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6468发布日期:2023-11-06 21:2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定向脚轮。


背景技术:

1、脚轮是一种常见的安装在器具底部使得器具移动方便灵活的机械配件,其广泛应用于脚手架、推车、货架、机械设备等。脚轮包括固定脚轮和万向脚轮,固定脚轮的方向固定,万向脚轮的自身可以转动,使得各类器械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实现转弯,使用更为方便。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万向脚轮由于其能够自由转动的特点,在移动中容易发生偏甩抖动,造成搭载人员不适或承载物掉落,甚至会因脚轮偏甩而突然转弯,造成侧翻的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向脚轮。

2、一种可定向脚轮,包括底板、脚轮本体、座板、以及定向组件,所述脚轮本体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座板设于所述脚轮本体上且能够随脚轮本体转动,所述定向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座板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向组件设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定位槽,以阻止所述脚轮本体转动。

3、进一步的,所述定向组件包括连接块、定向杆、以及踏板,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向杆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块,所述踏板与所述定向杆的一端铰接,转动所述踏板可驱动所述定向杆沿其轴向移动。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有同轴的通孔,所述定向杆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定向杆的外周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踏板的转轴与第一支撑面的距离小于所述踏板的转轴与第二支撑面的距离,当所述定向杆伸入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当所述定向杆脱离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倒圆角。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定向组件,可对万向脚轮进行定向,以保证在直线移动时的稳定性。定向组件的结构合理,通过在座板上设置定位槽,当座板转动至特定位置时,通过踏板驱动定向杆插入定位槽,即可锁定脚轮本体的角度,实现万向脚轮的定向,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脚轮本体、座板、以及定向组件,所述脚轮本体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座板设于所述脚轮本体上且能够随脚轮本体转动,所述定向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座板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向组件设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定位槽,以阻止所述脚轮本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组件包括连接块、定向杆、以及踏板,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向杆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块,所述踏板与所述定向杆的一端铰接,转动所述踏板可驱动所述定向杆沿其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有同轴的通孔,所述定向杆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杆的外周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踏板的转轴与第一支撑面的距离小于所述踏板的转轴与第二支撑面的距离,当所述定向杆伸入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当所述定向杆脱离所述定位槽,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定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倒圆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定向脚轮,包括底板、脚轮本体、座板、以及定向组件,所述脚轮本体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座板设于所述脚轮本体上且能够随脚轮本体转动,所述定向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座板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组件设有定向杆,所述定向杆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定位槽,以阻止所述脚轮本体转动。本技术设有定向组件,定向组件的结构合理,通过在座板上设置定位槽,当座板转动至特定位置时,通过踏板驱动定向杆插入定位槽,即可锁定脚轮本体的角度,实现万向脚轮的定向,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沈裕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优达脚轮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