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1953发布日期:2023-08-04 05: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应用于吸风或者吹风结构的通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的通风系统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夏天人们在开车时身体出汗的问题。现有座椅通风系统分为吹风及吸风结构,吹风的结构可利用风机将车内的冷气流吹入通风袋体内,再由通风袋体的导风孔分布在座椅a面通风区域内,达到座椅降温的效果;吸风的结构是将座椅a面人体接触时产生的热气流吸至通风袋体内,再由风机将通风袋体的热气流排出,达到降温效果。

2、但两种形式都在降温的同时带动了椅面的空气流动,由于空气流动一方面会产生风噪,另一方面人体长时间感受风感,可能会产生不适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关节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人体乘坐环境更加适宜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面套,其下部设有发泡,所述发泡处设有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

3、导风层,所述导风层设置于所述座椅面套的表层与所述发泡顶部之间;所述导风层内部形成有用于传输气体的第一导风通道;

4、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发泡底部,所述通风单元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导风通道;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贯穿所述发泡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第二导风通道与所述导风层的风路连通;

5、导风单元,所述导风单元设置于所述发泡内部;所述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风通道;所述第三导风通道一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导风层的风路连通。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风层包括导风衬层和/或承压导风层;

7、所述导风衬层能够固定于所述座椅面套上,用于支撑所述导风层的承压;

8、所述承压导风层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座椅面套上,以使所述导风层的承压处于预设范围内。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单元还可选择性地设置有所述承压导风层;

10、当所述承压导风层设置在发泡的底部时,所述承压导风层内部形成第四导风通道,且所述第四导风通道一侧通过第一导风孔与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连通,另一侧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导风层可选用开口海绵、三维针织网布、通风袋以及所述发泡上形成的沟道。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或者进风口远离所述第三导风通道设置。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椅面套上表面形成有主通风区域,所述主通风区域为所述座椅面套与人体接触的区域;

14、所述导风层沿第一方向向所述座椅面套的投影覆盖所述主通风区域设置。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椅面套和所述导风层包括多个拼接区;

16、其中,所述主通风区域下的各个所述导风层的拼接区均能够与所述第三导风通道连通,并,通过第二导风通道和所述风机的连通。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沟槽,所述沟槽可与所述第三导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通道配合,用于辅助所述通风系统导风;

18、其中,所述导风层可以跨过至少一条所述沟槽,且位于所述沟槽两侧的所述导风层风路连通设置。

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应用有上述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风机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转工况;所述运转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停止和转速。

20、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导风层、通风单元体和导风单元。

21、其中,所述导风层设置于所述座椅表层与所述发泡顶部之间,且导风层内部形成有用于传输气体的第一导风通道;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发泡底部,其包括风机和与风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导风通道;第二导风通道贯穿发泡的顶部和底部,且第二导风通道与导风层的风路连通;所述导风单元设置于发泡内部;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风通道;第三导风通道一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其另一端与导风层的风路连通,由此可见,当风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座椅外界气流能够经由第三导风通道、第一导风通道以及第二导风通道完成向座椅面吸风或者吹风等操作,满足对座椅表面降温需求,进而为驾驶人员或者乘客带来适宜的乘坐环境。

22、本申请通过导风层、通风单元和导风单元的配合,将车内的冷气在风机的动力作用下对汽车座椅进行降温,同时降温操作由汽车座椅下层的各个通风管道与风机配合完成,不会导致汽车座椅上的人体长时间感受到风感,引起身体的不适的问题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面套(1),其下部设有发泡(2),所述发泡(2)处设有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层(3)包括导风衬层和/或承压导风层(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还可选择性地设置有所述承压导风层(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导风层(8)可选用开口海绵、三维针织网布、通风袋以及所述发泡(2)上形成的沟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或者进风口远离所述第三导风通道(6)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套(1)上表面形成有主通风区域(11),所述主通风区域(11)为所述座椅面套(1)与人体接触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套(1)和所述导风层(3)包括多个拼接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2)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沟槽(12),所述沟槽(12)可与所述第三导风通道(6)、所述第一导风通道(31)配合,用于辅助所述通风系统导风;

9.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风机(4)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风机(4)的运转工况;所述运转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停止和转速。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其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导风层、通风单元和导风单元;导风层设置于座椅面套的表层与发泡顶部之间,导风层内部形成有用于传输气体的第一导风通道;通风单元设置于发泡底部,且包括风机和与风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导风通道;第二导风通道贯穿发泡的顶部和底部,且第二导风通道与导风层的风路连通;所述导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风通道;第三导风通道一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其另一端与导风层的风路连通。本申请的通风系统将冷风通过设计的通道在汽车座椅下层完成与人体热气流换热,在达到对人体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兼顾了乘车环境的舒适性,避免人体长时间感受到风感。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付伟,刘晨,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