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649发布日期:2023-09-02 15:0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目前,混凝土泵车、消防车等作业机械在进行原地作业时均采用伸缩支腿结构进行支撑,其伸缩支腿结构主要采用x型支腿结构或者h型支腿结构,两者均包括设置有至少两节臂节的伸缩臂以及设置于伸缩臂端部的支腿,其中,伸缩臂相邻的两节臂节的其中一个形成滑道,另一个滑动设置在该滑道内。

2、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支腿结构,当伸缩臂伸长且位于伸缩臂端部的支腿竖直方向撑起时,相邻臂节中位于内侧的臂节底板端部与位于外侧的臂节的底板接触受力,其受力较为集中,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容易发生损坏,这极大地限制了作业机械的结构设计,影响了整个设备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伸缩支腿结构受力集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支撑结构,包括:

3、伸缩臂,包括至少两个套接的臂节;

4、支腿,与所述伸缩臂垂直固定;

5、其中,所述伸缩臂相邻的所述臂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臂节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搭接件,位于内侧的所述臂节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搭接件相应的第二搭接件,当位于内侧的所述臂节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搭接件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二搭接件下侧,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搭接件接触配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搭接件和所述第二搭接件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臂节的长度方向延伸。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搭接件沿所述臂节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搭接件设置有导向斜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臂节包括顶板、底板和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一对所述侧板围成内腔,一对所述侧板相背离方向侧分别与所述顶板、底板围成侧向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搭接件位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搭接件位于所述侧向槽。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搭接件的上侧与所述顶板的下侧接触配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伸缩臂相邻的所述臂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臂节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件,位于内侧的所述臂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端部臂节、第二端部臂节和至少一个中间臂节,所述第一端部臂节位于相邻的所述中间臂节的外侧,所述第二端部臂节位于相邻的所述中间臂节的内侧,所述第一端部臂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搭接件,所述第二端部臂节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所述中间臂节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所述中间臂节的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搭接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伸缩支撑结构,所述中间臂节设置有两个以上,各所述中间臂节依次套接。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的伸缩支撑结构。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相邻两个臂节之间通过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相互配合,可以将位于内侧的臂节的底板与位于外侧的臂节的底板之间的压力分散至臂节的侧壁位置,从而有效解决受力集中的问题,提高支撑能力。

1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件和所述第二搭接件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臂节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件沿所述臂节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搭接件设置有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节包括顶板、底板和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一对所述侧板围成内腔,一对所述侧板相背离方向侧分别与所述顶板、底板围成侧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件位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搭接件位于所述侧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件的上侧与所述顶板的下侧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相邻的所述臂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臂节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件,位于内侧的所述臂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包括第一端部臂节、第二端部臂节和至少一个中间臂节,所述第一端部臂节位于相邻的所述中间臂节的外侧,所述第二端部臂节位于相邻的所述中间臂节的内侧,所述第一端部臂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搭接件,所述第二端部臂节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所述中间臂节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搭接件,所述中间臂节的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搭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臂节设置有两个以上,各所述中间臂节依次套接。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支撑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支撑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伸缩支撑结构包括伸缩臂和支腿;伸缩臂包括至少两个套接的臂节;支腿与伸缩臂垂直固定;其中,伸缩臂相邻的臂节中,位于外侧的臂节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搭接件,位于内侧的臂节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搭接件相应的第二搭接件,当位于内侧的臂节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一搭接件位于相应的第二搭接件下侧,并与相应的第二搭接件接触配合。本技术提供的伸缩支撑结构及作业机械,相邻两个臂节之间通过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相互配合,可以将位于内侧的臂节的底板与位于外侧的臂节的底板之间的压力分散至臂节的侧壁位置,从而有效解决受力集中的问题,提高支撑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詹先义,张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