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5852发布日期:2023-11-06 21:0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罐车,尤其涉及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


背景技术:

1、罐车是运输物料的常规车辆之一,常规的罐车呈纵向放置的筒状,部分罐车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筒体。粉罐车或粉罐箱卸料工作原理是在密封的罐体中输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罐内底部的特殊结构使罐内的粉粒物料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趋于流态化。根据不同的物料性质,罐车可以采用自卸式(倾斜倒料)或吐出式(气压吹扫)卸料方式。自卸式适用于一些流动性较好的物料,而吐出式适用于一些黏稠或不易流动的物料。

2、然而,现有的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在卸料时,往往由于介质与气压混合比的问题,导致出料出现堵管的问题,同时,罐体内潮湿问题也会导致在卸料时,粉料颗粒不易流化而留置在罐体底部,因此,亟需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车架上方悬挂有等距离分布的立式罐体,且立式罐体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型流化床,立式罐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口,且锥型流化床的一侧设置有l型出料管道,l型出料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圆周一侧设置有启闭控制件,锥型流化床的内部设置有气排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式罐体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安全扣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排机构包括附二气室、环形隔板、第一气道、附一气室、第二气道和主气室,且锥型流化床的圆周内壁开有锥型腔室。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隔板等距离平行设置于锥型腔室内,且附二气室、附一气室和主气室依次自上而下设置于锥型腔室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道设置于附二气室内,且第一气道为水平结构,且第二气道设置于附一气室与主气室内,且第二气道为倾斜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启闭控制件包括气管吼道、环形管道、高压止回阀、高压安全阀、电磁脉冲阀、连接管、低压止回阀、低压安全阀和高低压转换阀,且连接管设置于l型出料管道的一侧,电磁脉冲阀设置于连接管的圆周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管道设置于连接管的一端,且气管吼道设置于环形管道的一端,且气管吼道与导气管相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低压转换阀设置于环形管道靠近气管吼道的一侧,且高压止回阀和高压安全阀设置于环形管道的一侧,低压止回阀和低压安全阀设置于环形管道的另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式罐体替换为平式罐体,且平式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头,且封头包括全封头和半封头,半封头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座,且封头和平式罐体端部搭接焊接头处通过铆钉相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出料管道的端部为喇叭口结构,且l型出料管道靠近喇叭口端部一侧设置有自由行程调节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整体装置气管吼道设有高低压转换器,锥型流化床内设有气排机构,不仅彻底解决了不同介质在输出时需要合理的气压问题又减少了伤害颗粒物料原来形状,并克服了潮湿、不易流化的颗粒粉粒物料运输中输出之难题。

15、2.该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通过设置有安全扣件,有效保证了罐体之间的安全,提高罐体之间的抗压能力。

16、3.该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空压机将气体通过通气管按需输入到附二气室、附一气室和主气室内,先打开附一气室通气管的气阀,使得气体进入到第二气道内,由其斜向吹气,对锥型流化床内的粉料颗粒进行流化处理,当粉料颗粒因潮湿无法完成流畅的流化工作时,再打开附二气室通气管的气阀,使得气体进入到第一气道内,由其水平吹气,对锥型流化床内的粉料颗粒进行进一步的流化处理,有效解决了潮湿粉料颗粒出现挂壁的问题,同时也起到了粉料颗粒的除湿作用,主气室始终保持吹气状态,而附一气室和主气室内的第二气道为倾斜角,附二气室的第一气道为水平角,既可保证锥型流化床内壁上粉料颗粒的有效清除,又可促进粉料颗粒在通过附二气室时,水平的第一气道可快速吹散粉料颗粒,避免出现挂壁的问题,提高了粉料颗粒的卸料效率。

17、4.该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导气管内的空气通过气管吼道进入到环形管道前,根据l型出料管道内的气压状况,通过高低压转换阀对气体进行高低压适配调节,当气压被调高时,进入到高压止回阀和高压安全阀中,并流入连接管内,而连接管上电磁脉冲阀控制气体流量后转入到l型出料管道内,反之,气压被降低时,进入到低压止回阀和低压安全阀中,流入到连接管,并导入到l型出料管道中,由此,有效促进了l型出料管道内介质与气压的混合比,保证了粉料在特定的高压或低压下进行传送,既减少对粉料颗粒原形状的伤害,又避免了粉料颗粒出现堵管的问题,提高了粉料颗粒输出的质量。

18、5.该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整体结构可适用于平式干湿粉粒物料运输半挂罐车、立式干湿粉粒物料运输半挂罐车和一体式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扩大了适用范围。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车架上方悬挂有等距离分布的立式罐体(4),且立式罐体(4)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型流化床(2),立式罐体(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口(3),且锥型流化床(2)的一侧设置有l型出料管道(13),l型出料管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5),导气管(15)的圆周一侧设置有启闭控制件(9),锥型流化床(2)的内部设置有气排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罐体(4)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安全扣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排机构包括附二气室(6)、环形隔板(7)、第一气道(8)、附一气室(10)、第二气道(11)和主气室(12),且锥型流化床(2)的圆周内壁开有锥型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7)等距离平行设置于锥型腔室内,且附二气室(6)、附一气室(10)和主气室(12)依次自上而下设置于锥型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8)设置于附二气室(6)内,且第一气道(8)为水平结构,且第二气道(11)设置于附一气室(10)与主气室(12)内,且第二气道(11)为倾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控制件(9)包括气管吼道(901)、环形管道(902)、高压止回阀(903)、高压安全阀(904)、电磁脉冲阀(905)、连接管(906)、低压止回阀(907)、低压安全阀(908)和高低压转换阀(909),且连接管(906)设置于l型出料管道(13)的一侧,电磁脉冲阀(905)设置于连接管(906)的圆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902)设置于连接管(906)的一端,且气管吼道(901)设置于环形管道(902)的一端,且气管吼道(901)与导气管(15)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转换阀(909)设置于环形管道(902)靠近气管吼道(901)的一侧,且高压止回阀(903)和高压安全阀(904)设置于环形管道(902)的一侧,低压止回阀(907)和低压安全阀(908)设置于环形管道(902)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罐体(4)替换为平式罐体(14),且平式罐体(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头,且封头包括全封头(16)和半封头(161),半封头(161)的一侧设置有安全座(17),且封头和平式罐体(14)端部搭接焊接头处通过铆钉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出料管道(13)的端部为喇叭口结构,且l型出料管道(13)靠近喇叭口端部一侧设置有自由行程调节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粉粒物料运输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车架上方悬挂有等距离分布的立式罐体,且立式罐体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型流化床,立式罐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口,且锥型流化床的一侧设置有L型出料管道,L型出料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圆周一侧设置有启闭控制件,锥型流化床的内部设置有气排机构。本技术仅彻底解决了不同介质在输出时需要合理的气压问题又减少了伤害颗粒物料原来形状,并克服了潮湿、不易流化的颗粒粉粒物料运输中输出之难题,且可保证锥型流化床内壁上粉料颗粒的有效清除,又可促进粉料颗粒在通过附二气室时,水平的第一气道可快速吹散粉料颗粒,避免出现挂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粟晓刚,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华信达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