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结构、后视镜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8891发布日期:2023-10-06 06:1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结构、后视镜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后视镜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逐渐朝向智能化进行发展,现有的车辆中也逐渐搭载摄像头以用于辅助或实现自动泊车。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丝将摄像头前盖进行定位和固定,镜头再伸入过孔中,但是这种定位安装方式会存在摄像头定位精度低,导致镜头与过孔之间间隙不均匀,且现有的定位安装方式一般只对摄像头的轴向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安装后摄像头的镜头边缘可能会与过孔零贴,从而导致镜头受力,存在降低摄像头清晰度的风险,同时影响环视拼接和自动泊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结构、后视镜及车辆,其能够使得摄像头精准定位,使得镜头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镜头与过孔之间零贴,影响摄像头的功能。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定位结构,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通过摄像头的镜头的过孔,多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多个支架分别布置在所述过孔的外周,所述支架设有用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底面的第一定位部和已定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侧面的第二定位部。

3、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所第二定位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抵在所述盖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4、可选地,所述盖体设有n个侧面,所述支架的设置数量与所述侧面的数量相等,其中,n≥3。

5、可选地,相邻的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端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端角位置。

6、可选地,所述支架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凹口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

7、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处,所述凹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8、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平面度以及平行度小于0.1mm,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垂直度小于0.1mm。

9、可选地,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盖体向外延伸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柱连接。

1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包括上述的定位结构。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后视镜。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申请所公开的定位结构通过设置多个环绕在过孔外周的支架,并且通过支架上的第一定位部与摄像头的盖体的底面进行抵接,从而能够使得摄像头在过孔的轴向进行定位,通过支架上的第二定位部与摄像头的盖体的侧面进行抵接,从而能够使得摄像头在过孔的径向进行定位,因此,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能够实现摄像头在过孔的轴向和径向精准定位,保证摄像头的镜头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镜头与过孔零贴影响摄像头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通过摄像头的镜头的过孔,多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多个支架分别布置在所述过孔的外周,所述支架设有用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底面的第一定位部和已定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侧面的第二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所第二定位部,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抵在所述盖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n个侧面,所述支架的设置数量与所述侧面的数量相等,其中,n≥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端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端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凹口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具有夹角a,所述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处,所述凹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平面度以及平行度小于0.1mm,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垂直度小于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盖体向外延伸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柱连接。

9.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视镜。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结构,包括安装板和支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通过摄像头的镜头的过孔,多个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多个支架分别布置在所述过孔的外周,所述支架设有用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底面的第一定位部和已定于抵在所述摄像头的盖体的侧面的第二定位部。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及车辆。本申请能够使得摄像头精准定位,使得镜头与过孔之间的间隙均匀,避免镜头与过孔之间零贴,影响摄像头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宗伟伟,丁瑞萱,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