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0827发布日期:2024-04-01 13:5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1、汽车座椅是乘员与汽车接触的第一媒介,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汽车座椅的头枕能够对乘员的颈部和头部进行支撑、保证乘员的颈部安全。出于乘员舒适性的考虑,现有的座椅头枕在设计时,会与乘员头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但是,一旦发生碰撞,乘员头部会快速经过该间隙与头枕接触,这会加剧对乘员颈部的鞭打伤害。

2、为了降低汽车发生碰撞时头枕对乘员颈部的鞭打伤害,部分汽车座椅在设计时,会适当地降低头枕与乘员头部的间隙,进而使得在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头部、胸部以及脊椎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差都更小,从而降低头枕对乘员颈部的伤害。但是,头枕与乘员头部的间隙变小,会对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为了保证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同时降低碰撞时头枕对乘员颈部的伤害,主动式头枕成为了汽车座椅的重点研究方向。主动式头枕在碰撞时能够迅速、主动地向前运动,从而拖住乘员头部进而降低头枕对乘员头部和颈部的鞭打伤害。

4、现有技术中的主动式头枕包括气囊式和机械式两种。其中,气囊式主动头枕是在头枕的正面装设一个安全气囊,在碰撞时气囊点爆并拖住乘员的头部。但是,气囊在点爆时具有瞬时的巨大冲击,可能会造成乘员头部的快速反弹,这会加剧对乘员颈部的伤害。机械式主动头枕是通过带动座椅靠背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头枕向前运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先控制座椅靠背的前后运动,迟滞较高、相应时间较长。

5、因此,现有的主动式头枕存在安全性不高、响应速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动式头枕存在安全性不高、响应速度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枕可转动地设置于座椅本体的靠背顶部;头枕驱动机构包括背板、驱动组件、以及连接构件:其中,背板固定设置于座椅本体的靠背内侧中部、沿靠背的延伸方向延伸;驱动组件设置于靠背内部、位于背板的一侧,并且包括支撑构件、连杆驱动构件、滑动构件和滑动驱动构件。

3、其中,支撑构件在靠背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与背板相对的位置,并且在厚度方向上位于靠近背板的第一位置或远离背板的第二位置;滑动构件可沿高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背板上;连杆驱动构件包括至少一根连杆,连杆驱动构件的一端与滑动构件连接,连杆驱动构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连接;滑动驱动构件设置于背板上、与滑动构件连接并驱动滑动构件沿背板的延伸方向滑动、且联动支撑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并且,连接构件呈杆状结构,且连接构件的一端与支撑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头枕下端固定连接。

5、采用上述方案,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滑动驱动构件可以推动滑动构件沿着背板的延伸方向滑动,滑动构件滑动时,与滑动构件连接的连杆驱动构件会带动支撑构件在靠近背板的第一位置和远离背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支撑构件移动时,与支撑构件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构件会绕着支撑构件与连接构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连接构件另一端的头枕转动,从而使得头枕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有从座椅后部转动至座椅前部的移动。由于头枕具有这样的前后移动方式,可以在碰撞发生时对乘员头部有一个很好地支撑,能够降低碰撞对乘员颈部的伤害。并且,该头枕驱动机构还具有对乘员的颈部伤害小、响应速度较快的特点。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连杆驱动构件包括设置于背板和支撑构件之间的第一连杆;滑动构件包括可沿背板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

7、并且,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构件连接;并且,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杆和第一吸能部件;并且,背板的一侧、靠近背板的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滑杆的一端经由第一固定块与背板固定、另一端与滑动驱动构件固定连接;滑动驱动构件经由第二固定块与背板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滑杆的外周;第一吸能部件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与第一固定块和/或滑动驱动构件之间。

8、采用上述方案,将连杆驱动构件设置为一根连杆,结构简单、节省了制造成本;并且,利用一根连杆带动支撑构件的移动,仅对该一根连杆进行驱动控制即可,响应速度较快。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滑动驱动构件为火药驱动器;第一吸能部件为套设在第一滑杆外周、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块和第一固定块的螺旋弹簧;或者,第一吸能部件为套设在第一滑杆外周、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块和滑动驱动构件的螺旋弹簧;或者,第一吸能部件为套设在第一滑杆外周的两根螺旋弹簧,其中一根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第一固定块连接,另一根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动驱动构件连接。

10、采用上述方案,将滑动驱动构件设置为火药驱动器,火药点爆速度较快,因此可以提高头枕的转动速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支撑构件呈板状结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且另一端在支撑构件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或低于第一移动位置的第二移动位置;或者,支撑构件呈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大小对应的块状构件,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可转动地连接。

12、采用上述方案,将支撑构件设置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在运动时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对乘员头部的支撑更加精准。块状结构的体积更小、灵活度更高、可以在运动时具有较高反应速度,提高了碰撞发生时对乘员头部支撑的响应速度。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支撑构件呈板状结构;连杆驱动构件包括设置于背板和支撑构件之间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滑动构件包括可沿背板的高度方向相对滑动的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

14、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间隔设置于支撑构件的一侧;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长度相等、中部经由第一转动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15、采用上述方案,将连杆驱动构件设置为包括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由于连杆的数量较少、对连杆的控制比较容易,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并且,相较于单根连杆,两根连杆的稳定性更好,使得该头枕驱动机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支撑构件呈板状结构;连杆驱动构件包括设置于背板和支撑构件之间、在背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至少两组连杆组合体;滑动构件包括可沿背板的高度方向相对滑动的第四滑块和第五滑块;其中,每一组连杆组合体均包括两根长度相等、中部经由第二转动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连杆。

17、并且,位于最靠近背板的首端连杆组合体中的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四滑块和第五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与首端连杆组合体相邻的中间连杆组合体对应的两根连杆的一端;位于最靠近支撑构件的末端连杆组合体中的两根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与末端连杆组合体相邻的中间连杆组合体对应的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另一端可滑动地间隔设置于支撑构件的一侧;位于首端连杆组合体和末端连杆组合体之间的各中间连杆组合体的端部均与相邻的中间连杆组合体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18、采用上述方案,将连杆驱动构件设置为包括多组由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构成的连杆组合体,稳定性更高。并且,由于连杆组合体能够在背板和支撑构件之间有较长的移动范围,也可以带动头枕有较大的前后移动空间,保证了碰撞发生时对乘员头部的支撑效果。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驱动组件设置于背板朝向汽车座椅后部的一侧,并且,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滑杆和第二吸能部件;并且,滑动驱动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其中,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分别经由对应的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固定于背板的一侧、分别靠近背板的上下两端的位置;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固定连接;与连杆驱动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两个滑块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二滑杆外周;第二吸能部件固定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其中,第二吸能部件为套设于第二滑杆外周的螺旋弹簧;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均为火药驱动器。

2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吸能部件的设置,可以在头枕与乘员头部接触时、利用该吸能构件吸收头部向后运动的能量,进一步提高了对乘员颈部的保护程度。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驱动组件设置于背板朝向汽车座椅前部的一侧,并且,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滑杆、第三吸能部件和第四吸能部件。

22、并且,滑动驱动构件包括第三驱动部件;其中,第三滑杆的两端分别经由第五固定块和第六固定块固定于背板的一侧;与连杆驱动构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两个滑块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三滑杆外周;第三吸能部件设置于第五固定块与其中一个滑块之间;第四吸能部件设置于第六固定块与另一个滑块之间;两个滑块中,其中一个滑块更靠近第五固定块、另一个滑块更靠近第六固定块;滑动驱动构件套设固定于两个滑块之间的第三滑杆的外周;并且,第三吸能部件和第四吸能部件均为套设于第三滑杆外周的螺旋弹簧;其中第三吸能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固定块和其中一个滑块固定连接;第四吸能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五固定块和另一个滑块固定连接。并且,滑动驱动构件为火药驱动器。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自头枕本体延伸出头枕本体下端的延伸杆。并且,座椅靠背的上横梁的外周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转动部和固定部;其中,动部套设于上横梁的外周,固定部与转动部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构件呈杆状结构,连接构件的一端与支撑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固定连接;延伸杆延伸出头枕本体的末端并与固定部可滑动地连接。

24、并且,固定部呈块状结构,且固定部内设置有与延伸杆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与延伸杆的外壁上分别适配地设置有卡合凸起和凹槽。

25、采用上述方案,在汽车座椅靠背的上横梁的外周可转动地设置转轴组件,通过转动部的转动可以带动头枕转动,使得头枕可以前后移动;通过延伸杆与固定部可滑动地连接,可以带动头枕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头枕的高度和前后位置后可以根据乘员的乘坐需求进行调节,提高了乘坐舒适度。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任意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本方案提供的汽车座椅的头枕驱动机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头枕驱动机构的滑动驱动构件可以推动滑动构件沿着背板的延伸方向滑动,滑动构件滑动时,与滑动构件连接的连杆驱动构件会带动支撑构件在靠近背板的第一位置和远离背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支撑构件移动时,与支撑构件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构件会绕着支撑构件与连接构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连接构件另一端的头枕转动,从而使得头枕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有从座椅后部转动至座椅前部的移动。由于头枕具有这样的前后移动方式,可以在碰撞发生时对乘员头部有一个很好地支撑,能够降低碰撞对乘员颈部的伤害。并且,该头枕驱动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的气囊,由于头枕的形态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会产生像气囊点爆时那样的瞬时巨大冲击,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头枕对乘员的颈部伤害。此外,该头枕驱动机构能够直接带动头枕转动,从而使得头枕有前后的移动,相比于操控靠背、进而带动头枕移动的方式,该头枕驱动机构由于可以直接带动头枕转动,响应也比较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