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门加强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6441发布日期:2023-11-17 18:4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门加强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门加强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多种车型,例如运动型多用途车型(简称suv车型)而言,通常采用沿左右方向贯穿汽车尾门的贯穿式尾灯来提升汽车尾门的造型。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suv车型的尾门中部预留安装槽来安装贯穿式尾灯,而安装槽的设置使得尾门的截面面积在尾灯处减小,导致尾门的整体刚度不连续,同时,也使得尾门的模态偏低、振动响应偏大,容易产生由尾门引起的压耳、振动、噪声等问题,严重影响驾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对于采用贯穿式尾灯的尾门而言,如何提升尾门的刚度和模态,以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由尾门引起的振动噪声。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门加强支架,用于装设于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之间,所述尾门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架本体用于与所述尾门内板连接,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背离所述尾门内板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第一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贯穿式尾灯。

3、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延伸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处。

5、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贴合。

6、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第二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后风档玻璃。

7、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脚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延伸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呈阶梯状结构。

9、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三支撑脚,所述第三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第三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安装板用于安装牌照。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脚和/或所述第三支撑脚上设有减重孔。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之间设置尾门加强支架,并将尾门加强支架的支架本体连接于尾门内板上,将尾门加强支架的支撑部连接于尾门外板的第一安装板(即尾门外板的贯穿式尾灯安装板)上,以在贯穿式尾灯处利用尾门加强支架将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连接起来,这不仅增加了贯穿式尾灯处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尾门总成的模态和刚度性能,还使得尾门总成的整体刚度连续且均匀,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由尾门总成所引起的振动噪声,提高了驾乘人员驾乘时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尾门加强支架,用于装设于尾门外板(300)和尾门内板(4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支撑部(2),所述支架本体(1)用于与所述尾门内板(400)连接,所述支撑部(2)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所述尾门内板(400)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300)的第一安装板(31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310)用于安装贯穿式尾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上设有加强肋(213),所述加强肋(213)沿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0)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还包括第二支撑脚(22),所述第二支撑脚(2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21)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300)的第二安装板(32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320)用于安装后风档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脚(22)包括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支撑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22)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1)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222)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朝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方向延伸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呈阶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还包括第三支撑脚(23),所述第三支撑脚(23)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脚(21)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300)的第三安装板(330)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安装板(330)用于安装牌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脚(22)和/或所述第三支撑脚(23)上设有减重孔(3)。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尾门加强支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门加强支架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尾门加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架本体用于与所述尾门内板连接,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背离所述尾门内板的一侧,并用于与所述尾门外板的第一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贯穿式尾灯。这样,可在贯穿式尾灯处利用尾门加强支架将尾门外板和尾门内板连接起来,不仅增加了贯穿式尾灯处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尾门总成的模态和刚度性能,还使得尾门总成的整体刚度连续且均匀,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由尾门总成所引起的振动噪声,提高了驾乘人员驾乘时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坤权,李鑫,张奔,毛杰,单喜乐,周昌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