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640发布日期:2023-09-02 15:0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电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换电自卸车。


背景技术:

1、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货箱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矿区内纯电动非道路宽体自卸车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为了提高周转率,通常采用换电自卸车,换电自卸车包括动力电池模块及配套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动力电池模块包括动力电池以及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电池框架,换电时对电池框架及动力电池进行整体更换。

2、目前市场上的换电非道路宽体自卸车的控制模块是布置在驾驶室下方,依靠驾驶室的舱板形成防护。动力电池基本是布置在驾驶室后方或者前后轮之间,采用这种动力电池布置形式的主要原因是电池需要集中布置,方便换电站进行电池的整体更换。而这种布置形式存在弊端,由于货箱前端通常会设置帽檐,货箱帽檐越过动力电池模块而遮挡在驾驶室上方,因此在车辆进入换电站后必须将货箱举升到一定高度,使货箱帽檐远离动力电池,换电站的换电机构才能将车辆动力电池进行更换;而且由于车辆货箱需要举升,换电站也需要建设地比较高。另外,货箱内完往往会有部分残渣未彻底卸载完,车辆进入换电站进行换电时,货箱举升会将货厢内残渣倒入换电站内,将换电站内弄脏。

3、授权公告号为cn216139805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3月29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换电的纯电动的矿用自卸车,其动力底盘包括驾驶室和安装平台,电池箱(动力电池模块)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驾驶室和安装平台沿驾驶室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货箱的帽檐设置有避让电池箱的避让缺口,以便于通过升降的方式装卸电池箱。这种换电自卸车实际上是采用了窄体驾驶室,通过宽度较小的驾驶室以在车头让出布置动力电池模块的空间,而对于这种驾驶室,布置在驾驶室下方的控制模块会压缩驾驶室内空间,驾驶室舱板需要隆起以对下方的控制模块进行避让,减小了驾驶室内空间,不便于驾驶员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电自卸车,以解决目前的换电自卸车因驾驶室下方的控制模块而导致驾驶室内空间较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换电自卸车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换电自卸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沿车宽方向布置的驾驶室和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配套有控制模块,车架上还设有货箱,货箱上设有伸到驾驶室上方的帽檐,帽檐一侧设有用于在动力电池模块升降时进行避让的避让空间,控制模块与动力电池模块布置在驾驶室的同一侧。

4、有益效果:将动力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布置在驾驶室的沿车宽方向的同一侧,利用驾驶室朝向动力电池模块一侧空间将控制模块布置在驾驶室的沿车宽方向的一侧,避免控制模块布置在驾驶室下方而影响驾驶室内空间,有利于在驾驶室内形成较大的驾驶员活动空间。

5、进一步地,控制模块与动力电池模块前后布置。

6、有益效果:有利于布置紧凑,便于换电操作。

7、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布置在动力电池的前侧。

8、有益效果:使控制模块靠前布置,而远离后方的货箱,有利于避免向货箱内装料时散落物砸到控制模块。

9、进一步地,控制模块靠近驾驶室设置,车架上于控制模块的远离驾驶室的一侧设有检修台。

10、有益效果:使控制模块靠近驾驶室设置而便于在远离驾驶室的一侧形成检修台,以方便人员检修操作。

11、进一步地,帽檐与控制模块上下错开,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外部罩设有防护罩。

12、有益效果:通过防护罩保护内部控制器,避免损坏。

13、进一步地,车架上设有走台,动力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走台上。

1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走台来布置动力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便于动力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的安装固定。

15、进一步地,帽檐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伸到驾驶室上方的第二段,第一段位于动力电池模块的后方。

16、有益效果:利用l形的帽檐有利于保证帽檐的结构强度,并保证对动力电池模块的装卸操作进行避让。

17、进一步地,帽檐的第一段的下方设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用于顶撑帽檐的第一段而对货箱进行举升。

18、有益效果:利用帽檐方便举升油缸举升货箱。

19、进一步地,举升油缸与第一段的中部相连。

20、有益效果:有利于受力均匀,使用可靠。

21、进一步地,第一段倾斜设置,第一段的前端高于后端。

22、有益效果:将第一段倾斜设置便于抬高第二段的高度,以便于保持帽檐与驾驶室顶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电自卸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沿车宽方向布置的驾驶室和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配套有控制模块,车架上还设有货箱,货箱上设有伸到驾驶室上方的帽檐,帽檐一侧设有用于在动力电池模块升降时进行避让的避让空间,其特征是,控制模块与动力电池模块布置在驾驶室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控制模块与动力电池模块前后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控制模块布置在动力电池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控制模块靠近驾驶室设置,车架上于控制模块的远离驾驶室的一侧设有检修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帽檐与控制模块上下错开,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外部罩设有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车架上设有走台,动力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走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帽檐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伸到驾驶室上方的第二段,第一段位于动力电池模块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帽檐的第一段的下方设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用于顶撑帽檐的第一段而对货箱进行举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举升油缸与第一段的中部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自卸车,其特征是,第一段倾斜设置,第一段的前端高于后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自卸车,换电自卸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沿车宽方向布置的驾驶室和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配套有控制模块,车架上还设有货箱,货箱上设有伸到驾驶室上方的帽檐,帽檐一侧设有用于在动力电池模块升降时进行避让的避让空间,控制模块与动力电池模块布置在驾驶室的同一侧;避免控制模块布置在驾驶室下方而影响驾驶室内空间,有利于在驾驶室内形成较大的驾驶员活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祥,向锋,胡伟,张万里,高强,黄伟东,邢旭,王付利,聂金合,王愿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宇通矿用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