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9496发布日期:2023-06-08 15:5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车辆涉水顾名思义,就是指车辆在地势低洼、有积水的路面行车,在水中通行。一般发生在阴雨天气,排水设备欠缺导致路面有积水的道路低洼地段,汽车涉水后,其一会导致高压分电系统潮湿或进水短路,造成熄火。该情况比较常见,看着水很浅,车也能过去,却熄火了,通常是溅水造成,其二会导致排气管进水。汽车排气管位置比较低,通常来说水位漫过排气管处就会因无法排气而熄火,其三会导致进气口进水,即在空气滤清器处进水导致熄火。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在水位比较高的时候才发生,故在汽车涉水时需要进行提醒或者报警,避免熄火。

2、如中国专利cn216034230u公开了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此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所述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的下端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下端设置有储水板,所述壳体内部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流水孔,最中间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工字型浮漂,所述工字型浮漂上端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壳体内部的上表面正对所述工字型浮漂处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还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具有水位测量精确,防止误报警等优点。

3、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涉水报警大多依赖感应器,而感应器遇到恶劣的环境后,稳定性不强,极易出现问题,导致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感应不够灵敏,报警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的涉水报警大多依赖感应器,而感应器遇到恶劣的环境后,稳定性不强,极易出现问题,导致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感应不够灵敏,报警不及时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机械感应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喇叭报警机构,所述机械感应机构包括浮动板,所述浮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宽距螺纹杆,所述宽距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轴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扇形齿板,所述扇形齿板的底端轴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极块,所述电极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一侧搭接。

3、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扇形齿板的轴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宽距螺纹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的轴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涡轮扇。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侧活动卡接有空槽环,所述空槽环的上侧活动卡接有喇叭口。

8、优选的,所述喇叭口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涡轮扇位于所述空槽环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机械感应机构,实现浮力式机械传动,避免感应器长时间后不稳定,提高长期的准确性,通过浮动板遇到水后产生浮力,并推动宽距螺纹杆向上,宽距螺纹杆的螺纹螺距很大,整个宽距螺纹杆只有半圈,宽距螺纹杆在锥形齿轮的内部转动并产生啮合力,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啮合扇形齿板在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扇形齿板的轴部带动第一电极板转动,第一电极板扇形转动后与电极块接触,使得电路接通,产生刺耳爆鸣声,经过喇叭口向外扩散,进行报警。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喇叭报警机构,实现声音报警,通过第一电极板扇形转动后与电极块接触,使得电路接通,此时马达通电启动,马达带动涡轮扇在空槽环的内部转动,涡轮扇的间隙和空槽环的侧向孔洞在高速交错的情况下产生刺耳爆鸣声,经过喇叭口向外扩散,进行报警。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3)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机械感应机构(2),所述第二壳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喇叭报警机构(4),所述机械感应机构(2)包括浮动板(26),所述浮动板(2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宽距螺纹杆(21),所述宽距螺纹杆(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锥形齿轮(22),所述锥形齿轮(22)的轴部固定安装有轴承(23),所述锥形齿轮(2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扇形齿板(25),所述扇形齿板(25)的底端轴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极板(27),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极块(24),所述电极块(2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极板(27)的一侧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3)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扇形齿板(25)的轴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的内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距螺纹杆(2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22)的轴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端内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5),所述连接板(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4)的下侧中部固定安装有马达(46),所述马达(46)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涡轮扇(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4)的上侧活动卡接有空槽环(42),所述空槽环(42)的上侧活动卡接有喇叭口(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41)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44)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涡轮扇(43)位于所述空槽环(4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涉水报警装置,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机械感应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喇叭报警机构。本技术通过浮动板遇到水后产生浮力,推动宽距螺纹杆向上,其螺纹螺距很大,整个宽距螺纹杆只有半圈,宽距螺纹杆在锥形齿轮的内部转动并产生啮合力,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啮合扇形齿板在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扇形齿板的轴部带动第一电极板转动,第一电极板扇形转动后与电极块接触,使得电路接通,产生刺耳爆鸣声,经过喇叭口向外扩散,进行报警,通过设置机械感应机构,实现浮力式机械传动,避免感应器长时间后不稳定,提高长期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德,吴锐军,陈良忠,杨东奇,倪小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天德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