过第一调节孔(5c)和第二固定孔(6b)后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拖挂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后防撞梁前侧面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架内设置有能带动第二连接杆向前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牵引球头。设置有能带动牵引球头转动的驱动机构,在车辆发生追尾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牵引球头向前进行转动,从而将牵引球头和第二连接杆折叠倒后防撞梁的前侧,避免牵引球头突出后防撞梁的后侧,避免对后方的车辆造成额外的损伤,从而能有效的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涛,王锐,周金应,褚观耀,张明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