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4877发布日期:2023-09-27 18: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农业,具体是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水稻种植的时候,需要先将对水稻的幼苗进行培育,然后在特定的季节将培育好的水稻幼苗放置在转运装置上,从而将幼苗运输到指定的地方,而由于转运装置多不具有下水的功能,且水稻梯田的地面淤泥湿滑,并不方便转运装置进行移动,因此会将转运装置停靠在水稻梯田边,因此插秧者会将部分水桶幼苗装在特定的容器中亲自进出插秧,然而由于一次携带的水稻幼苗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导致在进行插秧的时候,需要插秧者不定时的返回岸边,将新的幼苗放置在容器中,然后再次进行插秧工作,因此需要一个可以下水,并方便在水稻梯田上进行移动的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具有方便移动与漂浮和方便取放水稻幼苗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所述转运车前后两侧左右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底部活动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部活动铰接有连接曲柄,所述活动槽下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撑块,所述连接曲柄的下端活动套接在旋转支撑块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活动槽中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转运车前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充气泵,所述转运车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气垫,所述充气泵的底部与橡胶气垫的前侧固定连通。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运车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两组六个传动杆,所述凹槽的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主动旋转杆,所述传动杆和主动旋转杆的表面左右对称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的外侧阵列安装有卡杆。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运车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暂存水板,所述暂存水板的顶部左右对称阵列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转运车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抽水管的底端贯穿过滤箱的表面,所述暂存水板的底部阵列有喷水板。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组六个所述传动杆均呈三角形状设置,两个所述输送带均设置成三角形状。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的前后端两端对称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外端均向下设置。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外端圆弧状设置,所述移动轮采用充气橡胶滚轮。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运车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运车、移动轮和橡胶气垫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将转运车移动到水稻梯田中,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使得升降块下降,从而通过铰接杆将向下推到,并带动旋转支撑块向下旋转移动,继而使得移动轮由原本的移动状态转换成漂浮状态,同时启动充气泵,对橡胶气垫进行充气,最终使得转运车漂浮在水稻梯田的水面上,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者的牵引进行移动,进而方便水稻幼苗的取放。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旋转杆、输送带和卡杆等结构的配合,从而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主动旋转杆的正反转间接的带动输送带进行上下倾斜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取放水稻幼苗,而通过卡杆的阵列放置,从而对水稻幼苗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在移动的时候,发生掉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前后两侧左右对称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块(4),所述升降块(4)的底部活动铰接有铰接杆(5),所述铰接杆(5)的底部活动铰接有连接曲柄(6),所述活动槽(2)下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撑块(7),所述连接曲柄(6)的下端活动套接在旋转支撑块(7)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撑块(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9),所述活动槽(2)中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转运车(1)前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充气泵(10),所述转运车(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气垫(11),所述充气泵(10)的底部与橡胶气垫(11)的前侧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两组六个传动杆(13),所述凹槽(12)的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主动旋转杆(14),所述传动杆(13)和主动旋转杆(14)的表面左右对称套接有传动带(15),所述传动杆(13)表面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输送带(16),所述输送带(16)表面的外侧阵列安装有卡杆(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暂存水板(18),所述暂存水板(18)的顶部左右对称阵列安装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管(20),所述转运车(1)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21),所述抽水管(20)的底端贯穿过滤箱(21)的表面,所述暂存水板(18)的底部阵列有喷水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六个所述传动杆(13)均呈三角形状设置,两个所述输送带(16)均设置成三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底部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排水口(23),所述排水口(23)的外端均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的外端圆弧状设置,所述移动轮(9)采用充气橡胶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杆(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移栽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所述转运车前后两侧左右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底部活动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底部活动铰接有连接曲柄。本技术通过转运车、移动轮和橡胶气垫等结构的配合,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使得升降块下降,从而通过铰接杆将向下推到,并带动旋转支撑块向下旋转移动,继而使得移动轮由原本的移动状态转换成漂浮状态,同时启动充气泵,对橡胶气垫进行充气,最终使得转运车漂浮在水稻梯田的水面上,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者的牵引进行移动,进而方便水稻幼苗的取放。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会泽县民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