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4765发布日期:2023-10-22 11: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为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汽车行驶噪声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现有一般通过改善轮胎材料,使其材质更软、与地面更贴合,或优化纹路形状来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

3、(二)技术方案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包括轮胎主体;

5、纵向环形导气槽,所述纵向环形导气槽呈环形状设置于轮胎主体的外侧中部,所述纵向环形导气槽用于轮胎主体外侧的中部导气;

6、弧形纹,所述弧形纹设置于纵向环形导气槽内,用于增加纵向环形导气槽内部与地面的摩擦力;

7、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所述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呈换形状分别设置于轮胎主体外侧面的左右两侧。

8、优选的,所述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结构一致,且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呈左右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弧形纹包括左弧形凸起纹和右弧形凸起轮,所述左弧形凸起纹从左至右向下倾斜,且右弧形凸起轮从右至左向下倾斜,所述左弧形凸起纹的左端与纵向环形导气槽内部左侧边沿处相连接,且右弧形凸起轮的右端与纵向环形导气槽内部右侧边沿处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右降噪纹路包括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外侧弧形槽和凸起,所述横向槽顶端左侧与上弧形槽相连接,所述横向槽的底端左侧与内侧弧形槽相连接,所述横向槽的底端右侧与外侧弧形槽相连接,所述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外侧弧形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轮胎主体为一体成型。

11、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由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组成,且上弧形槽顶部高过外侧弧形槽底部。

12、优选的,所述横向槽呈横向设置,且横向槽外侧端贯穿轮胎主体边沿处。

13、优选的,所述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的内侧端均与纵向环形导气槽相接通。

14、优选的,所述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的宽度均小于一厘米,且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与内侧的凸起间距小于三毫米。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具备以下

17、有益效果:

18、该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通过在轮胎主体的外侧中部设置了纵向环形导气槽,且在纵向环形导气槽两侧分别设置了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结构一致,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依次由上弧形槽、横向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组成,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外侧弧形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凸起,横向槽内部空气可通过轮胎主体边沿处进行排出,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内部空气导向至纵向环形导气槽进行排出,有效减小挤压空气时产生的噪音,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的宽度均小于一厘米,且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与内侧的凸起间距小于三毫米,减少横向槽、上弧形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内侧宽度,减少沟槽的大小,沟槽变小、空气体积降低,压缩、膨胀的空气变少,且使临近的花纹大小均不相同,从而分散噪音、避免声能叠加,进而降低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降噪纹路(4)和右降噪纹路(5)结构一致,且左降噪纹路(4)和右降噪纹路(5)呈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纹(3)包括左弧形凸起纹(31)和右弧形凸起轮(32),所述左弧形凸起纹(3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且右弧形凸起轮(32)从右至左向下倾斜,所述左弧形凸起纹(31)的左端与纵向环形导气槽(2)内部左侧边沿处相连接,且右弧形凸起轮(32)的右端与纵向环形导气槽(2)内部右侧边沿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降噪纹路(5)包括横向槽(51)、上弧形槽(52)、内侧弧形槽(53)、外侧弧形槽(54)和凸起(55),所述横向槽(51)顶端左侧与上弧形槽(52)相连接,所述横向槽(51)的底端左侧与内侧弧形槽(53)相连接,所述横向槽(51)的底端右侧与外侧弧形槽(54)相连接,所述横向槽(51)、上弧形槽(52)、内侧弧形槽(53)、外侧弧形槽(54)的内部均设置有凸起(55),所述凸起(55)与轮胎主体(1)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由左降噪纹路(4)和右降噪纹路(5)组成,且上弧形槽(52)顶部高过外侧弧形槽(54)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51)呈横向设置,且横向槽(51)外侧端贯穿轮胎主体(1)边沿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弧形槽(53)和外侧弧形槽(54)的内侧端均与纵向环形导气槽(2)相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51)、上弧形槽(52)、内侧弧形槽(53)和外侧弧形槽(54)的宽度均小于一厘米,且横向槽(51)、上弧形槽(52)、内侧弧形槽(53)和外侧弧形槽(54)与内侧的凸起(55)间距小于三毫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型轮胎胎面结构,包括轮胎主体、纵向环形导气槽、弧形纹、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通过在轮胎主体的外侧中部设置了纵向环形导气槽,且在纵向环形导气槽两侧分别设置了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左降噪纹路和右降噪纹路结构一致,依次由上弧形槽、横向槽、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组成,横向槽内部空气可通过轮胎主体边沿处进行排出,内侧弧形槽和外侧弧形槽内部空气导向至纵向环形导气槽进行排出,有效减小挤压空气时产生的噪音,通过减少沟槽的大小,沟槽变小、空气体积降低,压缩、膨胀的空气变少,且使临近的花纹大小均不相同,从而分散噪音、避免声能叠加,进而降低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廖礼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骏标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